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鎮 多舉措狠抓黨建工作助脫貧

近年來,信義鎮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抓住開展“基層黨組織整體提升年”活動的有利契機,著眼於解決黨建與脫貧攻堅融合工作,為如期實現脫貧摘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狠抓黨建主體責任落實。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一是建立黨建工作清單制度,鎮黨建辦根據年度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建立各支部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並制定逐月工作安排表,明確重點任務、時間節點,實行掛牌作戰,確保按月逐項完成;二是建立黨建包聯指導制度,結合鎮幹部包村和分管工作,確定每名領導班子成員包聯2個基層黨支部,每週至少到聯繫點現場指導2次;三是建立黨建例會制度,鎮黨委每月召開一次黨建例會,研究確定黨建工作重點,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協調會,著重解決3—5個具體問題,全面提高黨務工作水平;四是建立激勵獎懲制度,開展黨建和脫貧攻堅每季檢查評比活動,對每次評為一類的黨支部獎勵5000元,對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建制度不規範、不主動的農村黨支部書記,與績效工資掛鉤,扣除績效積分,對於“基層黨組織整體提升年”活動開展效果不明顯的,及時進行提醒、函詢、誡勉和談心談話,情節嚴重的,給予黨政紀處分。

狠抓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提升。按照區委“基層黨組織整體提升年”活動的安排部署,重點抓好集中整頓、規範建設、品牌創建三項工作,推動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提升。一是集中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針對陽石、德崗2個軟弱渙散黨支部,鎮下派第一書記掛職整頓,分別投資60萬、20萬元改造村級活動陣地,開展“六必談”活動,從嚴從實黨內生活,確定公示德崗村委委員3名,後續選舉產生村民代表和村務監督委員會,解決村委換屆遺留問題。二是加強支部規範化建設。選強配優村支部班子,採取“下派幹部、引進能人、引進賢人”等辦法,調整撤換西華鎮、馬家溝等村黨支部書記,配齊配強支部班子;推進村黨支部“評星定級、晉位提檔”工作,建立18項考核評價指標,對村黨支部進行百分制考核;打造“六有”村級活動場所,按照特色小鎮整體規劃,全鎮統一佈局、統一設計、統一打造;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6項黨內組織生活制度的落實,包片領導、包村幹部全程參與並指導所包村開展各項黨內組織生活,有力推動支部規範化建設。三是打造特色品牌,發揮典型引領作用。結合“五個好”農村黨支部創建工作,在完善歸化、新山灣品牌創建的基礎上,確定任家溝、小神頭、永紅、王村為示範點,按照“六有”標準,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示範點打造黨建品牌,積極創建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引領帶動全鎮形成學標杆、創品牌、促提升的良好氛圍。

狠抓黨員教育管理。一是實施素質培訓工程,充分利用鎮黨校教育培訓主陣地,聘請優質講師,每季度對農村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進行為期三天的精準培訓,培訓內容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黨的建設等,全面提升幹部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業務工作水平;二是推行黨員積分制考核管理,從參加黨內活動、遵紀守法、自願服務和履諾踐諾等方面進行百分制考核,每半年進行一次總結評定,劃分星級等次,嚴格獎懲兌現;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結合每月16日主題黨日,開展“黨在我心中”、“我為美麗鄉村做貢獻”、“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黨員評選等活動,在全鎮推行“七個一”入黨紀念日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心得交流會、“傳承好家風、爭當文明戶”評創活動。倒逼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充分發揮,激發黨員內生動力。

狠抓黨建脫貧互融互促。一是抓“三支隊伍”管理,健全完善駐村幫扶幹部考核細則,按照一月一清單、一月一培訓、一月一例會、一月一督導、一月一考核“五個一”管理辦法,建立日常管理長效機制,對工作不力、作風漂浮的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嚴肅問責;二是抓脫貧模式創新,實行“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黨支部+能人+貧困戶”“黨支部+電商+貧困戶”“黨支部+黨員+貧困戶”等脫貧模式,實現黨建與脫貧攻堅互融互促;三是抓集體經濟“破零”,通過企業幫扶、產業帶動、能人引領、土地流轉等形式,發展光伏發電、特色養殖、特色農業、物流產業和裝配園區建設,積極拓寬壯大集體經濟的路徑,四是抓鄉村旅遊脫貧,利用打造“特色小鎮”名片,通過創優旅遊發展環境,黨員帶動貧困戶,信念與科技雙教育,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建成別具特色的王村農家樂、嚴村體驗式採摘園、歸化實景劇、千年水上漂流和新山灣少年宮系列遊等基地,大力實施旅遊脫貧項目,助力全區脫貧摘帽。王燕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