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黃埔一期俞濟時?

笨笨熊經典影視


菸酒閣大學士國軍將領系列三十四:委員長侍從室侍衛長、36集團軍總司令、第74軍首任軍長俞濟時。

很多人知道王耀武、張靈甫,卻不知道俞濟時。在當時他可是大名鼎鼎,名望遠超前兩人。俞濟時不僅是74軍首任軍長,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侍衛長,更是蔣介石的外甥,被戲稱為太監頭子。

俞濟時黃埔軍校第一期,自1942年任蔣介石侍衛長,後任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俞濟時治軍有方、作戰勇猛,74軍被其打下堅實基礎,成為抗日鐵軍,在開羅會議,被蔣介石作為中國抗戰典範推薦給盟國。

俞濟時培養了王耀武、施中誠、張靈甫、廖齡奇、李天霞、邱維達這樣的戰將;俞濟時脾氣暴躁,經常不服同僚,甚至頂撞過蔣經國、薛嶽。

但做侍衛長時戰戰兢兢,從未有過差錯。抗戰勝利後,歷任參軍處軍務局長、三青團中央幹事、第六屆中執委員、總統府第三局局長。

1949年去臺灣,歷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總務主任、侍衛長。逝於臺北。著有《時代新軍人應有之修養》、《孫子之戰術戰略思想採微》等,1990年病逝臺灣。



俞濟時從底層憑戰功升遷,擔任的都是中央軍嫡系部隊長,其指揮作戰能力高超、作戰勇猛,一二八戰爭在戰場上腸子被打穿身負重傷,並非只依靠關係立足。

俞濟時(1904—1990年),字良楨,號邦梁、濟士,浙江奉化縣城奉南村人,據說是蔣介石的外甥。

俞濟時9歲入顯承初小,後入錦溪高小。早年在縣城永豐店做學徒,當過民信局信差、縣政府庶務。

後投身到族叔、黃埔軍官學校軍需處長俞飛鵬處,得保薦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在軍校教導團見習,任排長、偵察隊長,參加兩次東征,由少尉升至少校。

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3師第9團團附、總司令部警衛團第2營營長等職。北伐時任第1軍第1師第4團團長,後改任警衛團團長、警衛旅長兼代中央憲兵司令、警衛司令部司令。


1931年12月任德械第88師師長,次年1月奉令率師參加一二八戰役,在廟行鎮、蘊草浜一帶抗擊日軍,因腹部中彈、腸子被打穿,尤死戰不退,被軍長張治中命人拖回,返後方治療,用雞腸彌補才撿回一命。翌年1月任浙江省保安處長。

1934年11月兼任浙贛皖閩邊區“追剿縱隊”司令,率部進攻邊區革命根據地。次年7月任第58師師長。1935年俞濟時被授以中將軍銜,是黃埔一期生裡軍銜最高的。

俞濟時仗打的好,但是脾氣暴躁,仗著以蔣介石的特殊關係,平時飛揚跋扈。

俞濟時傷愈後,第88師師長已經是孫元良當了, 俞濟時便去了浙江省擔任保安處長。

一次,俞濟時擬定了一個整編浙江保衛團的三年計劃,不料送到省政府後,久無迴音, 他將原件直接送去蔣介石的南昌行營審核,並註明:此案業已報送省府逾月, 魯主席託病不予處理。

蔣介石親筆寫上:准予試辦,交俞濟時全權執行。 同時發電文發電斥責魯滌平:“整編保衛團,事關國家百年大計,該主席怠忽職責,貽誤耍政”。魯滌平無可奈何,只好聽憑俞濟時恣意獨斷,不加過問。



俞濟時卻摸清楚省政府之所以擱置“整編保衛團”計劃,是魯滌平的親信、民政廳長楊綿仲從中作梗。

於是一次省府會議上,他一見到楊綿仲當場責問他道:“整編保衛團,乃委員長特交事項,所擬的計劃,系秉承蔣委員長的旨意,你算什麼東西,膽敢從中阻撓。”說罷,舉拳向楊綿仲揮去。

楊綿仲見勢不妙,知道俞濟時惹不起,急忙從側門溜走。事後楊跑去向主席魯滌平申訴,魯滌平嘆息一聲,說:“我從軍數十年,轉戰千里,當我身為大將時,這小子尚在襁褓中,你何必與他爭一日短長短呢。”楊錦仲默然無言。


1937年七月淞滬會戰爆發,8月軍委會組建第74軍,俞濟時任軍長,此後為抗日事業立下汗馬功勞,亦為74軍培養不少軍事人才。俞濟時率74軍參淞滬會戰,撤出上海後奉命參加南京保衛戰。翌年5月參加河南碭山及蘭封之戰。

武漢保衛戰第9戰區司令官薛嶽智鬥悍將俞濟時。

1938年,日華中派遣軍在海空軍掩護下準備進攻華中腹地武漢,國軍組織百萬大軍進行武漢保衛戰。6月15日重鎮安慶失陷,日軍溯江而上,戰線推到了廬山腳下。

戰區司令官薛嶽將所部之第4 軍、8軍、70軍部署於南潯線正面的金官橋一帶;將第25軍、66軍佈陣於星子、東西孤嶺一帶;將第29軍、74軍設防於德安一線。

金官橋是日軍攻打廬山,阻斷南潯鐵路的突破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薛嶽令64軍軍長李漢魂率部和第10軍部隊防守右翼;以第4軍、73、74軍等部隊防守左翼;第70軍為預備隊,準備迎擊日軍。


7月31日,日軍第106師團主力在10餘架飛機的掩護下,分兩路沿南潯鐵路、公路南下,集中炮火,猛轟粵軍陣地。

粵軍70軍堅持兩天就傷亡殆盡,薛嶽只得動用總預備隊70軍軍,但依然於事無補。眼看金官橋陣地就要被突破,薛嶽給俞濟時連拍了兩封“AAA”級電報,命令他無論如何1日之內趕赴金官橋,接防70軍的陣地。

俞濟時74軍正在德安一線警戒日101師團佐枝支隊,突然接到這份軍令,俞濟時很是不快,德安到金官橋可是有300多里的路程,心想肯定是薛嶽(廣東人)暗裡護著70軍(粵軍),於是按兵不動。



70軍的右翼陣地已經丟失,薛嶽見74軍遲遲不動,大怒。拍電報問74軍在何處,俞濟時竟推說被敵糾纏走不脫。

“你如兒戲命令,我就兒戲汝命!!”薛嶽給俞濟時拍了一封戰史上少有的奇電。 俞濟時滿不在乎回電:“我敬軍令,更惜性命,奈山重水複,插翅難飛,怎辦?”

薛嶽被噎得半死,俞濟時驕橫他今天算是領教到了:你俞濟時仗著是皇親國戚、黃埔嫡系,那我就去搬救兵治你。


薛嶽連忙給蔣介石拍電述說了情況,蔣介石見俞濟時鬧得過分,當即電令74軍沿德潯鐵路連夜趕赴金官橋陣地,“抗令當以韓向方(韓復渠)為鑑!”

有了蔣介石的“嚴令”,俞濟時極不情願到了金官橋前線,從此他與薛嶽包括64軍的李漢魄等便結了樑子。

當然俞濟時一到戰場之後,他把70軍的殘部往後一拉,指揮74軍幾個衝鋒,即把金官橋丟失的陣地又給奪了回來。

106師團啃不動74軍,南潯線上敵我呈膠著狀態。同時東、西孤嶺一線,101師團也被25軍、66軍粘在那裡前進不得,為保衛武漢贏得了時間,俞濟時可謂立了大功!


第74軍成為王牌軍後,其人事之變極為複雜,除王耀武之後,張靈甫與李天霞爭奪軍長之位,還有一位58師師長廖齡奇之冤。

廖齡奇原為俞濟時任88師長364旅旅長,蒙老首長召喚,赴第74軍第58師擔任師長。58師原屬於雜牌軍。

俞濟時利用自己人緣,把58師搞得兵強馬壯:下轄2個旅、4個團,配屬炮兵、工兵、輜重兵各1個營,全師總人數達10923人。弄成全國軍隊裡首屈一指的師。

廖齡奇任師長,張靈甫任副師長。1939年6月,俞濟時升職後,王耀武升任軍長:51師師長李天霞;57師師長餘程萬;58師師長廖齡奇。


在王耀武的指揮下, 廖齡奇率58師先後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廖齡奇對王耀武每次拿58師打頭陣逐漸不滿。

第二次長沙會戰開始,薛嶽1941年9月18日急電王耀武,限令該軍於23日之前,由贛北趕赴湘北參戰。

王耀武接到電報下令,新餘51師在新餘、上高57師、分宜58師於9月21日從贛北出發。作戰序列是57師、58師居前,51師靠後並作為軍預備隊。

57師和58師在前面和第3師團激戰之時,第6師 團突然向李天霞51師發起猛攻。第6師團是11軍主力師團,李天霞招架不住,未經請示就戰場撤退。

結果74軍軍部被端,王耀武本人差點喪命。廖齡奇58師被日第3、6師團截成數端,經過血戰終於撤了下來。

本來58師沒有任何過錯,但廖痛恨王耀武偏心,作了個怪異決定:擅自攔下一列火車,將部隊撤到了株洲。然後把部隊交給張靈甫,離開部隊回家鄉祁陽休婚假去了。

廖齡奇多次通過電報、電話,指責王耀武偏心、薛嶽瞎指揮。後來蔣介石親自主持檢討會,連臨陣脫逃的李天霞都受嘉獎,單獨槍斃了心情激奮的廖齡奇。


1938年7月俞濟時升第36軍團軍團長兼74軍軍長,調江西參戰。10月,在萬家嶺激戰中,74軍堅守張古山,擊潰日軍一個旅團,下轄之第51、57、58師三位師長全部榮獲一號武功狀,榮獲全軍唯一飛虎旗。

11月中旬,兼任長沙株洲警備司令,處理長沙大火善後事宜。1939年1月任第20集團軍副總司令,參加南昌會戰。6月調任第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

參加南潯路會戰,三失高安而復三得。10月調任第十集團軍副總司令。1940年1月兼浙江省抗敵自衛團副總司令、代總司令職,8月兼浙東海防總指揮。


升任蔣介石大內總管,任侍從室主任、軍委會委員長侍衛長,俞濟時可謂權傾朝野。

1941年10月俞濟時赴重慶,被派往仰光考察。42年11月任軍委會委員長侍衛長。翌年兼侍從室第一處副主任,後任代主任。11月隨侍蔣介石赴埃及出席開羅會議。

俞濟時當了侍衛長以後,經蔣介石的同意,把警衛組劃歸侍從長室。同時又將所轄的軍委會警衛團擴充為警衛旅,新設了侍從組和武官室。

侍從組由在蔣介石身邊的侍衛官和衛士組成,組長是蔣介石的堂外甥竺培基,負責蔣介石的貼身警衛。武官室由5名三軍侍從參謀組成。

各級官員要晉見蔣介石,都要先到武官室登記,再由武官室安排時間和地點,再呈報蔣介石。所以後來外地大員想要晉見蔣介石,都要先走俞濟時的門路,才能免於久候。




俞濟時在侍從室任職事必躬親,十分盡責,十多年來從無出過差錯。因此,他曾經和部屬開玩笑說:“我們的工作尤如封建皇朝時代的太監。你們是太監,我是太監頭子。”從此他便有了“太監頭子”的雅號。

1944年,俞濟時進入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深造,畢業後調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仍兼侍衛長及侍從室第一處代理主任,5月辭去第36集團軍總司令。

1945年11月侍從室撤銷,所轄各處、組分別歸併國民政府各局,俞濟時任軍務局長。俞濟時每天上午到軍務局辦公,下午到蔣介石官邸處理警衛室和官邸內務科的公務,確實非常辛苦忙碌。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退居奉化溪口,俞濟時一直隨侍在側陪伴蔣介石度過了一生中最失意的歲月。

蔣介石對俞濟時也是非常關照,1949年4月合蔣介石離開奉化,在寧海縣西店鄉團埂村上船,由於岸邊水淺,要先乘竹排,再換汽艇,最後乘汽艇到太康號軍艦。

和蔣介石同乘一張竹排的就是蔣介石、蔣經國、俞濟時和一名衛士總共四個人。俞濟時當時患有足疾,走路不太方便,蔣介石上了汽艇後,還特地關照身邊的人“扶俞先生一把”。


俞濟時隨侍十多年而沒出過什麼差錯,所以蔣介石對俞濟時確實也是另眼相看,脾氣暴躁的蔣介石對其他侍衛,呵斥甚至動手都是常事,但唯獨對俞濟時從來都是和顏悅色,非常客氣。

跟隨蔣介石敗退臺灣後,俞濟時還是深得蔣介石倚重,蔣介石曾經批示:“有關安全警衛工作仍由俞局長負責....今後出巡時,俞局長仍應隨侍。1949年8月俞濟時任總裁辦公室主任,仍兼任侍衛長。

蔣介石去臺灣後,不想再用以前的老人,大量啟用新人。老蔣時代逐步過渡到小蔣時代,俞濟時不能為蔣經國所用,必然會靠邊站。

到臺灣之後,俞濟時1951年辭去侍衛長職位。1955年6月初的一個晚上,俞濟時在家擦拭自己的槍支,不小心走火,子彈擊傷了他的大腿。

恰巧第二天台南有一場演習,蔣介石準備親自前往校閱。按慣例俞濟時要親自督導警衛安全事宜。但俞濟時剛剛受了槍傷,自然不便前往。

就在他受槍傷的夜裡,蔣經國手下特務宣稱破獲了一個有軍人和外國勢力設計的“叛變”計劃:在演習的當天,演習部隊的炮口都是朝著司令部的閱兵臺上,這就是“孫立人兵變案”的一連串的案件的開始。


孫立人很快就被軟禁,俞濟時也難逃厄運。雖然不能證明俞濟牽連其中,但是險些造成蔣介石被刺,也算是翫忽職守了。

此事件後俞濟時逐漸離開了侍從室的領導位置。出任上將軍銜的“國策顧問”。

1951年,蔣經國正在積極籌備政工幹部學校,他急需一批立馬可用的人馬。於是他想到了俞濟時手下的侍從室的侍衛人員。

蔣經國想把這股勢力轉為自己所用。不料被俞濟時一口回絕了:“蔣總統的安全最重要,如果侍衛人員給你調去當學生受訓,那麼官邸的安全誰能負責?”蔣經國頓時感到像俞濟時這樣的重臣,實在是巨大阻礙,自然要借“兵變”做文章了。



蔣介石要傳位給蔣經國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俞濟時在這大勢面前卻不能及時轉向,還是一味的只對蔣介石盡忠。

即便老蔣知道俞濟時一片的赤誠。但是,為了給蔣經國開闢一條道路,也就不得不把他打入冷宮了。

此後,俞濟時便逐漸淡出公眾視野,潛心練字著書,著有《時代新軍人應有之修養》、《孫子之戰術戰略思想採微》和回憶錄《八十虛度追憶》。1990年1月,,俞濟時在臺北去世,享年86歲。


菸酒閣大學士


勘誤,黃埔一期的俞濟時並非傳說中“蔣介石的外甥”,而是蔣介石的浙江奉化同鄉,他能夠成為蔣介石的一等一心腹,除去地道同鄉和黃埔出身外,得益於堂叔俞飛鵬與蔣介石長達幾十年的緊密合作關係。

這個俞飛鵬不太出名,蓋因非帶兵打仗之將,卻一直負責國民革命軍嫡系部隊的後勤與軍需工作,是蔣系軍隊非常重要的角色,官至陸軍二級上將。



俞飛鵬自1911年辛亥革命起,就是時任滬軍都督府第5團團長蔣介石的軍需官,從此跟隨蔣氏左右,專辦軍需。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七個委員之一,黃埔軍校軍需部副主任,後來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後勤部長,雖不統兵作戰,但軍中地位和受信任程度非它人可比。俞濟時便是由這位堂叔保薦進入黃埔一期學習,畢業就是蔣介石的侍衛官,妥妥的“上三旗大內侍衛”出身。

當然,俞濟時自身也是文武雙全,曾經著有《孫子之戰術戰略思想採微》等書,為人果斷心細,否則不可能成為蔣介石身邊任職最長的侍衛長,包括出席“開羅會議”期間俞濟時也一直隨侍左右。



從1926年起,俞濟時先後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侍衛大隊的排長、連長;1927年大隊擴編為警衛團,俞濟時又任營長、團長;1928年再擴為警衛旅,再擔任南京警備司令兼警衛旅長;1930年再再擴充為警衛第一師,俞濟時水漲船高又成為師長,他才是蔣介石真正的“御林軍”統帥,在新軍閥混戰的年代,實際上蔣介石把自己的生命安全託付給了這位同鄉和侄輩。

國軍“五大主力”部隊其中的兩個,第74軍和第5軍的首任軍長都是俞濟時,寵信程度可見一斑。



抗日名將,國民政府最早成立第一批德械師時,俞濟時當仁不讓出任第88師首任師長,1932年編入張治中第五軍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與十九路軍一起沉重打擊日寇,俞濟時戰場重傷,獲“青天白日勳章”。之後奉命出任蔣介石老家的浙江省保安處長,全面抗戰爆發前任第58師師長。1937年9月1日,第58師和王耀武第51師合編為第74軍,俞濟時任軍長,“抗日鐵軍”由此誕生。

俞濟時統領第74軍先後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和武漢會戰,軍委會直屬的機械化第200師擴編為第五軍時,俞濟時本來又成為首任軍長,後因“非機械化人才”轉任第20集團軍副總司令,將第74軍留給王耀武,將第五軍留給杜聿明,成就了另外兩位抗日名將。



1942年被老蔣調回身邊,任委員長侍從室侍衛長,專司警衛工作,甚至1944年出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時,仍兼侍衛長和侍從一處代主任,恐怕這份寵信已經是空前絕後了。抗戰勝利國府“還都”南京後,蔣介石當上了“中華民國總統”,俞濟時任“國民黨總裁辦主任”,仍然兼任侍衛長,彷彿這個職位就是給他專設一般。一直到逃臺後,因為不太尊重小蔣,老蔣才允他退役。

萬家嶺大捷之前,薛嶽調不動第74軍,急電俞濟時:“你若兒戲命令,我就兒戲汝命”!俞濟時滿不在乎的回電:“我敬軍令,更惜性命,奈山重水複,插翅難飛,怎辦?”薛伯陵鼻子都氣歪了,終於見識到黃埔嫡系的驕橫,只好搬動蔣介石直接下令。俞濟時被及時調離74軍確實是明智的,國軍中實在很難有人指揮得動這位“大內總管”。


度度狼gg


1949年4月25日,蔣介石一行不得不最後離開奉化老家。一行人從寧海縣西店鄉下海,先乘竹排,再上汽艇,最後再接駁到太康號軍艦上,這軍艦即是俞濟時通過海軍弄來的。

侍衛長俞濟時當時患有足疾,走路多有不便,蔣介石下竹排登上汽艇後,特地探出頭來關照了一句:“扶俞先生一把。”

老蔣一句“扶一把”算是道盡了主僕二人之間的“同舟共濟”,而俞濟時在老蔣心中的分量由此也可見一斑。

俞濟時大傢伙可能不怎麼熟悉,但在民國,此人絕對是位很拉風的主兒——“大內總管”、“御林軍統帥”、老蔣頭一號“帶刀侍衛”。

老蔣可以把自家性命託付此人,那他究竟有何來歷呢?

俞濟時命不算好,天生兔唇,以至於後來在國民黨內部落了個“兔兒爺”的稱號,但此人的命運卻非常的好。首先,他是浙江奉化人,這一點決定了他是老蔣的正宗小老鄉;其次,他有一個對自己幫助很大的族叔俞飛鵬。俞飛鵬不是個簡單角色,黃埔時期他就是老蔣的軍需主任,整個抗戰期間更是一肩兩任,軍需後勤、交通運輸當仁不讓的雙料大總管。正是因為有俞飛鵬的引薦,俞濟時才順利成了黃埔一期生。

又是正宗小老鄉,族叔又是老蔣倚重之人,自己還有黃埔一期的資歷,這三點疊加到一起,俞濟時很自然地就成了老蔣隨身侍衛的理想人選。

成為侍衛後,俞濟時的路很順,侍衛大隊擴編為警衛團不久,俞濟時就被老蔣提成了警衛團團長,更關鍵的,御林軍的頭把交椅從此就算坐定了。

警衛團升格為旅,俞濟時升任警衛旅旅長並且還得兼著中央憲兵司令、南京警備司令;警衛旅升格為師,俞濟時升任警衛第2師師長;等到警衛師番號撤銷,警衛2師變成陸軍第88師,俞濟時的軍權依舊不可能旁落,全德械88師師長的位子還得是他的。

隨著部隊番號的變化,俞濟時的角色也在跟著變化,雖說他本質上是老蔣的侍衛長,但到了需要衝鋒陷陣的時候,此人還是很有些鐵血精神的。

1932年淞滬“一·二八”戰事爆發後,88師師長俞濟時主動請纓,要求前往上海增援。老蔣很欣慰,回覆他說,運滬作戰,務希奮勇自強,以保榮譽。

沒讓老蔣失望,侍衛長捍衛了榮譽。在廟行鎮、蘊草浜一帶的血戰中,俞濟時身先士卒,以至腹部中彈,腸子穿孔,最終被抬下了火線。

由此,俞濟時獲得了國民革命軍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一枚。

傷愈復出後,老蔣沒有把俞濟時留在身邊。在老蔣看來,此時的俞濟時不僅僅是自己的侍衛長,更是一員可堪大用的干將。

什麼樣的大用呢?

外派抓兵權。

1933年老蔣任命俞濟時為浙江省保安處長。表面上看,從88師師長到省保安處長,俞濟時的處境似乎不妙呀,其實不然。

到了浙江,深刻領會老蔣意圖的俞濟時上來就幹了一件事,浙軍中能換的軍官全讓他換成了88師的舊部,保安處所屬7個團的團營長換的更徹底,全換成了黃埔生。

經這一番折騰後,浙江地界的保安團緊跟著就讓俞濟時整編成了58師,沒費多少工夫,地方雜牌就讓侍衛長改造成了中央軍嫡系。

整合到此還沒有結束。

後來俞濟時的58師與王耀武的51師整編成了74軍。

74軍後來發展成抗日鐵軍,首任軍長俞濟時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1936年,俞濟時被授予中將軍銜。

抗戰全面爆發後,俞濟時率74軍參加抗戰,但因為其御林軍的做派,少有人能指揮得了他,期間他和薛嶽鬧出的“奇電”爭執就是個例證。

1938年武漢保衛戰期間,薛嶽給俞濟時連拍兩封"AAA"級電報,命令他無論如何1日之內趕赴金官橋,守住70軍的陣地。

因為成見,俞濟時卻按兵不動。

情急之下,薛嶽又發一電:你如兒戲命令,我就兒戲汝命!

俞濟時根本不吃這一套,瞧他的回電內容:我敬軍令,更惜性命,奈山重水複,插翅難飛,怎辦?

氣得薛嶽沒辦法,最終只能請出老蔣。

大概也是意識到俞濟時很難和其他人協同作戰,老蔣故技重施,又一次將俞濟時派去了浙江,繼續整理雜牌。

二次外派抓兵權,俞濟時依舊不辱使命。省主席黃紹竑拉起來的四個縱隊不久就讓俞濟時抓住機會,改編成了暫9軍。

1942年11月,俞濟時被老蔣調回身邊,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侍衛長。隨後的幾年大概要算俞濟時的人生巔峰了,凡軍務方面的文件,均需俞濟時審閱後再呈老蔣批示;凡是要晉見老蔣的各級官員,均由俞濟時統籌安排——那一段時間,從胡宗南到戴笠,從王耀武到桂永清,黨國大員們無不以結交俞濟時為己任。

但俞濟時這人很懂得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道理。他有一句閒談很能說明這一點,他對一些侍衛官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太監的活兒。你們是太監,我就是太監頭兒。

也正是因為有這一份侍“君”的操守,老蔣對他始終信用有加,無論何時、無論到哪裡都要他來護駕——去開羅參加三巨頭會晤,俞濟時護駕;下野溪口,俞濟時護駕;退居臺灣,俞濟時護駕。

但這樣一個忠心護主之人,老蔣最後還是慢慢疏遠了,為的是讓小蔣能夠順利接班。

最終受冷落,俞濟時本身也有些沒轉過彎來,在他的觀念中,只忠一人,那就是老蔣,其他人一概不論。正因為如此,小蔣抓住孫立人事件搞了他一下。

不過,他在孫立人事件前的擦槍走火,打傷自己大腿確實有些蹊蹺,是苦肉計還是巧合?

不管怎樣,最後還是簡單評價下俞濟時:忠誠可靠的同時飛揚跋扈,飛揚跋扈的同時有膽有識,有膽有識的同時有情有義——


黑句本


俞濟時在所有黃埔學生中可以說得上是最幸運的人之一,在所有黃埔學生都在努力地往上爬升、努力攀附關係的時候,俞濟時因為有著一個很好的叔,所以在畢業後很快成為了蔣介石重用的心腹,直接省去了十幾年的努力,走上了一條坦途大道。


俞濟時的叔是蔣介石未發跡之前就知心知己的鐵黨好友俞飛鵬,在蔣介石還沒有當上黃埔軍校校長前,俞飛鵬就曾經因為幫助蔣介石剛坐上縣長位置卻除了種田之外什麼都不會做的兄長打理縣裡的政務,而辭去了自己縣長的位置,為蔣介石的兄長做起來微不足道的副手。

俞飛鵬和蔣介石的感情是非常深的,蔣介石在後面也一直沒有忘記俞飛鵬與自己的交情,在蔣介石當上黃埔軍校校長後,俞飛鵬就直接成為了黃埔軍校的軍需長,為蔣介石管理起了黃埔軍校的後勤大權。


俞濟時的關係人生

俞濟時就是在黃埔軍校初創之期進入黃埔軍校的,有這麼一位厲害叔的他直接連考都不用考,直接就讀了黃埔軍校,開始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

蔣介石經過北伐戰爭,在國民黨內部的身份水漲船高後,他漸漸窺探起了國民黨第一號的寶座。

他與汪精衛、胡漢民等國民黨大佬爭奪起了國民黨的大權,在這個過程中俞飛鴻的上升也非常快,在蔣介石坐上一把手的位置後,他也徹底掌握起了國民黨的後勤大權,在地位上俞飛鴻是直接能和八大金剛平起平坐的人。


前面說到了,在國民黨中攀關係、找靠山是一條非常便捷的快車道,在國民黨內部,很多時候你可以沒有能力,但是關係卻不能沒有,如果沒有堅實的靠山支撐,縱使有著天大的才華一路所行也是極其坎坷無比,就在這種情況下俞濟時很快就發跡了。

濟時掌管浙江全省保安工作時的胡作非為

俞濟時在畢業後成為了蔣介石的侍從武官,護衛起了蔣介石的安全,後來在蔣介石的有意培養下,俞濟時前往了軍隊中擔任師長。

他又在1932年淞滬抗戰的時候,在上海地區被日本的炮彈炸傷,雖然救治回來了,但是蔣介石對他的負傷感到十分的慚愧,就給他升了一個大官。


蔣介石讓俞濟時負責起了自己老家浙江全省的保安工作,這個保安跟我們現在所說的保安不一樣,當時所說的保安是直接隸屬於地方、不隸屬於國家的民兵部隊,雖然保安部隊在當時的地位不是很高,但是管理整個省的保安工作意義卻完全不一樣了。

俞濟時在浙江的時候為了斂財跟浙江各縣的舊政府展開了撕皮大戰,在衝突最激烈的時候他甚至帶領著部隊前往了當時的警局、縣政府裡面打砸了起來。

當時浙江很多人對俞濟時的行為憤怒萬分,但是當他們發現即便把狀告到蔣介石那裡也沒有絲毫用處的時候,他們突然全部洩了氣,只能任由俞濟時胡作非為的起來。

在這個時候俞濟時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沒有把這些錢獨吞,他在自己吃肉的情況下還分了不少湯給手下人喝,因此獲得了手下們的一致好評。

俞濟時和王耀武的強強結合

我們都知道蔣介石一向對自己的手下要求非常嚴明,他對手下們的貪腐、以及生活作風敗壞的情況是非常深惡痛絕的,如果被他抓到不是被撤職就是對其印象大減,但是在俞濟時身上這種要求是不存在的,蔣介石不僅對告上門來的控告視而不見、反而還越發重用了俞濟時起來。

在抗日戰爭徹底爆發後,俞濟時的58師與王耀武的51師合併成了最開始的74軍,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軍事輝煌。

俞濟時因為是蔣介石心腹的原因,所以他的58師無論在裝備還是訓練上都是非常精銳的,而王耀武的51師素以能打著稱,在這兩隻師合併後俞濟時擔任了74軍的軍長,王耀武則擔任了74軍的副軍長,俞濟時與王耀武結合成了一對合適無比的搭檔。

俞濟時因為有著和蔣介石非常深厚的關係,所以在國民黨軍隊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國民黨內的很多軍隊除了要打仗之外,各種和上級單位以及同僚之間的關係扯皮也是一件讓人很頭痛的問題,但是在俞濟時成為74軍的軍長後,這些所有的問題在74軍中幾乎不算什麼大問題。
而王耀武是國民黨中真正能打的將領,他和俞濟時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俞濟時平常負責各種各樣的扯皮問題,而他自己就負責起了74軍行軍打仗上的大事。

俞濟時也知道自己的軍事水平不足,所以在很多時候他都是願意聽王耀武的話的,王耀武對俞濟時也表示了十足的肯定、尊敬,正是在二人的聯手下,強強結合、互相彌補,最終打造出來的就是74軍這支在抗日戰爭中戰鬥力勇猛無比的抗日鐵軍。

俞濟時在陳誠與何應欽的鬥爭中,和當時最強大的兩支軍隊錯開交臂

後來因為陳誠與何應欽的鬥爭,王耀武在何應欽的支持下成為了74軍軍長,而俞濟時準備接任徐庭瑤的位置,掌控當時中國唯一的一支機械化部隊第5軍,在走之前俞濟時是想將自己原本的58師帶到第五軍的。

但是他的行為做法徹底得罪了何應欽,我們都知道何應欽是國民黨軍隊內部真正的第二號人物,有著很大的權柄,第五軍的創始人徐庭瑤、以及準備接任第五軍軍長位置的副軍長杜聿明都是他陣營裡面的大將,就連準備升任74軍軍長的王耀武也是他非常信任的手下。


(何應欽)

當時這兩支軍隊都是國民黨內部非常耀眼的精銳之軍,在何應欽的心裡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允許俞濟時染指自己的蛋糕,所以在他的強烈反對下,俞濟時不僅偷雞不成,還蝕了把米,不僅沒有帶走58時,還丟掉了第五軍軍長的位置。

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俞濟時很多時候擔任的位置都是蔣介石侍從室的侍衛長官職,為蔣介石掌管著真正的心腹部門,權力大到了極點,可以說是蔣介石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同時個人的地位也大幅度提升了起來。


敗退臺灣、失去權力的俞濟時

在蔣介石敗退臺灣的時候,俞濟時同樣在蔣介石的手下掌握了非常巨大的權力,是蔣介石一直以來都對其深信不疑的心腹,雖然蔣介石對他有著極其深的信任,他對蔣介石也是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存在卻深深威脅到了一個人的地位,那就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

蔣介石是打算把自己的權力傳承給蔣經國的,在蔣介石在世的時候,他就開始不遺餘力幫助蔣經國掃蕩起了國民黨軍政部門內的各大障礙,在蔣經國設計陷害孫立人的前一天晚上,因為俞濟時不小心擦槍走火打傷了自己大腿,跟蔣介石請了一天假沒有跟他去檢閱孫立人的軍隊。

在第二天蔣經國帶人處理孫立人事件時,他也將此事當成了對付俞濟時的利劍,指責他和孫立人謀反,在他的迫使下,俞濟時的權力一點點被剝奪,最後成為了一個自由散人,在1990年以86歲的高齡病故在了臺北市。

(孫立人)

所以說這就是俞濟時的大概人生,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說他是一個靠關係上位的人,但很多時候我們也不能不對他表示肯定,因為出身關係也是一個人實力的一部分,說俞濟時沒什麼能力是肯定不對的,雖然蔣介石有重用親信的特點,但要真沒什麼能力的話,俞濟時也擔任不了那麼長時間侍從長的位置,蔣介石有那麼多的親信,他的親信又有著那麼多的親戚,在這些人中真正能坐到俞濟時位置的又有幾人?


孤客生


俞濟時與黃埔第一期的其他聲名卓越的將領相比來說,名聲似乎不那麼大。

俞濟時是奉化俞氏家族中的佼佼者,蔣介石的老鄉,天子門生,1925年之後成為老蔣心腹,與王耀武共創了第74軍,活了86歲,真正的人生贏家。

根據浙江奉化的家譜序列,據說俞濟時是蔣介石的遠房外甥,不過沒有確鑿證據。1923年,他經過西江陸海軍講武堂教官馮啟民、吳蝸的引薦,南下廣州。

1924年5月,俞濟時投奔到自己叔叔,同時也是黃埔軍官學校軍需處長俞飛鵬那裡,因此成為黃埔第一期第二隊學生。俞濟時的發展與履歷,大部分是作為蔣介石內侍官的角色。黃埔畢業後,蔣介石看重了他,也信任自己的同鄉,招納他為侍衛。

靠近領袖,靠近權力中心,升級很快,俞濟時先後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期間參加了兩次東征與北伐,直到1930年,任警衛旅旅長。

1931年12月,他開始擔任陸軍第八十八師師長。俞濟時不僅對蔣介石非常忠誠,作戰也是很勇敢的,率部南征北戰,在戰場上多次受傷。

1932年1月,一·二八事變之後,俞濟時率領第88師,在廟行鎮、蘊草浜一帶身先士卒,以至於腹部中彈,腸子穿孔。1936年1月,國民政府授予他陸軍中將軍銜。

俞濟時沒有黃埔嫡系那種驕橫和不服管束。1937年9月,抗戰白熱化,王耀武的51師與俞濟時的58師,合併組建了第74軍,出任七十四軍第一任軍長。日本全面侵華之後,俞濟時多次向蔣介石主動請纓,參與了南京保衛戰,協助配合河南碭山及蘭封之戰等。1939年血戰日軍,參與南昌會戰,南潯路會戰,最終三失高安而復三得。

1941年之後,俞濟時基本告別了軍事指揮生涯,開始進入行政事務,出訪緬甸仰光。1942年,正式任蔣介石的侍衛長,不久後又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

1943年,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俞濟時恩榮異常,陪同前往,負責安全,可見蔣介石的信任,可以說是俞濟時人生的巔峰。

1945年之後,俞濟時主要從事國民政府行政工作,身居幕後,主持三青團團務,服務蔣介石。1948年1月,為了表彰他的付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批准他為陸軍上將待遇。俞濟時政治覺悟很高,知道自己權力和資本的來源,唯蔣介石之命是從,蔣介石下野,他陪同辭職,和老蔣到家鄉溪口生活,這樣的人,領袖怎麼可能不喜歡呢?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後,雖然俞濟時遭到冷落,辭去了炙手可熱的侍衛長職務,又牽扯入孫立人案,不得不退出政壇,擔任虛職,但也算是安全著陸,待遇依舊。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歷史傳訊社


在民國奉化俞氏家族中,俞飛鵬、俞濟時、俞國華三人名氣最大,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俞濟時與蔣家並無血統或姻親關係,並非外界傳說中的什麼蔣介石的外甥。


俞飛鵬則是俞濟時的堂叔,對他幫助很大。蔣介石在粵軍做參謀長的時候,俞飛鵬在福建浦城縣做知事。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邀請俞飛鵬一起籌辦,俞濟時跟著堂叔南下,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

也就是說,俞濟時和蔣介石存在兩種關係:奉化同鄉、“天子門生”。再加上堂叔與蔣素有交往,自然比較吃得開。所以北伐成功之後,俞濟時是在國民政府警衛部隊混,可想而知,不是蔣介石信得過的人,能安排到核心的警衛系統嗎?警衛第2師後來改番號為第88師,俞濟時任師長。說起第88師很多人都知道,沒錯!這個師接受過德國顧問訓練,淞滬會戰“八百壯士”實際上就是該師的一個加強營。


全面抗戰開始後,俞濟時升任第74軍軍長,又是一支國民政府軍王牌主力,抗戰時期幾乎無役不從,打得日軍聞風喪膽。不過俞濟時本人1942年調任委員長侍從室侍衛長,到1956年10月止,一直負責蔣介石的安保工作。

宋美齡對他評價很高,原話我不記得了,大概意思這樣:“濟時同志先後二次內調,隨侍凡十五年,無論出發至任何駐蹕地宅,餘若偕同,必見俞侍衛長躬親先行查勘,確定崗哨位置,其赤心忠膽,拱衛領袖十五年如一日,難能可貴。”

1990年1月,俞濟時病逝臺北,享年86歲。親屬根據他的遺願,在他的人壽保險金中撥出3萬美元,捐贈給家鄉奉化一中建造圖書館,命名“培本圖書館”,取“教育為本”之義。


馮傑




俞濟時,浙江人,曾長期擔任蔣介石侍衛長,正象和尚是李雲龍的警衛員一樣,這個位置不是一般人就能坐上去的。一要忠心,二要有能力,三要有膽有識,俞濟時就是這方面的典範人物。

如果你看過孫紅雷主演的《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話,就會明白楊立仁的朋友楚材的原型就是俞濟時,在電視劇中楚材就擔任了蔣介石侍衛一職。楚材的狂就代表了手中的權力大和責任大,也代表了自己的能力和實力。

俞濟時同樣如此,他的確是一個人才,不管把他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上,他都能發光發亮。不管是創辦七十四軍,打造一支讓日本人膽寒的鐵軍,還是在蔣介石擔任侍衛長,都能認清自己的角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是影帝級的表現。

他一生因蔣介石而起,又因蔣介石而落。



俞濟時對中國抗戰做出最大的貢獻就是打造了鐵軍七十四師,這支軍隊被稱為抗日鐵軍,基本上沒有缺席任何一場大戰,為中國抗戰立下了不世功勳。

俞濟時曾參加過1932年的128會戰,當時他在前線親自指揮88師作戰,最後腹部中彈,只好退到後方休息。但他的軍隊卻也付出了很大代價,傷亡了將近三分之一,一千多人。這一戰下來讓他明白了什麼叫現代化戰爭和武士道精神。

1935年,當俞濟時在湖北整訓練兵時,他就以很高的標準建立了58師。俞濟時要求軍官必須在戰鬥時衝鋒在先,給士兵做出好的榜樣。平時訓練一定在刻苦,戰場上才能有好的表現和發揮。

當然這支軍隊的裝備也是當時最好的,畢竟是蔣介石的嫡系門生加同鄉,當然還有傳說蔣介石是俞濟時的表舅。總之蔣介石對俞濟時的信任程度是相當高的,基本俞濟時的要求,蔣介石都儘量滿足。

五十八師下轄2個旅、4個團,並配屬炮兵、工兵、輜重兵各1個營,全師總人數達10923人。在武器裝備方面,五十八師也配備得十分齊全。全師共有重機槍54挺,輕機槍274挺,擲彈筒243個,山炮、野炮、榴彈炮16門,迫擊炮、平射炮30門。

抗戰爆發後,俞濟時指揮自己的58師參加淞滬會戰。但因為當時參與淞 滬會戰的國民黨軍隊達了80萬之多,為了加強協調指揮,在師之上設置了軍。俞濟時擔任了七十四軍軍長,下轄51師和58師。51師師長是王耀武,也是一員悍將,並且後來擔任了七十四軍的第二任軍長。

關於七十四軍在抗戰中的表現,閣主在其它問題有詳細的回答,在此就不再專門寫了。



1942年抗日進入最艱難的時期,遠在重慶的蔣介石面臨更復雜的局面。一來,日本和南京政府組織了對蔣介石的暗殺活動增多,雖然都沒有成功,但蔣介石的府邸卻碰上了日軍飛機的轟炸。二來蔣介石身邊也迫切需要一個懂軍事政治,做事膽大心細的人物。蔣介石想來想去,符合條件就只有俞濟時這一個人選。

俞濟時在剛擔任侍從室主任時,就召集所有部門人員講話:從今天起,你們就是太監,我就是太監總管。也就明確了侍從室的職責,就是服務於領袖蔣介石。


保護蔣介石的安全,只是最基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還要擔負起戰時內閣的職責,抗戰局面變化太快,蔣介石迫切需要一個精幹的班底協助他來做決策,而俞濟時就是他比較中意的人。

顯然俞濟時在擔任這一工作期間表現非常優秀,因此他一直擔任侍衛長到了1951年。從此侍衛長慢慢淡出國民黨政權的中央,成為邊緣人物,直到1990年在臺北去世。



而導致俞濟時退出軍政核心的導火索很簡單也讓俞濟時很無奈。

1955年6月的一天,蔣介石要到臺灣南部去觀看軍事演習,本來俞濟時是要陪同的,但因前一天在家因槍走火,傷了大腿,結果沒能參加。

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但在這同時,蔣經國和他控制的特務機構稱,演習的大炮瞄準的方向是主席臺,也就是說目標是蔣介石。這個案件被認為是美國人聯合孫立人企圖發動兵變的一部分,引起了蔣介石的極大關注。

蔣經國和俞濟時並沒有太大矛盾,甚至可以說在過往合作還是比較快樂的。但自從國民黨到了臺灣後,蔣介石就開始不再信任其它人,加上準備交權給蔣經國,把許多權力下放給了蔣經國。蔣經國也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因此在辦事中和蔣介石的嫡系發生了不少衝突,因此蔣經國就著手培養自己的班底,自然也要清除蔣介石的嫡系。


接下來,蔣經國就認為俞濟時的受傷和孫立人的兵變有關聯,要不然不如那麼巧合,而這一點俞濟時也解釋不清楚。

其實俞濟時的忠誠,蔣介石應該是清楚的,但他要維護蔣經國的權威,於是就默許他打擊俞濟時。也就是說在這些事件的背後,就是蔣經國要建立自己執政的班底,因此俞濟時成了犧牲品而已。

然而俞濟時卻象長壽的司馬懿一樣,活得比蔣經國還要久。蔣經國死於1988年,俞濟時硬是比他多活了兩年。鬥不過你,我也要活得比你久,看到你死得早,我就放心和開心了。


新知傳習閣


俞濟時,作為蔣介石的奉化同鄉和黃埔一期生,深得蔣專寵,歷任74軍軍長、19集團軍副總司令、侍從室侍衛長、36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是蔣的嫡系愛將。

俞濟時因其族叔俞飛鵬(時任黃埔軍校軍需處長)之薦,得以進入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後任蔣警衛。後晉升88師師長。


淞滬抗戰爆發時,俞濟時率部參戰。在廟行鎮一帶作戰中,身負重傷,腹部腸子流出,榮譽青天白日勳章。傷愈後出任浙江保安處長,參與對邊區革命根據地的作戰。後任58師師長,晉升陸軍中將。

淞滬會戰時,74軍成立。俞濟時出任首任軍長。立即投入戰鬥。74軍所轄的51師、58師在戰鬥中浴血奮戰,戰績不俗,廣受讚譽。

在南京保衛戰中,俞濟時率部在湖熟一帶與敵激戰,全軍受損嚴重。次年在蘭封會戰中俞濟時部重創日軍。


1942年,俞濟時再次出任蔣的警衛,任職侍從室侍衛長一職。後任36集團軍總司令,仍兼任侍衛長一職,可見蔣對其深為倚重。

侍從室改組後,俞濟時任參軍處軍務局長,總統府第三局局長等職。

去臺後,俞濟時任“總裁辦主任”、侍衛長、戰略顧問、國策顧問等職,1990年俞濟時病逝於臺北。

俞濟時是蔣的心腹愛將,蔣對其信任備加。而俞濟時也鞍前馬後,忠誠追隨,人稱其為“大內總管”。


歲月是一條河流


俞飛鵬自1911年起跟隨蔣氏專辦軍需,後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後勤部長,官至陸軍二級上將。軍中地位和受信任程度非它人可比,直接能和八大金剛平起平坐的人。

俞濟時可以說是時代的寵兒,俞濟時由這位堂叔保薦進入黃埔一期學習,畢業後很快成為了蔣介石重用的心腹,直接省去了十幾年的努力,走上了一條坦途大道。

從1926年俞濟時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侍衛大隊的排長到1930年成為警衛第一師師長,俞濟時可以說官運亨通,一直不離蔣介石左右,是蔣介石真正的“御林軍”統帥,俞濟時為人果斷心細,否則不可能成為蔣介石身邊任職最長的侍衛長,包括出席“開羅會議”期間俞濟時也一直隨侍左右。

抗日名將,國民政府最早成立第一批德械師時,俞濟時當仁不讓出任第88師首任師長,1932年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俞濟時戰場重傷,獲“青天白日勳章”。之後奉命出任蔣介石老家的浙江省保安處長,又任第58師師長,晉升陸軍中將。

1937年9月1日,第58師和王耀武第51師合編為第74軍,俞濟時任軍長,“抗日鐵軍”由此誕生, 俞濟時統領第74軍先後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戰績不俗,廣受讚譽,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軍事輝煌,後轉任第20集團軍副總司令。

1942年,俞濟時再次出任蔣的警衛,任職侍從室侍衛長一職。1944年出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時,仍兼任侍衛長一職,可見蔣對其深為倚重。

抗戰勝利蔣介石當上了“中華民國總統”,俞濟時任“國民黨總裁辦主任”,仍然兼任侍衛長,權力大到了極點,可以說是蔣介石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蔣敗退臺灣後因威脅至蔣經國地位,被指責和孫立人謀反,1951年卸任了侍衛長的職務,做了國策顧問的冷板凳,排擠出核心權力層外.

1990年俞濟時以86歲高齡病逝於臺北。


美麗青春您真痘


俞濟時的一生天時地利人和,在國府的升遷資質中,他既是奉化老鄉,又是天子門生黃埔第一期,還長年做蔣介石侍衛長官。自然一生如沐春風。

1、三件法寶

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一個優秀青年如果在侍衛部隊,如果是黃埔畢業生,如果是浙江人,基本他的前途不會太差。

俞濟時這三個全具備,浙江奉化人,黃埔第一期。畢業就分配到侍衛大隊。

這樣的履歷註定其和一般人不一樣。

2、御林軍統領

黃埔學生畢業一般分配到教導團,俞濟時的分配是一個例外。直接分配到警衛大隊。

先後任警衛大隊排長、連長。大隊擴編為團,任營長、團長;擴編為警衛第一旅,任旅長;擴編為師,任警衛第一師師長。這和胡宗南在第一軍、杜聿明在第五軍一樣,部隊擴編成啥,自己就是啥。

之後外放鍛鍊,主要就是抗日作戰。

1942年任蔣介石侍衛長,後任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期間,隨侍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

3、抗戰良將

警衛第一師改編為第88師,俞濟時是其第一任師長,此時還不到三十歲。很快就面臨考驗,日軍在上海製造一二八事件。該師與87師組建為第五軍,赴上海對日作戰,予以日寇重創。自己也腹部中彈,身負重傷。

在抗戰爆發前,任58師師長。在抗戰後,組建74軍,其成為首任軍長。第74軍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組建,由王耀武第51師(轄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濟時第58師(轄吳繼光174旅、邱維達172旅)合編而成。在淞滬、南京保衛戰重創日軍。

之後升任軍團長、集團軍副司令、集團軍總司令,先後參加武漢、南昌等多次會戰。

總結:

在新軍閥中,鄉誼、師生誼、親信是重要的升遷依據,俞濟時全具備,自然比一般人升遷快。而且同時訓練、組織部隊能力較強,自然平步青雲。

參考文獻:

俞濟時《“一·二八”淞滬抗日戰役經緯回憶》

封小平.蔣介石侍衛長俞濟時的一封信函[J].浙江檔案,2007(09):35-36.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