女海關穿吊帶被拍,網絡輿論謹防照片審判

具體理性地分析勝過抽象的情感宣洩和審判討伐,這是理性社會的進階要求,也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

女海關穿吊帶被拍,網絡輿論謹防照片審判

近日,網友在廣西防城海關拍到的一張照片在網上“火”了:一位女關員身著吊帶裙在辦事窗口內辦公。這位網友還配發了一句嘲諷的文字:“改進窗口工作作風嗎?海關真是走在前列。”

海關工作人員著裝有嚴格規定:海關工作人員在總署機關、分署機關、特派員辦公室、各直屬海關、院校、隸屬海關和辦事處辦公場所工作時應當著海關制服。從照片上看,這位工作人員顯然涉嫌違規著裝。

防城海關當天立即對當事關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責成當事關員和科室負責人作深刻自我檢查;同時對照海關管理相關規定迅速開展自查整頓。海關對此事進行了迅速嚴肅處理,其初衷是儘快平息事件,維護系統聲譽。但只有合理合法合情的處理方式,才能帶來積極正向的社會效果。

網絡傳播誕生初期,盛行那句“有圖有真相”。但是,在經歷了無數網絡傳謠洗禮後,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有圖未必有真相。就譬如這張照片背後,據防城海關介紹,該名工作人員當天已請假,準備離開時恰逢有人前來辦事,為了不耽誤對方,她臨時受理了業務。沒想到,因著裝問題被拍照曬到了網上。本質上就是一個誤會,解釋清楚就行。

海關的說明讓網友知道事出有因,但即使知道事情原委,主管部門對當事關員“嚴肅批評教育,深刻自我檢查”的處罰,估計多少讓本該下班走人的女關員覺著心頭一陣涼涼,“早知道還不如一走了之,也不會節外生枝”。本是抱著讓群眾少跑一趟的服務初衷,而得了這麼一個處罰,自然有些得不償失的感覺。穿著吊帶裙在辦事窗口工作確實不協調,但不管事情原委,一引起輿論爭議,就上綱上線,又反思,又教訓的。制度是剛性的,但是否應該有一點人情味,容得一些合理的情分。不要讓基層工作人員既付出又背鍋。

同時,我們還要警惕網絡上一種四處流竄的情緒,動不動將矛頭指向基層公務員、政府部門辦事人員,類似這樣的照片和小視頻,配上一段文字,很容易就在各個微信群和微博上被瘋轉。沒有前因後果,一張照片一段視頻,就可以引發群體性輿論審判。而這種照片審判極易讓網友陷入“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往往以政府公信力的客觀缺失為討論前提,預設政府行為不當,並認為政府自身行為不當導致失去公眾信任。

網絡給了輿論監督、社會監督更開放的平臺,給予公共事件更開闊的探討空間,但這種空間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而事實上,我們處在情緒化的輿論空間中,同理心氾濫,理性思考缺乏。

面對一張照片或一段視頻,有多少人進一步追問事實真相,全面分析問題。群體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暗示和引導。如果肆無忌憚、口無遮攔,只會引起更大的矛盾衝突,甚至是給失真乃至謠言擴張傳播空間。平和理性是一種可貴的說話底氣。具體理性地分析勝過抽象的情感宣洩和審判討伐,這是理性社會的進階要求,也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