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大」的李靜和她的「小而美」星創投|鈦媒體獨家

“大姐大”的李静和她的“小而美”星创投|钛媒体独家

著名主持人,東方風行傳媒、星創投創始人 李靜

【鈦媒體 2018 科技生活節,正在火熱搶票中!】

在以男性主導創投圈裡,女性投資人要麼得披上快且狠的“女漢子”鎧甲,要麼背後依靠強大機構做支撐。

而連續創業者李靜卻自成一派。

李靜曾兩次踩對了趨勢和節點,在民營電視節目製作的黃金時期,她離開央視創辦東方風行傳媒,親手打造了《超級訪問》《非常靜距離》和《美麗俏佳人》國民影響力級別的節目,個人品牌開始彰顯;在中國創投處於爆發前夜時,孵化出“獨角獸”公司樂蜂網,成為當時國內最頂級的美妝電商品牌。

每一次,她都恰逢其時的出現。

2015年,創業者李靜開始做投資。兩年後,她結識了她在投資事業上最重要的夥伴——對於時尚與投資都堪稱專業的賈軼薇一拍即合,正式成立了星創投基金。而易到用車周航、航班管家 CEO 王江等明星級企業家朋友,成為了她獲取投資靈感的後備團。

一級市場上,明星作為LP的基金越來越多。星創投同樣定位在連接藝人、投資者和創業者的橋樑,更在2017年因“連咖啡”這樣的明星項目而被一級市場所認知。

但此時的李靜,低調的把自己稱作“投資行業學習者”。

“學習者”李靜,如何從五年前的“美妝大戰”到最近捲入風口上的“咖啡大戰”?她如何去教育身邊“賺錢相對容易”的明星們,關注創投市場並嘗試價值投資的?鈦媒體獨家對話李靜,故事很多,答案請自尋:

拉明星們來當 LP 是一種什麼體驗

當熱錢開始燒到了文娛行業,最直接的反饋就是明星的身價的暴漲。

但是,與這些年影視明星收入一浪高過一浪的境地不匹配的是,這些天賦在演藝事業,且生性浪漫追求藝術表達的群體,運作這批資金的方式,無外乎就是“存錢、買房、開火鍋店”這三種。

“明星做餐飲呢,其實大部分都是虧損的。因為我們既不喜歡進後廚,也不喜歡看賬本。”李靜也陸陸續續投資過一些餐廳,但到最後都顆粒無收,她意識到這可能不是一種適合明星的投資路徑。她在思考,這些年從主持人過渡到創業者,加上之前的一些財富積累,是不是可以帶著好姐妹們做點事情?

娛樂圈雖一直在暴露在舞臺聚光燈和大眾視野內,但是實際上是一個相對封閉圈子。明星們往往不太相信陌生人,圈外人與他們要錢肯定吃閉門羹。

多年來一步一腳印在圈內外摸爬滾打,李靜的圈內好友看得到她的變化,也非常信賴她。

李靜的朋友圈很多元,有明星、投資人還有大把的創業者,

“朋友們買保險,都還沒有十分看懂,只要誰買了,大家信任這個人,就全去買了,一買就是五年!”李靜說。她多年的職業生涯告訴她,明星是一個特殊的物種,“‘信賴’,這兩個字非常重要。”

一旦信任達成,明星們就會扎堆,甚至會無條件給予信任,“溝通成本很低”是李靜總結出的另一個圈層特質。

2014年,李靜從電商大戰撤退,把樂蜂的大部分股票賣給了唯品會。

時隔四年,她向鈦媒體坦言,從前賣節目、賣廣告、到賣化妝品,覺得自己天生就是一個賣東西的高手,對消費行業天生敏感,但之後她也一度非常失落,

“深怕自己離所熱愛的事業要漸行漸遠了”。

一次飯局把她從失落中拉回了李靜本人。“你人緣好,又蠻有號召力的,不如帶著我們做一個基金,你投的項目我們都跟。”朋友提醒她。

於是,2015年下半年,李靜攢來那英、蔣雯麗、梁靜、戴軍等娛樂圈明星好友,註冊成立了“星創投”。同時吸引了來自創投圈最為給力的支持者,包括周航(易到用車創始人、現投資人)、連長(即王江,航班管家創始人、天使投資人)等互聯網大佬,紅杉資本和鐘鼎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也作為重要出資人加入進來。

李靜充分發揮了“聚人”的能量,除了王江、周航這樣的實戰型投資夥伴,還找到了投資總監賈軼薇——曾在大型國有基金擔任重要項目操盤手,浸淫在商業地產和消費領域多年的專業投資夥伴。

星創投低調運轉的兩年,李靜通過找項目、發掘項目盤活了媒體人時代激烈的娛樂圈資源、電商實戰中集聚的創投圈能量。李靜在採訪中告訴鈦媒體,星創投於她的意義是“找回了從前的自己”。

明星來做 LP(有限合夥人),決定了這一類早期基金的特質。

明星 LP 們有強烈的意願去分享項目和資源,但較少過問具體項目的操作和進展。李靜會從專業角度建議他們呢,投資不像“開火鍋店”,“別光只是把錢放進去,你們倒也是學一學。”

李靜常常把娛樂圈和創投圈兩撥人攢在一起,研究項目也好,聚會聊天也罷,雖然雙方可能並沒有完全聽懂對方表達的意思,但是截然相反碰撞讓李靜覺得很有趣,也很有價值。

星創投所投過的公司,即便佔股不多的項目也比較喜歡拿“李靜”對外做品牌背書。她並不反感於此,反而覺得這是個人價值的一種體現,她認為,幫忙和分享,這就是自己的個人特質。

“這個市場上不缺錢。星創投希望給到創業者除了錢以外的價值,這個價值並不是明星流量曝光的價值,而是她這幾十年在品牌、傳播、人脈和經驗的積累。”李靜說。

“大姐大”的李静和她的“小而美”星创投|钛媒体独家

李靜的老搭檔戴軍是連咖啡的天使投資人。星創投在2014年10月以A輪數千萬人民幣進入,2018年3月,連咖啡宣佈完成了1.58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啟明創投、高榕資本。

做了多年節目製片人,李靜在明星圈子號召力十足,如今的“星創投創始人”李靜只要有機會見到老友,就會打開“連咖啡”服務號,叫兩杯外賣來的“冷萃美式”或“莫吉托”,一起分享。

但她知道凡事有界限。“我不會說,因為你是 LP、你就給我端著這杯咖啡,LP 只是給你錢的(那一個)。我們也做其他基金的 LP,沒人規定我們‘必須幹嘛’。”

“所以我要把這個局攢成一個乘法。”李靜將投資心得總結為這樣一句話。

影視劇組有一條不成文規矩,拿片酬最多的藝人要給全劇組買“水”,李靜就主動把咖啡送到了《中國好聲音》節目錄制現場,還送到了顧長衛和張藝謀的劇組——以朋友的名義。

後來,那英主動拍了一張附帶咖啡杯的精修照片給了李靜。初步嘗試效果超出預期。

在李靜的建議下,連咖啡計劃在今年7月在橫店專門成立一個公司,專門有人將飲料送達劇組。這樣小小的一個突破口,可能會形成幾千萬的商業價值。

一支“小而美”基金的自我修養

投資人大概是這世界上最勤奮的物種,中國二十多萬基金從業者每天在飛機線上搶時間、拼速度,李靜表示同感,“專業投資人的生活方式,成天揹著雙肩包,飛來飛去看項目。”

“但這不是我追求的。”李靜很清醒,她知道追求大規模需要超出能力的付出。“原來都是談什麼小而美的生意,基金是不是也可以小而美呢?”

不過,李靜所謂的“小”不是指的體量小,而是要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

定位在早期投資的星創投,目前的項目以跟投為主,主要投資方向為新消費、新媒體、母嬰及早教內容類。在已經披露的投資成果中,除了連咖啡,罐頭視頻、miss candy 指甲油、LOOK app、寵舍匯、吳瓊瓊等都屬於比較小體量的項目。

其中的邏輯也很簡單。

“星創投的LP是明星,這些是明星和女性天生比較敏感的領域;相對於其他類目,與消費相關他們比較容易看得懂。”此外,明星們的“帶貨”能力,可以直接影響到他們周圍的人。

“美”則指的是“要能賺錢”,形成自己獨特的口碑。

在星創投成立了一年之後,團隊年終總結,李靜意識到,當前階段基金沒有太多利潤可言。“感覺是在幫別人掙錢,都是幫LP掙錢了,還不如走秀掙的多。”

這其實和中國大多數明星的投資心態接近。明星賺快錢多,對於項目投資這種“慢生意”不一定能充分理解。

在團隊中,李靜最能理解 LP 心裡想什麼。她向鈦媒體回憶,在創辦樂蜂網擔任CEO時期,“一直都要求財務總監做兩份報表,一份給股東看,一份給我看。”

李靜總是自稱自己為“投資學習者”,然而,李靜轉身投資的起點並不低。

李靜多年的訪談節目主持人和製片人的經驗,“看人夠準”,因此,相對於大多基於數據和模型的投資方法論而言,李靜在投資這件事上,把她更為感性的一面發揮到了極致;同時,李靜自己曾連續兩次創業,在商業邏輯上有足夠深的洞見。

在做投資這件事上,“我的直覺和我的資源”是李靜的兩件法寶。

在早年被迫融資到完成交割的過程中,李靜見過三、四十個投資人,其中包括專業投資機構如紅杉資本、帶寬資本,以及沈南鵬、包凡這類中國頂尖的投資人。

好奇心和學習力,讓她從中摸到了“門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打法。做藝人、做主持人,再到做投資,都像模像樣,憑什麼?

“因為我特別好奇,我能夠快速用我的方法論去了解這個行業。我特別喜歡做決定,這點特別不像大多數女的,磨磨唧唧,我膽兒非常大。”

風口輪轉的投資圈,李靜也要快速學習。在決定投一個項目之前,李靜會花很長的時間與創始人聊天,聊他們的成長經歷,並關注他們的人格特質。基於人的瞭解,去判斷他與他所從事的行業是否匹配,最終推算成功的可能性。

每天見大量的創業者,李靜表示,“最不喜歡曬創業的人,表演型的創業者。我認為創業是一件特別孤獨的事情,老子是要去幹的,不是要表演自己的。!”

李靜把世界上所有的行為都歸結為心理學和行為分析學,“所有的事情都是對人性的挖掘和洞察。”李靜說。

李靜跨入投資的時間,同十年前的創投環境已經大變樣。作為“曾踩上風口”的人(創辦“樂蜂網”),李靜卻總是笑笑回覆說,“我們那撥(創始人)的智商只有你們的 70%,但是我們的成功性可能性比你們高50%,因為我們的對手少。”

眼下這一撥創業浪潮,競爭更為激烈,“起點就都是高級團隊,整體團隊都在增強,趕超你是分分鐘的事情。”

因此,“在準確的節奏裡去完成事情”成為李靜對於被投項目的原則性建議。在投後管理中,李靜會給項目團隊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並且把更多精力花在“給資源”上,而很少干涉其業務決策。

星創投投資總監賈軼薇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也印證了同樣的價值觀——“幫忙不添亂”。“做到這一點其實挺難,但我們絕對不會在決策上插手創業項目,但會在投機管理中給出專業的建議。”

一場似曾相識的戰爭:活最久才是贏家

“咖啡大戰”,是從事投資以來李靜遭遇的第一個挑戰。

今年年初,專注在零售和外賣的瑞幸咖啡,在咖啡市場的高調進攻,瘋狂補貼,放出了“燒光10億也要佔領市場大份額”的挑釁。

作為連咖啡的投資人,李靜嗅到了某種似曾相識的硝煙味。不斷有人轉發瑞幸的媒體報道給她,“問我怎麼看?”

5月3日那一天,她坐不住了,在朋友圈發文,以投資連咖啡品牌的“局外人”身份發表了評價,連用三個感嘆號:


“第一,你的團隊如果沒有在競爭中打過仗,根本談不上是一支真正實際意義的團隊!

第二,要感謝競爭對手,每一次跟對手交戰,就是一次團隊打雞血、造血能力加強的時候,比花錢請外面的公司好使!

第三,品牌之所以成為品牌,是消費者烙印,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我不認為品牌就是純粹靠規模取勝的,星巴克也不是隨便可以打敗的,品牌產品性能和消費者情感締結都是累積,不能拔苗助長!”

“大姐大”的李静和她的“小而美”星创投|钛媒体独家

2013年3月,新年剛過,聚美優品與樂蜂網的電商大戰:從脅迫供應商“二選一”到聚美流量過大導致宕機,虛虛實實令用戶無暇分辨。而兩家網站擁有同一個投資者——紅杉資本。雖然雙方否認,但此舉曾引發業界認為其“聯手炒作”的質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巧的是,李靜在美妝電商大戰時期就“打過仗”,“那一次是和聚美優品的陳歐嘛。”

覆盤上一次“打仗”,經驗大於結果本身。李靜告訴鈦媒體,“與聚美打戰,別的我不說,首先我們雙方都獲益了;其次,打戰是階段性的,最終企業好不好要靠自己。”

所有人都把連咖啡和瑞幸放在一起做對比的時候,李靜卻認為,“這可能是一件好事情”。

李靜在行業輿論當中保持了冷靜。她把這一次小範圍的作戰看作是“品牌之間的競爭”,而非當年樂蜂和聚美的“渠道大戰”。在她看來,當年的渠道大戰是一場零和遊戲;而咖啡的競爭,不會打出一個你死我活的壟斷局面。

品牌打仗靠什麼贏?“誰活得最久,就能活到最後。”李靜告訴鈦媒體。

星創投的眼中,連咖啡“還是一個小學生”,還沒有到非要打掉誰的階段。目前的這個生長中的小學生,“應該向國際公司學習品牌經驗,同時,向中國公司去學習怎麼做一個社會人。”

不只是李靜,星創投的團隊們也為此焦慮過。“但我們焦慮的不是‘補貼大戰’,而是怎樣才能讓團隊保持連續不斷的研發和創新能力。”投資總監賈軼薇在評價競爭時告訴鈦媒體。

在賈軼薇看來,好的品牌一定是“與消費者有情感連接的”。連咖啡在品牌上的不一樣體現在“產品做得足夠輕”,同時,還基於社交的場景開發了許多與社交和積分遊戲類的功能。“悄悄塞一張咖啡券給某朋友”,這就是項目理解的所謂“情感消費”。

而李靜眼中這個新品牌,“不想只成為一個簡單的飲料公司,而是期望成長為依靠算法去‘研發新產品’的咖啡品牌。”

善用競爭,不怕對手,對於“大姐大”李靜和“小而美”的星創投,這一切才剛剛拉開序幕。(本文首發鈦媒體,採訪、作者/李程程,編輯/蔥蔥

—————————————

從創業者李靜到投資人李靜,一直超級忙碌

但她卻是圈內有名的“全能媽媽”

她曾經分享過:

“這麼多年工作這麼忙,我卻沒有落下任何一個暑假對女兒的全程陪伴……”

李靜到底是怎麼成為全能媽媽的?

這一次,鈦媒體把她請到了科技生活節現場

做一場創投版《拜託了媽媽》

劇透一下:

這次不是李靜擔綱主持人

她的身份變為嘉賓

要在現場接受另一位著名辣媽——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的挑戰

“大姐大”的李静和她的“小而美”星创投|钛媒体独家

7月28日上午,三位最美全能媽媽李靜、趙何娟和郅慧將組成辣媽三人團

同臺出現在2018科技生活節。

辣手著文章、敢想敢幹的趙何娟、趙公子反串主持人

對話機智幽默、氣場十足的李靜

和知性、目標感十足的郅慧

她們將達成哪些關於美、關於生活方式的最高共識?

一起來感受創投圈“她”力量

敬請期待現場版的《拜託了媽媽》

“大姐大”的李静和她的“小而美”星创投|钛媒体独家

2018鈦媒體 T-EDGE 科技生活節

即將登陸北京!

這場 有料/有品 的科技嘉年華,

以 “打敗無聊/無趣”為口號,拒絕盲目胡玩的瞎逛瞎看,

我們邀請了100+位世界級前沿領袖,3000+名核心科技生活家,

包下了798裡面的一棟3層“廢墟空間”,

打造了8大全新故事場景,50+個現象級時代話題,

10+個跨界能量交換場,1000+鈦空科技潮品SHOW……

前所未見的“科技邊界”和觸手可及的“生活宇宙”,

就等你了!

點擊鏈接或掃描海報二維碼報名

http://www.tmtpost.com/event/t-edge/2018summer/?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