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叫「含笑九泉」,什麼是「九泉」呢?

“九泉”一詞的背後卻融合了我們傳統的民間宗教、道教和佛教等一系列思想。

瞭解這個詞,恰好也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融合性有多強。

在古人看來,人死不是消失而是去另一個地方

很多人認為,九泉這個詞好像應該來源於佛教。其實,並不是。
人死後叫“含笑九泉”,什麼是“九泉”呢?

要想了解“九泉”,我們要先從黃泉這個詞說起。

其實,黃泉這個詞的來源簡單。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

在以前,古人喝水都需要打井。我們知道,因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陝西、河南等地都是黃土,所以井水出來之後,顏色偏黃。人們就習慣把地下的泉水稱作“黃泉”。下面來劃重點。

那麼,黃泉怎麼和死後的世界出現了聯繫呢?

這就要涉及到中國的陰陽學思想了。在古代,人們講入土為安。所以,人死之後要下葬。

在古人看來,人死並不是消失,而是去到了另一個世界。
人死後叫“含笑九泉”,什麼是“九泉”呢?

人的身體是陰陽和合的產物,人的死亡,其實就是陽氣耗盡,只剩下陰氣。陰氣下沉,就落入黃泉之中。因此,黃泉就用來指代人死後的世界。

那麼黃泉,又是怎麼變成九泉的呢?

九泉和九州有密切的關係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的典籍《尚書》中,有大禹劃分九州的說法。
人死後叫“含笑九泉”,什麼是“九泉”呢?

當時的古人認為,中國是由九個州組成的。那麼,九個州,每個地方就應該有一個泉,就變成了九泉。

在中國古代文化傳統裡面,九是至大至極之數。

《素問》裡面記載:“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九泉與佛教和道教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先來看道教的影響。漢代時期,道教興盛,於是就出現了陰曹地府的思想,人死之後就進入陰曹地府,地府中會有官員對你進行審判。

你做好事,有可能會成為神仙,如果好事做得不夠,你雖然也是進入陰曹地府,但是你不會受苦,還會和你在陽間生活沒什麼區別。

我們現在說“含笑九泉”,就是以此而來。

如果你在陽間窮兇極惡,那麼就要遭受懲罰。這個時候,九泉就有了分別,有好與壞之分。

十八層地獄:九泉說法的細化那麼,佛教又如何影響了九泉的思想呢?

原來,佛教傳入之後,在道教的基礎上,又對陰曹地府的思想進行了發展,出現了地獄的說法。
人死後叫“含笑九泉”,什麼是“九泉”呢?

我們現在說,“十八層地獄”就是佛教提出的。十八層地獄的出現,要比陰曹地府和九泉的思想更加完善也更加細緻。

它依據你在世的果報,分得更加詳細,刻畫的地獄場景也更加形象,更能震懾人心。

不過,我們現在,十八層地獄、九泉等幾乎可以通用。但是,它在歷史上確實柔和了不同的信仰傳統。

後來,九泉的說法在唐代詩人的作品、明清小說中多次出現。比如,崔珏在《哭李商隱》詩中說:“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西遊記》裡在提及九天元聖的時候,天尊說:“我那元聖兒也是一個久修得道的真靈:他喊一聲,上通三聖,下徹九泉,等閒也便不傷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