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遊戲的「開箱」和賭博越來越接近了

儘管最近有一大批3A遊戲集中上市,但真正的熱點卻並不多。在國內最大的消息莫過於騰訊正式宣佈代理《絕地求生》;而同樣是因為騰訊,國內將無緣《使命召喚:二戰》的PC正版。《刺客信條》、《NBA2k》、《極品飛車》等一眾續作的上市雖然激起了一些玩家的興趣,全球遊戲圈最近的頭條卻都被一個話題佔據——遊戲裡的戰利品“開箱”和賭博是否一樣?

電子遊戲的“開箱”和賭博越來越接近了

這個話題最早的開端可能就要算《守望先鋒》了,但因為“守望屁股”太過火爆,遊戲中補給品的賭博因素並沒有多少人在意,而剛上市的《星球大戰:前線2》(以下簡稱“前線”)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前線”這個系列國內玩家瞭解的可能並不多,不過說到他的前輩——《戰地》,知道的人一定很多。其實“前線”的遊戲模式就脫胎於“戰地”,也可以說“前線”是“戰地”的一個官方大MOD。

電子遊戲的“開箱”和賭博越來越接近了

好,我們繼續這次的話題。有些小夥伴看到這兒可能有些疑問,為什麼遊戲是否存在賭博的話題這次如此引人關注?筆者認為“前線2”的某些機制造成了這種情況,首先與《守望先鋒》相比,《前線2》戰利品箱子裡的裝備會明顯增加玩家的人物屬性;其次,遊戲中大量的稀有裝備掉率奇低,可以說只能通過開箱才能獲得;最後,遊戲的微交易模式將實際金錢引入了進來,這樣交易裝備的意義就發生了變化。也許就是因為最後一條,引起了比利時遊戲委員會的注意。

電子遊戲的“開箱”和賭博越來越接近了

據外媒Eurogamer報道,比利時遊戲委員會最近正在調查如《星球大戰:前線2》或《守望先鋒》等遊戲的開箱系統,判斷此類內容是否屬於賭博範疇。該委員會負責人Peter Naessens表示,一旦遊戲被判定含有賭博元素並且未經遊戲委員會許可,它將有可能會被直接下架。而在遊戲開發商所在的美國,同樣有一些州的政府官員對此表示了擔憂,並宣佈開始調查事項。

“前線2”的這次爭議引發了很多連帶反應,其中就包括遊戲內的英雄價格大幅下降,運營商暫時取消了微交易,以及發行商EA(美國藝電)的股票下跌。不過面對主管部門和玩家的指控,EA並不認為他們的遊戲有賭博嫌疑,同時《守望先鋒》的製作公司“暴雪”也認為他們遊戲中的補給品箱子沒問題。

電子遊戲的“開箱”和賭博越來越接近了

作為中國玩家的我們對於這種遊戲機制早就已經不陌生了,從最初的網遊到現在的手遊,大量的國產遊戲都存在“開箱”或者說“抽卡”,而因為我們玩到的遊戲一般都是免費的,所以“氪金”變強的爭議並不是很大。不過放到習慣一次性付費的歐美遊戲市場,這樣的模式就顯得不“厚道”了。其實抽卡制這種遊戲形式起源於同是遊戲大國的日本,並且演變出了更多的玩法,但在去年因為手遊《碧藍幻想》的掉率問題引起了眾多玩家的抗議,事後日本網遊協會才對遊戲公司的行為進行了規範。

電子遊戲的“開箱”和賭博越來越接近了

“抽卡”、“開箱”到底是不是賭博,其實從我國的一些監管紅線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1.遊戲虛擬貨幣是否可以反向兌換,也就是說如果某款遊戲運營商公開允許玩家反向將遊戲代幣兌換為人民幣,即會被判定為賭博遊戲。

2.運營者是否以固定比例從牌局池底中抽水,即無論玩家輸贏,作為莊家的遊戲運營商是否能固定的從牌局池底獲得一定比例的代幣,如果有,即會被判定為賭博遊戲。

3.在每局遊戲中,下注總額和下注次數是否有封頂,如果沒有封頂,也會判定為是賭博遊戲。

我們看一下這三條內容,其實最重要的判斷標準,就是第一條。不過很顯然大部分遊戲的虛擬貨幣是不能兌換成真正貨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遊戲中的賭博內容難確定。下面再看二、三條,這兩條的內容理解起來就很寬泛,更別提按照要求實行了。讀到這裡相信不少小夥伴對於遊戲是否和賭博有聯繫更加迷惑了,筆者在看這篇新聞時也是如此。但當我想到“彩票”這個詞就有些釋然了。

彩票從經濟學上來說完美詮釋了賭博的定義,不過生活中似乎很少有人會把這兩個詞掛鉤。因為我們知道彩票募集的資金是用來從事社會公益的,所以即使有賭博性質有關部門還是開了綠燈。其實作為玩家不用過分糾結遊戲的隨機性,只要心中有桿秤就能把樂趣掌握在自己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