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癡」順治帝的愛恨情仇

“既然愛妃已去,朕的江山不要也罷”

----順治

“行痴”順治帝的愛恨情仇

相傳順治的愛妃——董鄂妃,在二十二歲的時候生下一個小男孩沒過多久就夭折了,董鄂妃也由於悲傷過度,沒過多久就愕然病逝,正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

董鄂妃死後,給順治帝感情帶來了很大的打擊,終日鬱鬱寡歡,非常的悲傷。

然後,他用佛教葬禮儀式將董鄂妃火化,希望她死後能夠得到佛教的庇護,而且他還給自己取了法號,名叫“行痴”。

民間傳說順治帝為了董鄂妃還去了五臺山當了和尚,而“順治出家”也成了古今以來一大疑案。

“行痴”順治帝的愛恨情仇

然而,順治“好佛”確是事實,且順治帝的“好佛”之舉對後續清朝佛教的盛行有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以至於接下來的幾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等都熱衷於研習佛教文化。

而眾所周知,清朝信奉的是藏傳佛教,那麼其緣由為何呢?

“行痴”順治帝的愛恨情仇

清大力推崇藏傳佛教的背後

滿清皇太極時,開始重視西藏局勢,因為其當時的局勢和關內很像,各種勢力並存,於是就和達賴喇嘛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後來清軍入關以後,還多次盛請達賴來京,此舉不僅使清朝團結了西藏,而且還收穫了其他少數民族的民心。

可以說,大力的推崇藏傳佛教,使滿族、藏族、蒙古族這三個民族在很大的程度上達到了精神的高度聯合,成為穩定邊疆的政治工具,同時也成為鞏固中央集權的一種手段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