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童年回忆,线描画作品带你回忆童年的时光


我的童年是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偏远小镇长大的。六七十年代,那里曾经是吉林省森林采伐和煤炭开采的重要基地之一。那里夏天漫山苍翠、溪流淙淙;冬天银装素裹、雪花翩跹。 

下面是我近半年来在工作闲暇之余,用签字笔在A3打印纸上勾画的回忆童年时光的画作,现在依旧里发几张,供依旧同学们课余饭后来品评一番。

我的画完全是凭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的,因此有着典型的东北地方色彩,其他地方的同学可能不熟悉。但我想不管童年是在哪里度过的,那些曾经有过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都是让我们终身难忘的,因为每个人只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童年。

冬天,上学、放学,我们都有我们自己的快捷工具:脚蹬子。

打哧溜滑。 在上下学的马路便道上,调皮的孩子们弄出了一条接一条的冰道。那是我们漫长的路上的一大乐趣哦 。我们那个年代,上学、放学极少有家长或老师跟着,老老实实地走路不是我们的个性,一路打着哧溜滑,把冻出来鼻涕一抹,嘿嘿,高兴着嘞

放爬犁,是我们童年冬天放学后和寒假里最快乐的运动项目啦。爬犁有带拐头和不带拐头的,或坐或趴,或者大家把爬犁前后链在一起,放下山坡。最前面的是负责把舵的,一旦方向控制不好,大家一齐窜到雪坡上或雪堆里,人仰“犁”翻,大家别提多开心啦

嗑松籽儿,松籽儿是我们东北林区的特产之一,属于坚果类的,营养很丰富。

家乡那条河,给童年的夏天带来了多少欢乐,现在已经说不清了。唯有妈妈们河边捶打洗衣的身影还在眼前;孩子们在石头围起的河泡子里光腚狗刨的欢笑声还在耳边......

扑蚂螊,蚂螊是白山的方言,实际上它就是蝴蝶的一种,体形大些,翅膀的图案更漂亮,所以更招孩子们尤其是小姑娘喜欢,把它们夹在不常翻动的书本里

抠核桃,咱们长白山区的核桃,其外壳比南方核桃厚实得多,我猜想可能主要是为了保证里面的果仁能挨过漫长寒冷的冬天,同时也能有效防止被虫子嗑透,还能防止变成野猪、黑瞎子等动物的美味。

大年夜放鞭炮,那时候孩子们特别盼望过年: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大家拿着小灯笼,成群结对去邻居各家拜年,得到的顶多只就是几颗水果糖和一小把瓜子,那也乐得够呛,大鼻涕一抹,又去另外一家啦......

听评书。那个时候最喜欢听的就是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杨家将》,还有单田芳播讲的《隋唐演绎》......中午回家赶紧扒拉两口饭,就跑到同学家一起听收音机,下午一溜小跑去上学,怕上课迟到啊

女孩子玩儿的游戏——跳皮筋儿

小时候,父亲给我做了一个高丽爬犁,可惜我一直没学会滑它。这种爬犁有带座凳和不带座凳两种,滑姿为蹲坐式,下面只有一个刀刃支撑,向前滑的时候需要借助两根冰杖推进。这种爬犁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孩子玩儿了,大家知道吗?

扭大秧歌的来啦。上大街(读gai)看扭大秧歌是童年最盼望的热闹,那个年代各单位真是动员一切能力办好自己的秧歌队,从服装到道具,各单位互相叫着劲。参加扭秧歌的大都选中年以下体力好的,似乎那时候参加扭秧歌活动也得不到什么酬劳,但大家扭得格外卖力。


林海运材忙 :冬末春初公路上大开化,卡车驶过,飞溅起泥点子,大家赶紧躲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