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清的極致就是空氣缸,三個字,是許多魚友追尋的目標和炫耀的資本,怎麼才能夠達到空氣缸,如何做到水清魚靚,大概是困繞許多剛入道的魚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於老魚友來說,每個人的理解和理念不同、手法各異,但是殊途同歸,其中的原理必然是一致的,空氣缸的秘密本質上來講是缸體水生態系統的優質與穩定,優秀與穩定的缸體水生態系統究其根本是濾材發揮了關鍵性作用,而濾材的核心就是硝化細菌屋。

按照慣例,有圖有真相,先上一組自己的兩個缸,看看空氣缸。

首先是新開的紅龍缸,一尾和興超炎S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白天,單開紅燈的缸體。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純自然光的缸體。

以下為白天紅燈缸體。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側面觀測水體,有興趣的魚友可以試一下,不要從魚缸正面,而是從魚缸的側面也就是最寬水體的橫截面去觀察水體,空氣缸的標準是在這個角度去看,水體依然透明透亮,以1.8米缸體為例,在缸體對面按一本書,如果你不是近視眼,書頁的字也不是特別的小的話,那麼你隔著.18米的水體從這邊還可以清楚地看到書上的字,橫撇豎捺都很清晰,表明水很清澈。

開缸5年的古典過背金龍缸,一尾李亞四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白天純自然光(下午6:00光線,西部地區日落時間較晚)

以下為開頂燈後拍攝。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側橫截面。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好,龍魚的狀態自然就好,兩尾龍魚在訓食後,對魚、蝦、顆粒飼料等等來者不拒。

OK,現在進入正題。

每個魚友家中的缸體其實就是一個縮小了的水生態系統,水生態系統是水生生物群落與水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共同構成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動態平衡系統。自然界的水生態系統涉及到的循環與相互制約的因素有很多,在這裡我們不必去做過多的探糾,我們要了解的是維繫缸體水生態系統平衡與良性循環的濾材,它們包括:

1、過濾棉

功能:濾棉是最基本的使用率最高的過濾材料,主要功能就是過濾掉水中魚的排洩物等大量的雜質,雖然也能存在一些硝化細菌,但數量有限。

要求:通水性好,不易損壞,不易掉落,不掉色,不會對水質造成二次汙染。

使用:需要經常清洗定期更換。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2、生化棉

功能:主要是起到生化過濾的效果。相對於濾棉來說密度大,不容易損壞,而且要厚得多,這樣就有足夠的空間來寄生硝化細菌。而且也可以過濾掉一些大的異物,生化棉是物理過濾及生化過濾都有的一種濾材。

要求:良好的濾水性,使水流能順利通過,不會明顯的減緩水流。

使用:生化棉的維護次數要比濾棉少很多,同樣需要簡單清洗和定期更換。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3、細菌屋

我們經常見到的細菌屋]包括陶瓷環 玻璃環、生化球、火山岩、珊瑚沙、麥飯石、活性碳等等。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按照以往的套路,我應該像上面一樣,詳細的介紹每一種的功能、要求和使用,但是,我突然意識到不應該這麼複雜。比如擊倒一個人是有很多方法的,在電影《精武英雄》中李連杰飾演的陳真說說擊倒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最硬的拳頭,但船越文夫跟他說:年輕人我告訴你,擊倒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用手·槍。

隨著水族行業的不斷髮展,在硬件方面很多器材、耗材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良、進步與提升,例如相比以前,普通的白棉發展為複合棉,材質更好、不易掉棉絲,使用壽命更長;生化棉很多采用高溫噴絲、密度更為均勻,彈性、抗壓性更強;而細菌屋也由一樣一樣購買後再組合搭配一點一點堆放底濾槽,放置、更換都不方便,逐漸發展為網袋裝、魔毯裝,這樣更更換起來是方便了,但是還是需要一樣一樣購買裝,所以一種更先進、更方便、作用更好的細菌屋應運而生。

有好東西不能獨自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向魚友們推薦我現在使用的一款新型濾材:斯柏介質層細菌屋。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絕非野路子,必須龍巔正品。

家裡的新缸開缸基本上選用的是這款濾材,家裡的掉缸原有的濾材也達到了使用壽命,正需更換。

相比傳統細菌屋濾材,這種新型濾材包涵了多種複合濾材,為伴菌性硝化細菌組合,也就是說自帶伴生硝化細菌,而且由透明模具包裹,具有載體層疊性,增大了過濾和水流沖積面積,過濾性通過性更為均勻,開缸擺放、日後的更換都極為方便,再也不用探進身子伸手去一把一把的撈了。而且型號種類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比如缸的底濾槽的大小,選擇適當款型。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1DM為單支筒,筒內裝各種符合性濾材。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這是3DM,即3支筒的組合,每支筒各裝一種濾材。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從舊缸中取出的使用老化的舊濾材。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填進去的新濾材。

注意:更換或者添加濾材,一次不可更換或添加過量,要分批漸漸一點一點的添加和更換,不然極易造成水質波動特別是PH值震盪,切記,切記!

添加和更換前要將濾材沖洗浸泡。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這張圖很明顯,上面的是新更換的斯柏介質層,下面的是以前的舊濾材,從圖可以看出,新型的濾材是各種組合在透明套具裡,添加和更換都極為方便,而舊的濾材要更換的話,得用手一點一點掏出來,非常費力和麻煩。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使用了5年的彩碟1.5米缸,飼養的是一尾李亞四金龍,夜晚開燈的缸體水體表現。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用魚友們常說的一句話:水清魚靚。

透缸或者白背景相對達到空氣缸在肉眼視覺上更容易一些,因為輕微的雜質在透缸和白背景下不是很明顯,所以黑背景、深背下就更考驗空氣缸的真實水準了。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這是今年年後剛開的君致1.8米缸。濾材選用的是斯柏介質層細菌屋4DM(伴硝化菌新型組合)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水至清則無魚?錯!這反而是養魚人所追求的!

夜晚紅燈下的缸體水體表現,同樣的水清魚靚。

最後補充一下,達到水清魚靚空氣缸其實很簡單。

第一:強大的物理過濾。水泵的流量功率與過濾棉、生化棉以及其他濾材的配置科學合理,在乾溼分離的基礎上儘量做到水流通過過濾棉和生化棉的通過率合理,儘量的濾掉水中雜質汙垢,又能最好的保持和維護硝化細菌的附著性,達到肉眼視覺上的清澈。

第二:設計科學先進、配置合理的細菌屋系統。光清澈還不夠,要達到透亮,甚至肉眼看上去的水達到一種釉質感的通透,這樣的水才是真正的好水,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好物理生化過濾的基礎上,做好細菌屋的選用配置。

第三:最後的就是穩定,水質各項指標的穩定。在各種濾材器材的選用配置,在養水、換水的習慣手法,在清洗和定期更換濾材、填加硝化菌和益水元素等等的細節之中。

能夠做到做好以上,你已經是一名各項指標合格的魚友了,恭喜你,在養水養魚的道路上又精進了,而且,能夠長久的保持,也說明你已經成為一個勤奮、自律並且有生活情趣的人,所以說養魚說到底是一份修身養性的過程。

當有一天,你沉靜下來,去思考和回味的時候,你會發現,養魚竟然給你帶來了這麼多身心有益的習慣和修為。

所以,我說,空氣缸,很簡單,不是嗎?

另:個別魚友回“大水體養一條魚 我放塊布都會空氣缸”,我想說的是,這真的不是也不會是空氣缸,您理解錯了空氣缸的定義,狹義的空氣缸肉眼視覺上沒有雜質就算是空氣缸了。但是,真正的空氣缸,不是這樣,廣義的空氣缸不單是視覺效果上的沒有雜質,而是缸體水生態系統的長期優質與穩定。在初涉水的時候曾因不懂不重視濾材,導致水質崩潰,發生小紅龍在大年三十早上逝去的悲劇,很多年後,自己迷上戶外運動和極限旅行,長年不在年,濾材三年沒有更換,濾材的嚴重老化導致發生細菌性立鱗,差點奪去一尾愛魚的生命。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不重視濾材,你可能只會擁有一時之樂,即便悲劇不找上門,那麼時間久了,因水質問題導致的矇眼、水黴、細菌性立鱗就會找上門了。

感謝魚友的提醒與完善。

2018.7.11 08:40,另外的另外:很多魚友還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魚多密度大就應該多放濾材,魚少密度小就可以不用放很多甚至一塊棉搞定,誠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我想說的是,濾材不是為魚服務的,濾材是為你的缸為水服務的,養魚先養水,我不否認你一塊棉可以一時把水養好沒事,但這樣下去永遠是個隱患,不出事則已,出了事……所有的教訓經驗都是血淚以及RMB換來的。不重視濾材、不依照客觀規律、不科學合理養水的,聲稱放一塊布一塊棉就養好水的,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氣,但請不要誤導新人,也請真正珍惜珍視你的愛魚。

再次感謝魚友們的幫助與完善。

願魚友們都擁有一缸、一池、一世好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