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將認爲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打的開除出軍隊!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中國軍隊主力都向東集結,無暇西顧。印度趁中國的軍事力量尚未到達邊遠地區,決定先佔領造成既成事實,否則以後就不再有機會。於是趁火打劫,佔領達旺地區。當時中國考慮到國際形勢以及對印友好,選擇了擱置。然而1958年之後,蘇聯明顯開始偏袒印度,美國也看中了“不結盟”的印度,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持,讓尼赫魯信心極度膨脹。

印度中將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打的開除出軍隊!

1959年8月25日,在郎久地區爆發了第一次武裝衝突,後面又多次爆發衝突。周總理多次呼籲尼赫魯進行和談,並提出雙方各自後撤20公里,遭到尼赫魯拒絕。中國為了表明誠意,單方面主動後撤20公里,並且“不開槍、不巡邏、不平叛、不打獵、不打靶、不演習、不爆破”。應該說中國當時還是從大局出發,不願意跟印度搞壞關係。但是中國的忍讓並沒有令印度回頭,反而認為是軟弱可欺,不僅提出1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要求,更是步步逼近,建立軍事據點。

印度中將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打的開除出軍隊!

為了侵佔我國克節朗地區,號稱“印度王牌軍”的印度第4軍,由印軍參謀總長考爾中將親自率領,執行“裡窩那計劃”,他的對手則是我國開國中將張國華,信心滿滿的考爾中將,命運從此改變。這個考爾中將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從未打過仗,他排兵佈陣,讓印軍分佈在12公里長的陣地上,前重後輕。當時印軍內部也有反對意見,但是考爾中將卻自信的說道:“你們只管向前推,中國人不會做什麼!”印度國內到處瀰漫著一種盲目的自信。

印度中將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打的開除出軍隊!

考爾中將

此時的中國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北方蘇聯對立,南方蔣還惦記著返回大陸,美國也在虎視眈眈,中國可以說處在被包圍的態勢之中,所有人都認為中國人不敢打。但他們都忘了,抗美援朝時,人們也說中國不敢打!在中國的前線指揮所裡,將領們早已制定好了作戰計劃,“集中兵力從敵人兩翼開刀,左翼突破,迂迴到敵人背後,攻擊印軍指揮機構”,並且要“吃掉印軍一個營”。但張國華大手一揮:“吃掉一個營不痛不癢,要吃就吃他一個旅!”印軍王牌第4師第7旅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中國軍隊的目標。

印度中將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打的開除出軍隊!

張國華中將

1962年10月19日晚,中國軍隊渡過克節朗河,一萬多人潛伏在敵人眼皮下。”啪“、”啪“兩顆信號彈升空,戰鬥立即打響。15分鐘的炮火準備完畢,解放軍的衝鋒號響徹峽谷。由於距離敵人太近,印軍第7旅旅長達爾維還以為是軍隊譁變。當時印軍裝備的是司登衝鋒槍,攻擊距離不遠,而中國軍隊剛剛換裝新的56式,距離老遠就能撂倒印軍。印軍第7旅被殲滅,旅長達爾維被俘,消滅印軍1897人,其餘印軍不戰而逃,退出達旺地區。

印度中將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打的開除出軍隊!

笑著被俘的達爾維准將,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打了勝仗

第一階段戰鬥結束之後,周總理提出三項和平建議,尼赫魯再次拒絕,還向美國求援,獲得大量軍事援助。然而中國軍隊連戰連捷,東線部隊已經可以看到廣闊的印度阿薩姆平原,西線部隊距離印度首都還有300公里。當印度高層還在等著印軍凱旋的消息時,等來的卻是印軍全線潰敗。印度到處瀰漫著恐懼的氣氛,甚至有傳言中國空降兵馬上就要空降新德里。

印度中將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打的開除出軍隊!

然而令大家出乎意料的是,中國軍隊全線停火併且後撤。不僅全世界想不通,連中國士兵也想不通:”為啥打了勝仗還要撤退?“這不得不說毛主席的深謀遠慮令人佩服。在當時,西部的穩定是最為迫切的,中國打仗也不是為了佔印度領土,只是”以打促談“,在談判桌上贏得籌碼。西藏平時養一個兵,相當於在內地養7個兵,戰時消耗相當於十來個兵。而且油料彈藥等等消耗供應不上,長時間打仗對中國不利。

印度中將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打的開除出軍隊!

現在來說說印軍總指揮考爾中將的結局,這個印度中將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反被我軍開國中將張國華打的開除出軍隊!因為他的指揮,造成印軍5個旅被中國軍隊全殲或者擊潰。他雖然跟尼赫魯有親戚關係,依然沒有保住官職,甚至連退休金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