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如何看待食材與身材?「職場瘦身圖鑑」給出了答案

一篇刷屏的凌晨3點不回家,道出了成年人世界裡很多人不願提及的心酸,然而,這個夏天,讓更多職場白領感到心酸的,還有他們的體重——如果下班都不能準點,怎麼指望保持身材的健康呢?

“新世代”如何看待食材與身材?“職場瘦身圖鑑”給出了答案

天貓生鮮則為這些職場白領們帶來了健康輕食瘦身這股清流——在“聚划算超級聚享日”中,拒絕不吃不喝、藥物減肥,提倡科學瘦身的生活方式,以此打動目標群體的心智。

一個不得不提及的行業趨勢是,當前各大品牌都試圖從年輕的白領身上,尋找新的商機——畢竟,他們是未來最具消費能力的客戶。不過,為這些“新世代”構建專屬於他們獨特的消費場景並不容易,這需要深入挖掘這些90後們的社交和興趣愛好。此次“聚划算超級聚享日”聯合“天貓生鮮”,通過前瞻性的洞察能力與用戶畫像分析,挖掘出每天只能靠擠出時間減肥的白領人群,作為目標用戶,從而推出“職場瘦身圖鑑“,配合一系列傳播,成功將生鮮產品有效投放至這些需求的白領群體。

“走心”還是“走腎”?用戶“畫像”的完美應用

實際上,一直以來,瘦身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尤其對於年輕的職場白領而言,他們的這一需求,從來都是商家挖掘商機的金礦。而行業內,為了吸引這些年輕人的眼球也可謂不遺餘力。

然而,遺憾的是,大多數針對這些90後“新世代”的營銷,並沒有那麼有“針對性”,他們往往忽略了這個群體身上的特質——渴望被認可、排斥貼標籤、樂意吐槽等等,因此,一些營銷活動也往往流於表面,很難走進“新世代”的內心。

90後的年輕人,樂於在社交平臺分享心得或玩笑式吐槽,而“職場瘦身圖鑑”的第一槍,正是開在最具傳播力的微博上。以話題的方式引導用戶討論自己的瘦身方式,閱讀量迅速超過1000萬,討論過萬。熱度被聚焦後,以5張不同職業搭配不同食材的海報,觸達白領人群,具有歸屬感的同時,以大食材配小人物的視覺風格,讓白領人群在繁華的都市與無休止的職場中,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食材,找到一份生活中的煙火氣。

“新世代”如何看待食材與身材?“職場瘦身圖鑑”給出了答案

信息爆炸的當下,各大品牌的傳播渠道與傳播方式大同小異,要想取得獨到的效果,還要看怎樣才能與潛在用戶產生共鳴。

在微信端,天貓生鮮不再“走心”,而是“走腎”——一篇《我就吃的飽飽的也能瘦,ok?》,其趣味的文風,列舉各種瘦身方法最後的無疾而終,讓這些好鬥的年輕人,瞬間腎上腺激素急劇上升,引發共鳴,引發其內心的購買慾。

可以說,“職場瘦身圖鑑”用瘦身這一人們的熱門話題為微博、微信社交“賦能”,巧妙設計出高質量的內容,直擊目標受眾內心,充分調動年輕職場白領的參與熱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輕人有著天生的代入感,能夠讓這種傳播機制形成自我循環,並不斷激起更加廣泛的關注。在這份“職場瘦身圖鑑”中,天貓生鮮秉持健康輕食瘦身的理念,提倡科學瘦身的同時,也拓展了生鮮品類產品的消費場景,從而將生鮮類商家的相關產品精準投放至消費者。

形成新零售閉環 推動線上線下營銷一體化

預熱過後,天貓生鮮“趁熱打鐵”。

線下以阿里園區為代表,天貓生鮮開設“職場瘦身站”,線下pgc直播《美食頭條》,用詼諧幽默的方式,情節反轉的表現手法,在線下活動的每一個情節中,將產品植入到獨特的娛樂場景中,展現“職場瘦身圖鑑”鮮明特色的同時,突出天貓生鮮便捷、新鮮、品種豐富等特色。

同時,通過這種社群零售的跨界玩法,“職場瘦身圖鑑”成功幫助很多相關的品牌進行了年輕化、便捷化、多元化的變身,向90後們傳遞了更加健康的瘦身方式和食材選擇,掀起了新的瘦身消費熱潮,開闢了一些傳統產品步入互聯網的推廣新通路,從而輻射向整個一二線的白領人群。

“新世代”如何看待食材與身材?“職場瘦身圖鑑”給出了答案

“新世代”如何看待食材與身材?“職場瘦身圖鑑”給出了答案

有了線下活動的加持,聚享日活動當天,線上天貓生鮮邀請了淘寶top級達人主播,為17個品牌發聲,邊播邊吃邊教學如何烹飪,更直觀的觸達消費者,同時為品牌帶來聲量。

“新世代”如何看待食材與身材?“職場瘦身圖鑑”給出了答案

由此,天貓生鮮在本次營銷活動中扮演了從商品源頭到特定人群滿足的全鏈路整合角色,不僅實現了消費場景的多元化,同時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完整閉環。

此次天貓的“職場瘦身圖鑑”證明,新零售是可以完美觸及消費者的——“職場瘦身圖鑑”圍繞目標受眾90後職場白領,以全方位滿足這些“新世代”的生活方式為唯一訴求,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表現出不同時空、不同渠道和不同領域的一體化整合。而最終的銷售數據,即為最佳註釋——活動期間,總成交金額達到1100萬以上,其中,集美味與健康為一體的牛排品類的成交量更是達到200萬以上。

挖掘“新世代”,有效觸摸潛在客戶

此次“聚划算超級聚享日”聯合“天貓生鮮”在捕捉到90後渴望認同、習慣“標籤”、願意接受挑戰等特質之後,通過消費場景的搭建,完美戳中了這些消費者的“痛點”。值得一提的是,只有通過大數據,去“理解”和“刻畫”這些消費者,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的心。

在新零售理論不斷被踐行的當下,“職場瘦身圖鑑”也證明了,基於對某一個特定群體的全方位需求的透徹研究,以滿足這個特定人群消費需求為基礎,打造一個整合不同場景、不同渠道和不同領域的消費閉環,不僅具備可行性,而且是對新零售理論的一次有益嘗試,並且具備光明的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