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千年的堅守,或許是為了更好的遇見。

南寧東盟商務區印尼園東盟四街貴後旗袍坊裡,關乎非遺的故事從未間斷。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靦腆而樸實的李村靈,國家非遺壯族織錦技藝傳承人,現任靖西壯錦廠廠長。1987年進入靖西壯錦廠,傳承學習三十多年的她早已將壯錦融入生命中,到她已是靖西壯錦第六代傳承人。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壯錦的圖案到技法,再到圖騰祭祀,無一不透出駱越先民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而圖騰的印記在壯錦中也得到延續。出戰、水韻、繁衍、敬祖、重託、牛魂、羽人、狂喜、鼓威,一切都在最原始的狀態。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在保護中發展,而傳統紋樣是根源。在此基礎上對壯錦進行更多的探索與創新,讓壯錦文化走得更遠,亦是李村靈一直在努力的。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壯錦的工藝流程,不只是我們以為的把線編織成圖案那麼簡單,紡線、染線、漿線、卷紗、拉紗、梳紗、穿棕穿扣、結花板織壯錦,每一道工序李村靈都熟稔於心。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而許多時候李村靈與廠裡的織娘一樣,總會端坐在紡織機前,色彩鮮豔的絲線在她靈巧的雙手中不斷交織出美麗的圖案。眼到,手到,心到,熟練的技巧背後是日復一日,不停重複的結果。

目前,建於1956年的靖西壯錦廠,在職織娘約20人左右,她們同樣肩負著壯錦傳承的重任。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目前,織錦技術仍以師徒傳承的形式保留,現在的織娘年齡多數偏大,再往後的傳承發展,還是需要年輕人。”李村靈話語間不由的透露出對靖西壯錦技藝傳承的擔憂。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編織千年,傳承以不同的方式延續著。而壯錦傳承的再次蛻變,就是李村靈遇上了金花。她們,一個是壯錦的國家非遺傳人,一個是90後原創壯錦旗袍的設計者,兩者的相遇,碰撞出了傳承的別樣新意。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我們都是廣西人,而從來沒有見過有壯錦元素的旗袍。”金花如是說,李村靈把壯錦傳承了下來,用自己的力量去堅守民族的瑰寶,而她也有責任通過再度創意的方式,將壯錦和旗袍結合,賦予壯錦與旗袍新的生命,把千年的文化也穿出底蘊與時尚感。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歲月織錦,不負餘生|當壯錦遇上旗袍

此次廣西壯錦在2018海外華文媒體廣西採風行的美麗亮相,是壯錦非遺的一種新探索,讓壯錦走出去,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現壯族的民族魅力。

文案|茶氏

圖文|茶氏

策劃推廣|茶氏心.旅全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