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印象 故鄉趣事之十三——趕集

洛寧印象 故鄉趣事之十三——趕集

集市興起於何時,不得而知,在農村,趕集算得上是農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正是有了集市,才滿足了鄉親們生產、生活需求。

上戈的集市逢五一集,也就是說每月的5號、10號、15號......都是街集的日子,這一天有需要購買生產、生活用品的鄉親們,還有需要出售農產品的鄉親們都會到集市所在地——上戈街去趕集。

上戈的集市由四部分組成:服裝市場,菜市場,日用品一條街,牲畜交易市場。基本上滿足了鄉親們的衣食住行。

洛寧印象 故鄉趣事之十三——趕集

每到街集這一天,不管家裡有沒有需要買的東西,大多人都會到街上去轉一圈的,畢竟辛苦勞作了幾天了,去街上轉轉也算是休息一天,放鬆放鬆心情。從早上開始,那條通往上戈街的柏油路慢慢的熱鬧了起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都陸陸續續的集中到上戈街了,住的離街比較近的鄉親一般步行過去;住的離街比較遠的鄉親一般是開著自家的農用三輪車來趕集,善良淳樸的鄉親總是會捎上村子裡其他的趕集人,所以一般去趕集的農用三輪車都是坐的滿滿的。

服裝市場和菜市場做生意的大部分是縣城附近的人,我們稱為下川人,他們一般很早都開著拉貨的車到市場上把攤擺起來;日用品一條街的商戶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有自己的門面,但街集這一天,也需要把商品擺在自家的門口,在上戈這個地方,是不用擔心城管的;牲畜市場以自由交易為主,鄉親們把豬、牛栓在這個地方,等待這買主過來詢問價錢。

洛寧印象 故鄉趣事之十三——趕集

街集這一天,最熱鬧的要數街上那幾家飯館了,村婦做飯,少調無味的,十天半月也見不著葷腥,那些整日裡勞作的鄉親們好不容易有了在外吃飯的機會,便要好好的吃一頓,鄉下的飯店,對其他的要求的比較低,但只要分量足,味道好,生意都會不錯,上戈街的幾家飯店裡賣的飯食種類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燴麵、糊卜、扯麵、牛肉湯為主,鮮有賣炒菜的,大概十一點左右,飯店都該忙起來了,陸陸續續每個飯店都坐滿了前來吃飯的鄉親們,有的人吃的滿頭大汗,有的人吃的熱火朝天,飯店老闆忙的不亦樂乎。

臘月集是最紅火的,由於要購買過年所需的物品,基本上全家都會出動,孩子的新衣服,過年需要的瓜子、糖,對聯,豬肉、粉條......都需要購買。臘月集這一天,原本不太寬敞的上戈街,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

洛寧印象 故鄉趣事之十三——趕集

集市在發揮他應有的功能同時,也發揮了他的衍生功能——相對象。中間人把見面的地點安排在街上,年輕人一般都盛裝打扮一番,如果雙方互有好感,在中間人的撮合下,這對年輕人都會以逛街之名在街上轉,藉機互相熟悉;如果互相沒有好感,也不耽誤接下來的趕集,由於是在街上見的面,少有人知道,受挫的一方也不會因為另一方不同意而怕別人笑話。

去年我回家趕了一回臘月集,感覺沒有原來紅火了,集市上賣的東西品種一應俱全,基本上城市裡有的,在上戈的集上都有,大到摩托車、家電,小到針頭線腦,飯店的生意依舊十分火爆,價格倒是接近了城裡的水平,但分量似乎沒有以前那麼足了。(@明珠湖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