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朱仁根:身殘志堅,闖出一條養殖致富路

看點|朱仁根:身殘志堅,闖出一條養殖致富路

朱仁根:身殘志堅 闖出一條生豬養殖致富路

文|吳麗 來源|桐城新聞網

儘管身殘不便,但他敢想、敢做、敢為人先,憑著一股“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勁頭,硬是闖出了一條生豬養殖的致富路,從此甩掉了“貧困”的帽子,成為當地有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他就是大關鎮旵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朱仁根。

1963年出生的朱仁根,看似普普通通的五旬漢子,卻是一位有夢想、有擔當、有社會責任感的熱血男兒。

命運多舛,卻不忘男兒擔當

朱仁根小時候摔壞了左腿髖關節,落下殘疾,行動不便。身體的不適和貧困的家庭條件,讓聰明好學的朱仁根還沒讀完初中就輟學了。渴望與正常人一樣享有生活樂趣和生活理想的朱仁根,有過苦悶和消沉,也對人生產生過迷茫和懷疑,但親人的支持、男兒的擔當、對未來的追求,使他在彷徨中堅定了與命運抗爭的信念。他決心用智慧和雙手改善生活、改變命運。

為了能找到一條實現自我的價值之路,他南下北上,城裡鄉村,摸爬滾打,什麼苦都吃過。早些時候,他潛心學習了理髮這門手藝,成了一名走村串巷的“剃頭匠”。這一干,就是十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朱仁根的人生閱歷逐漸豐富起來。他的美好品德和不服輸、不認命的性格深深打動了一位也同樣身患殘疾、但美麗善良的江西姑娘——陳集萍。兩個志趣相投的年輕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這一年,朱仁根已經36歲。

艱苦創業,摘下“貧窮帽子”

婚後的朱仁根開過理髮鋪,在農場幫過工,小規模地養殖過家畜禽,但一陣折騰下來,生活依舊捉襟見肘。在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後,他憑著一股不怕苦、不服輸的幹勁,利用各級精準扶貧政策,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一步一步實現了自己的脫貧致富夢。2016年,朱仁根順利脫貧;2017年,他蓋上了新房,生活環境大大改善。

2017年3月,朱仁根經過慎重考慮,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要自主創業,養豬致富。他認真分析生豬養殖行情,關注豬肉價格,估算出欄效益,找準實幹方向,果斷租下了別人閒置的豬舍,購買了30頭小豬仔,開啟了自己的生豬養殖之路。

每天,天剛矇矇亮,別人還在熟睡時,朱仁根就早早地起床,張羅起一天的生活。他白天圍在豬圈旁給豬喂水餵食、清理糞便,觀察豬的生活習性;晚上,就在燈下研習《快速養豬法》、《養豬技術顧問》、《生豬防疫小常識》等資料。為了積累更多的養殖經驗,他還加入了生豬養殖的微信群,結交了很多養殖專家以及養豬能手。很快,朱仁根便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養豬的好手。2017年底,每頭豬出欄的純利潤就達到了1000元。

2018年,朱仁根又引進了母豬,擴大了養殖規模,並在各級幫扶單位以及親朋好友的支持下,租下荒地15畝,建起了596平方米、可容納生豬300頭的標準化養豬場。與此同時,他又租下養豬場旁邊的小水庫,放養了一批魚苗。在離養豬場不足200米的地方,他又租下閒置土地4畝,蓋起了400平方米可容納3000只雞的養雞場。朱仁根的養雞場,預計今年9月份就可以完工。

看點|朱仁根:身殘志堅,闖出一條養殖致富路

心懷感恩,致富不忘鄉情

通過不懈地努力,夢想中的規模農場初見雛形。心懷感恩的朱仁根,沒有忘記那些還奮戰在脫貧路上的鄉親。除了解決周邊貧困戶就業,他還將自己學到的知識結合實踐經驗,摸索出了一套簡便易學的養殖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前來參觀取經的鄉親。為了手把手幫助鄉親,朱仁根常常是既當技術員又當服務員,經常進出別的農戶豬圈、雞舍,贏得了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真的要感謝黨的精準扶貧好政策,也要感謝親朋好友的支持和幫助,是大家讓我圓了多年以來的脫貧致富夢!”朱仁根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別人,回報社會。”

眷念紅土地,情暖故鄉人。朱仁根正以他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豪情,在幸福藍圖上辛勤耕耘,成為了大關鎮脫貧致富的一顆明星。

看點|朱仁根:身殘志堅,闖出一條養殖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