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一生都虧欠盛愛頤

“盛宣懷家族”曾是上海近代歷史上第一豪門家族,盛家老公館佔地一百多畝,僅傭人就接近300人,“盛府”門前每天都是車水馬龍,達官貴人和公子小姐頻繁出入,儼然就是一個現實版《紅樓夢》中的大觀園。

宋子文一生都虧欠盛愛頤

盛家老公館

盛愛頤是“盛氏豪門”中的七小姐,晚清重臣盛宣懷在其56歲那年,與小他22歲的第三位夫人莊畹玉生下了這位千金小姐,盛宣懷在年近花甲之年老來得女,因此對盛愛頤倍加寵愛。

盛愛頤從小就聰明伶俐,其父盛宣懷於1916年去世時,盛愛頤是一個16歲的青春美少女了,已經成為上海灘一道亮麗的風景,非常惹人注目。

盛愛頤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這是一所由外國人創辦的教會大學,同時也是一所貴族式大學,這所大學誕生於1879年,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所現代大學,享有“東方哈佛”之美譽。

上海聖約翰大學使用美國原版教材,並且都是全英文授課,這所大學學費之昂貴,即便是一般中產階級家庭都讀不起這所大學,這所大學曾有一批聲名顯赫的校友,但如今還依然健在的校友卻已經屈指可數了,享譽世界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就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

在盛氏豪門家族第一代成員中,以四公子盛恩頤和七小姐盛愛頤最具有才能和膽識,盛愛頤不但精通英文,而且能畫擅繡,尤其能夠寫得一手好字,儘管盛愛頤外表看似秀美柔弱,但是內心卻堅韌剛烈,可謂是秉持了父親盛宣懷和母親莊畹玉的優秀遺傳基因。

宋子文一生都虧欠盛愛頤

盛七小姐

1917年,宋子文與宋美齡從美國留學歸來,時年僅23歲的宋子文,已經是一位高學歷的“海歸”了,宋子文不但是盛愛頤在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學長,而且還是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這個學歷背景,即便是在今天看來,也依然是高得嚇死人呀。

宋子文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姐姐宋靄齡的引薦和介紹下,受聘於漢冶萍公司上海辦事處,出任漢冶萍公司總經理盛恩頤的英文秘書。

漢冶萍公司全稱為“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成立於1908年,是中國第一代新式鋼鐵聯合企業,是由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三部分組成,當年的鋼鐵產量曾佔全國90%以上,堪稱“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可見其歷史地位的重要。

由於宋靄齡曾在“盛府”當過家庭教師的緣故,與盛府上下都很熟悉,因此宋子文能被盛恩頤任用,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況且宋子文與盛恩頤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友,自然有一種親近感。

宋子文由於工作關係經常出入“盛府”,因此盛家人都對宋子文頗有好感,畢竟象宋子文這樣高學歷的留美青年並不多見,而宋子文竟然也對待宇閨中的盛愛頤產生了愛慕之情,開始想盡辦法接近和追求盛愛頤,並主動擔任盛愛頤的英文教師。

宋子文借授課之機,向盛愛頤大講特將美國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以及好萊塢大片等等,很快就贏得了盛愛頤的芳心,宋子文有才,盛恩頤有貌,可謂是郎才配女貌,真乃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盛愛頤的母親莊畹玉趕緊差人打聽一下宋子文的家庭背景。

宋子文一生都虧欠盛愛頤

盛愛頤(左)與姐妹合影

莊畹玉出身於常州名門望族之家,盛愛頤是她唯一的女兒,一定要給愛女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好人家,但這個下人辦事卻非常不太靠譜,馬馬虎虎粗略打探一番,就回來稟報莊夫人,宋家是廣東人,宋父是教堂里拉琴的。

這個門不當戶不對的消息,令莊夫人十分不快,盛家七小姐怎麼可以嫁給這樣一戶人家,由於莊夫人的反對和阻撓,宋子文從上海被調到漢陽工作,其目的就是為了拆散盛愛頤與宋子文之間的聯繫,宋子文也頗有骨氣,一氣之下辭職,又返回上海從事金融商務活動,也算是與所學專業對口了。

1923年3月,孫中山在廣州平定了陳炯明兵變之後,在廣州成立了陸海空大元帥府,開始四處延攬急需的財政人才,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宋慶齡向孫中山舉薦了在上海從事金融事務的弟弟宋子文。

鑑於宋家與孫中山的特殊關係,宋子文決定前往廣州尋求發展,並遊說盛愛頤一同前往,但盛愛頤沒有勇氣和膽量脫離“盛氏豪門”家庭,其高貴身份也使她不可能隨宋子文私奔,一對恩愛戀人就此天各一方。

宋子文剛到廣州時,初任大元帥府秘書之職,不久就開始奉孫中山之命籌備中央銀行,宋子文利用所學專長,引入近代西方貨幣銀行理論和相關制度,主持制定了《中央銀行條例》和《中央銀行組織程序》,當中央銀行於1924年8月2日宣佈成立時,孫中山任命宋子文出任中央銀行行長。

痴心女子負心漢,儘管盛愛頤還在苦苦等待宋子文,但宋子文卻於1928年迎娶了富商之女張樂怡為妻,原本宋子文也是苦戀盛愛頤的,因此也是長時間單身一人。

宋子文在廬山選址為母親倪桂珍建造別墅時,與小自己13歲的張樂怡相識,張樂怡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宋子文被其吸引,很快就迎娶了張樂怡,而忘卻了一直苦苦等待他的盛愛頤,這也是宋子文終其一生都有些愧對盛愛頤的原因吧,因為宋子文給他的三個女兒分別取名為宋瓊頤、宋曼頤和宋瑞頤,這其中所蘊含的深意,已經不言自明瞭。

盛愛頤得知宋子文另有所愛時,為此傷心不已而大病一場,已經是32歲大齡剩女的盛愛頤,不再相信所謂的愛情,在家人的勸慰和開導之下,於1932年匆匆將自己嫁給了表哥莊鑄久。

宋子文一生都虧欠盛愛頤

盛愛頤

莊鑄久是母親莊夫人的內侄,世道滄桑鉅變,當年莊夫人嫌棄宋家地位底下,而如今宋家則是中國第一富貴之家,莊夫人如果地下有知,可能連腸子都悔青了。

盛愛頤嫁給莊鑄久之後,夫妻倒也平等相待,夫唱婦隨,舉案齊眉,琴瑟和諧,育有一雙兒女,男孩叫莊元端,女孩叫莊元貞。

盛愛頤與丈夫莊鑄久過著平靜的生活,盛愛頤不願再與宋子文有任何瓜葛,儘管宋子文權勢已經如日中天,並且成為皇親國戚,盛愛頤也絕不去糾纏宋子文。

1927年秋,盛愛頤的母親莊畹玉剛剛步入花甲之年就因病去世,盛氏家族頓時失去了“精神領袖”,自從盛宣懷去世之後,是莊夫人撐起了整個盛氏家族的產業。

當時莊夫人遵照盛宣懷的遺囑,以盛氏遺產的半數,共計580萬兩銀子,成立了名為“愚齋義莊”的基金會,規定不動本金只用利息,以用於家族事務和慈善事業,試圖以這樣一種方式,維持“盛氏家族”的可持續發展。

在商討繼承這筆家族遺產時,按照以往傳統,大多主張由“盛府”男丁繼承,遂引起家族內部紛爭,盛愛頤拿起了法律武器,以維護自己的遺產繼承權。

1928年,盛愛頤將自己的三個哥哥和二個侄子告上法庭,按照民國法律之規定分割並繼承遺產,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討回公道,這就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婦女維權案件,因其社會意義重大,因而此案轟動全國。

當時的社會輿論和社會道義已經完全傾斜於盛愛頤,而法院的判決也以盛愛頤勝訴而告終,原本豪門訴訟案件就足夠吸引公眾的眼球,因此盛愛頤在社會上的名聲,也是如日中天,在時尚和摩登的上海灘,盛氏豪門七小姐之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盛氏豪門七小姐盛愛頤和八小姐盛方頤各自贏得了五十萬大洋的遺產,盛愛頤並沒有將這筆遺產存入銀行,以期獲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而是用這筆鉅款投資上海娛樂界,修建了上海百樂門舞廳,盛愛頤也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個涉足娛樂業的女企業家,這一切完全都是承襲了盛宣懷和莊畹玉的遺傳基因。

宋子文一生都虧欠盛愛頤

左起:盛方頤、盛關頤、盛愛頤

今天,我們經常在描寫上個世紀三四十代上海影視劇中看到的百樂門舞廳,就是由盛愛頤與他人共同投資入股修建的,董事長顧聯承與盛家也有很近的親戚關係,百樂門舞廳是一家股份公司,由數個股東組成董事會,所有股東只是每個人所持股份不同而已。

百樂門舞廳由“楊錫鏐建築事務所”建築師楊錫鏐主持設計,楊錫鏐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舅舅,1922年畢業於上海南洋大學土木工程科,是當時頗有名望的建築設計師,楊錫鏐當時設計了好幾個方案,最終選定了一個方案,由陸根記營造廠承建施工。

百樂門舞廳建築佔地930平方米,3層總建築面積255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觀具有西方近代前衛建築風格,造型新穎別緻,頂部建有一座9米高漸收式柱型玻璃塔,塔面由180塊雕花玻璃組成,線條簡潔流暢,塔頂旗杆更增加了建築氣勢。

二樓大舞廳長40米,寬20.7米,中間無立柱,彈簧地板用汽車鋼板支託,跳舞時會產生晃動的感覺,屋頂四周布有通氣孔,每間隔10分鐘啟閉一次,以調節室內空氣,還有18000多盞照明燈可供調節照明。

百樂門舞廳施工期只有9個多月,於1933年12月初竣工,12月14日正式慶典並營業,時任上海市市長吳鐵城親自出席剪彩儀式。

百樂門舞廳由此成為上海地標性建築,也被稱為“遠東第一樂府”,這座前衛建築全部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即便在上海萬國建築中也是獨領風騷,不但讓國外建築師對中國人刮目相看,而且也增加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

宋子文一生都虧欠盛愛頤

上海百樂門舞廳

盛愛頤還致力於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她在其父親盛宣懷創辦的上海交通大學擔任校董,曾將盛家“愚齋”藏書樓的十多萬卷珍貴藏書,全部捐給了上海交通大學和她的母校上海聖約翰大學。

1949年,在新舊政權更迭之時,盛愛頤一家選擇留在了上海,居住在淮海中路愉園小區一幢三層小洋樓裡,盛氏家族名下的企業、房產,在經歷1956年公私合營之後,都被沒收歸於國有,只能按季度領取一定的利息,只有蘇州留園中的“盛氏祠堂”得以保留,究其原因是有人說不能沒收人家的祖宗。

在講究階級鬥爭的年代裡,盛氏家族之名不再是耀眼的光環,而是一種深深刻上烙印的恥辱,永久地籠罩在頭頂上,並只能屈辱地苟活,而且別無他路。

盛愛頤的兒子莊元端1957年被打成右派,女兒莊元貞1958年從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後,被分配到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校教書,而丈夫莊鑄久則被莫名其妙地打成歷史反革命。

當“文革”爆發之時,盛家再一次遭遇劫難,家中曾數次被抄,家中凡是值錢的財物皆被搜刮殆盡,盛愛頤與丈夫莊鑄久也被掃地出門,被趕到五原路上一棟房子的汽車間裡居住。

當莊鑄久病逝之後,只有盛愛頤一人孤獨地在上海生活,由於她經常在弄堂口曬太陽或是納涼,上海名媛的風度還是掩飾不住,成為上海弄堂口一道靚麗的風景,過往的人們經常要多看一眼這位與眾不同的老婦人,或者向周圍的人打探一番,以滿足獵奇心理。

宋子文一生都虧欠盛愛頤

上海名媛盛愛頤

女兒莊元貞之所以能從福建被調回上海,還多虧親戚聶其璧仗義執言,聶其璧曾帶著盛愛頤母女勇闖上海市委統戰部討要說法。

調回上海的莊元貞,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工藝美術師,而盛愛頤的女婿周荷生則是教授級雕塑大師,曾出任上海工藝美術學校校長。盛愛頤兒子莊元端的右派問題也最終得到解決和平反,不久就離開大陸到美國尋求發展。

1983年,盛氏豪門七小姐盛愛頤的生命也即將走到了人生終點,在其患病期間,身在北京的宋慶齡還曾讓其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專程從北京趕到上海來探望他,這也許是宋子文生前所做的委託,在宋子文的內心深處,應該始終虧欠盛愛頤一個道歉,如果不是他當年的背信棄義,也許盛愛頤的人生將是會另外一種結局吧。

盛愛頤遺骨被其子女安葬在蘇州郊區的一座山上,從那裡可以俯瞰到蘇州城內的留園,盛氏家族的祠堂就在那裡,那也是她生前經常去的地方,她可以在這裡經常回憶自己前半生的豪門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