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在京啓動

由國務院食安辦等19個部委主辦,經濟日報社支持,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中國經濟網承辦的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主場活動上午在京舉辦,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地方政府、新聞媒體、社會團體等各界代表參會。隨著主場活動的成功舉辦,今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正式拉開了帷幕。

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

加強監管 構築食品安全堅實底線

據瞭解,本屆宣傳週以“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堅持以德法並舉保障食品安全,樹立誠實守信的道德標杆,以改革創新深化市場監管,營造社會各界人人參與、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

張茅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黨組副書記張茅在主場活動的致辭中指出,讓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離不開構築食品安全堅實底線。在新的歷史時期,食品安全事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肩負著重大使命。他指出,食品安全責任重於泰山,要將科學監管和社會監督有機結合,深入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許昆林

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在發言中介紹了近年來上海市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上所採取的積極措施和先進成果。許昆林表示,上海市在市場監管體制改革上先行先試,堅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多舉措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嚴防嚴治 食品安全監管成果發佈

在主場活動上,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最新的食品、農產品、進出口食品監管執法信息和工作成果。公安部發布了食品安全執法成果和典型案例。

廣德福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在會上指出,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農業農村部將2018年確定為“農業質量年”,並於一、二季度開展了兩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顯示,上半年總體合格率為97.1%,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繼續穩中向好。

畢克新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負責人畢克新表示,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做好進出口食品安全的關鍵之年。作為進出口食品安全的監管部門,海關總署堅持源頭嚴防、堅持過程嚴管、堅持風險嚴控,著力打造進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積極構建現代化進出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

張晉京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稽查專員張晉京在會上公佈了廣東廣州鍾某、林某等製售非法添加藥品等7個典型的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案件,並指出,食品保健食品消費欺詐和虛假宣傳“坑老”問題比較突出,社會反映強烈。據瞭解,截至2018年6月,各地共查處違法違規案件2.9萬餘件,貨值金額15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8200餘名。

李京生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表示,2018年上半年,各地公安機關破獲食品安全案件65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萬餘名,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120起全部告破,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有效維護了食品安全。其中,北京網絡送餐危害食品安全系列案等十大案件比較典型。

多方共治 營造尚德守法良好氛圍

陳君石

“十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取得重大進步,但溝通交流和科學傳播不夠,導致消費者缺乏信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食品領域的專家和主流媒體需要主動出擊,共同努力,用科學的聲音佔領輿論陣地,有力打擊謠言,並通過科學傳播和普及來提高公眾知識水平。

張彥明

狗不理集團負責人張彥明在發言中表示,誠實守信對企業特別是百年餐飲品牌企業來說就是生命線。“當前食品行業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斷豐富,新業態新競爭不斷湧現。狗不理將與時俱進,以工匠精神打造食品安全和品質信譽,為民族品牌增光添彩。”

李晶晶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央電視臺記者李晶晶在會上表示,新聞媒體作為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特殊一員,能夠起到連接政府、市場、社會的重要的橋樑紐帶作用,對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營造尚德守法社會氛圍至關重要。當前,主流媒體不斷加強新聞報道傳播的規範,對謠言說“不”的判斷力大幅提高,經過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公眾的科學素養也有了很大提高。

尹玉泉

作為消費者代表,“西城大媽”尹玉泉認為,保障食品安全,不能僅靠政府監管,還要靠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尤其是充分發揮消費者的監督力量。“消費者發現不安全食品應及時主動投訴、舉報,履行社會監督責任。希望每個消費者都能成為政府監管的好幫手,鋪就一張食品安全監督‘網’。”

據瞭解,今年的全國食品安全周活動異彩紛呈。其中,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指導的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食品安全“進萬家”、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等十二個國家層面重點活動將陸續開展。此外,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中國科協等十二個部委將在7月18日至29日間開展主題日活動。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