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最新「春秋筆法·獅子吼」作品展,爲何受到那麼多人追捧?

驚龍軒


其實曾翔還是蠻難得的,也蠻勇敢的,他在傳統書法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幾十年,本身已經有了相當的功力,如下圖其臨寫碑帖,都可以看到出是好手,老手,高手。一般的人還真打馬追不上哈。

作為一個在傳統書法領域一直苦修,然而又生命力旺盛,抑制不住創作激情的人來說,他應該是感覺到這樣繼續下去會難以突破,所以才想另闢蹊徑,看能否再闖出一條,能否重新獲得新的藝術生命,能否拯救和開拓自己,看能否將新時代的思考和元素融和其中,這其實是正常的。在中國書法圈子,其實就有那麼幾個和他一樣的人,如被大家詬病的王冬齡、王鏞。


其實,大家不用動不動就炮轟,說別人作秀,或者是傻子,二百五,因為對於這條道路,他們自身是很清楚其風險和機遇的,風險是可能聲名掃地,摔的粉身碎骨,機遇也在於,他們可能因此而成為開宗立派,成為有大成就,大境界之人,可能書法的新天地,是宇宙也因此而開。


我們先不管其未來結局如何,但其選擇的道路其實還是值得尊敬的,是不應該被大家如此貶低的。我們應該尊重藝術家的勇敢的探索,尊重其全新的思考,應該從藝術本身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的角度去看待,應該給予理解和包容。


再說,醜書本身也是個假命題,美醜哪裡有絕對的界限啊,美醜哪裡能代表藝術的全部啊?這從來都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關係,從來都是在鬥爭和博弈中尋求平衡,尋求偏倚,尋找其層次性,結構性,複雜性,尋找思想表達的融和,尋找時代訴求的聯姻,也正是因為如此,藝術才會有生命力。


傳統書法本身是無需故作清高的,也是無需閉門塞戶,排除異見,刻舟求劍的。它可以很包容,很多元,很多樣,可以從中去生長現代藝術,也可以生長出帶有科技感設計感的東西,甚至還可以生長出不同的倫理,不同意識形態,嵌入到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精神構造之中。


我一直認為,書法的營養,書法的哲學也應該這樣去延伸和拓展它的疆域與宇宙,這並不違背書法的精神與內核,相反是更深的更多元的呼應。就像是中國傳統文化一樣,仁義禮智信,這幾個字是不變,但是隨著時代改變肯定會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表現,在不同的語境而土壤生長出不同的花果,只要其內核不變,其哲學和精神不完全背離,那其他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最後,我想說的是,別管曾翔的書法醜不醜,他的行為醜不醜了,該幹啥的還幹啥,臨帖的臨帖,學二田的學二田,創作的創作,安下心搞自己的,你靜了,世界就靜了,你亂了,你的世界也就亂了,鹹吃蘿蔔淡操心,也沒用啊,更何況還是操的你不懂的心。


中國書法,傳承兩千多年,其主流和中心都沒有變過,從來都不缺認認真真傳承傳統的書法家,也不缺用心開拓的書法家,更不缺既傳承又有個性的書家,這是大流,大流在了,海納百川,你就讓一些小溪水自己去流淌嘛,有了小溪水才有大地上四處散佈的花花草草。要都是大江大河了,那麼我們山間的草木,沙漠的沙棘,戈壁灘上的各種小動物怎麼活呢?


書法家們,學書法的兄弟姐妹老師們,自信點哈,開闊點,博大點哈,天地很寬的。曾翔是蒼蠅還是雄鷹,時間會驗證的,別急著去棒殺或捧殺哈。


盛唐豪歌李藝泓


就在前兩天,書法圈的一件大事莫過於曾翔在北京798舉辦了個人展,這次展覽的主體,以大家所厭惡的“醜書”“吼書”為主。

當然,我個人是能分開藝術和書法的,這次展覽對我來說並沒什麼出人意料的事,除了“文案”。

我是沒看到這個展覽,不過現場圖片看了不少,中國書法圈的很多名人悉數到場,陣勢很大。

說實話,來了多少人我沒感興趣,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個“文案”

要說“獅吼功”這個大家都熟悉,曾翔就是因為“吼書”被大家所熟知的。

這個稱呼還好,能接受。

可是打上了“春秋筆法”的名義,這讓我感到很詫異。

更有網友評論說“大師這文案自己看完不臉紅嗎?”

一開始,我確實也是這麼想的,雖然個人不討厭曾翔,對他的作品也很感興趣,但是這次這個名頭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然後我去看了看這次展覽循環播放的“創作紀錄片”

這個讓我有點震撼。

曾翔用的確實是“春秋筆法”,這個還真沒毛病。

大多都是金文大篆筆法,頂筆而走,拖筆而行,時附絞轉,線條渾厚有力度。

只不過從案上的小毛筆,變成了地上的大墩布。

筆法很簡單,但是曾翔的創作狀態略有不同,這次發的是

暗勁,喊出來的不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6, "thumb_url": "7bfe000dae77175847d7\

梁宇航


古人用毛筆寫字,那是為實用。今人用毛筆寫字,那是為興趣愛好。

古人創造出各種書法字體,那是創新,領導潮流。今人把毛筆當雜耍,創造出醜書,只是為追求個性,有觀眾叫好,不管多醜,都敢號稱是書法藝術。

其實從創新和實用角度來說,當今的很多怪異的書寫形式和工具,都已經脫離書法傳統本身,變成了功利性的雜耍玩意兒。如此說來,所謂的醜書,並不能稱其為書法,而只是寫字罷了,寫字是無法上升為書法藝術範疇的。

就如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所獨創的板橋體,是把楷、隸、行、草四體揉合在一起,並加入畫竹蘭的筆意。觀觀摩鄭板橋的書法,你總能夠感受到其獨特的書法之美。當然要有一個前提,你得有一定的書寫審美觀,有一定的書法理論知識做底蘊,才能看出其字中之美。

讓我們來看看曾翔的字,請恕我稱其為字,而不稱其為書法作品。最為吸睛之處莫過於他所用的工具,還有寫出的大字,這些東西讓旁觀者感覺很好玩兒,很有趣,很別緻。可是除了浪費筆、墨、紙之外,從哪能看出他有書法的創意之舉呢?字大不等於字體的創新,筆大也無非只是能寫出大字,絕從他的字中找不到書法藝術之美。

如果用看雜耍的眼光來看曾翔的字,倒是滿好玩兒的。這和街頭上看耍猴沒什麼兩樣,只是為圖個過過眼癮,只為圖個樂子。不管在網上世界,還是在市井街頭,缺少圍觀看熱鬧拍手叫好之人麼?顯然不缺。

如此而已。


韓國成老師



看了曾翔《春秋筆法·獅子吼》書法作品展中的幾幅作品,和一些報道的評價之後,我終於目瞪口呆了,我還終於深刻的理解了什麼叫打好草稿再吹牛,和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了。

曾翔作為當今中國書法界醜書的代表人物,近年來的創作方向一直備受質疑。此次書法作品展上展出的作品,除了個別的傳統書法作品之外,幾幅典型的“獅子吼”書法作品,再次遭到展覽館之外書法愛好者的批評。

至於這樣的展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追捧,其實也很好理解,曾翔的職務在那裡放著——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辦公室主任,中國書法院展覽館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等一系列社會職務

,就這些身份和地位就可以吸引來一大批人的捧場,這個社會不缺溜鬚拍馬者。

這裡我摘錄一些關於此次作品展的吹捧之詞:

——“曾翔先生的書法作品因襲歷代書家之長,自成一統,其藝術成就超越了書法本身,開創了當代書法藝術之新風。他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放達的創作理念進行了跨系統、多維度的藝術嘗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曾翔,是一位智者。他看到了當代藝術的缺失,也知道如何填補這個空白。他的書法取法極為廣博,是當代真正能夠深入傳統經典的藝術家。”

——“曾翔,是一位思想者。他的作品既與古人對接,又融入時代精神。他的作品是創造性的、藝術性的,是思想內涵的植入和書法藝術的昇華,他賦予了作品真正的藝術價值和時代性。”


——“曾翔是開數字時代書法藝術之先河者,他的探索和創作一定影響和改變未來,這也是曾翔等藝術家在當下和未來存在的重要意義。”

說難聽點,這樣的評價和展覽,也就是朋友圈起鬨似的誇獎一下,違心地讚美一下,或者自己說服自己之後,再找些理論生搬硬套上去吹捧一番,除了自己人哄自己人開心一下之外,還有什麼價值呢?

此時此刻,曾翔實際上不過是那個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裡的傻叉皇帝,聽著別人在那裡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心裡還怡然自得,美得不行。當然,還要加上一句,那臉皮也必須厚的不行才行。


布穀視界


曾翔的“獅子吼”比他的書法更讓人關注,在一眾醜書名家中,曾翔的“吼書”獨樹一幟,最為張揚。儘管在這一屆書協選舉結果出來後,曾翔在第一時間聲明退出書協,從此也少了一個書協會員的頭銜。不過,曾翔的頭銜仍然需要長長的篇幅來羅列。作為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秘書長、篆刻研究所所長的曾翔,最讓人關注的是他同時擔任著北大、清華、人大和中國傳媒大學的名家工作室導師,至於其它院校的客座教授之類的名頭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由此可以看出,曾翔的藝術思想一直在影響著未來書壇最優秀的群體,他的身旁從來就不缺追捧者。

這次展覽的主辦方對曾翔有這樣一句評價:曾翔先生的書法作品因襲歷代書家之長,自成一統,其藝術成就超越了書法本身,開創了當代書法藝術之新風。

類似的評價出現在各種媒體上,可見曾翔面對的不光是網友們鋪天蓋地的嘲諷聲,還有太多的名人和媒體在力挺他,稱其為“荊楚英豪”。應該說曾翔並非是不學無術之輩,甚至頗有些才華。我們仍然可以從曾翔早年的一些作品中看出他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於繪畫和陶瓷等領域都有著不錯的藝術底蘊。但是,曾翔在“醜書”的道路上的確是越走越遠了。

曾翔曾說:書法藝術不根植傳統,絕無創新可言。我相信這句話並不是曾翔為了應付輿論的違心之言,他應該還是認同傳統書法的重要性的。可惜的是,從曾翔這些年的作品,尤其是所謂的“吼書”作品中,已經很難再找尋到傳統書法的影子了。

很多書友都看到過日本前衛書風的名家井上有一的創作視頻,那種近乎癲狂的創作狀態與現在的曾翔如出一轍。本來中國的醜書就非常注重借鑑日本的前衛書風,井上有一的作品更是被他們奉為圭臬。原來曾翔還只是用大號的毛筆大喊大叫地創作,這一次終於也學著井上有一用拖把忙活起來,算是真正學到家了。

醜書名家們總覺得他們的審美思維是最適合這個時代的,他們的作品也應該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尷尬的是,醜書氾濫書壇的這幾十年,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混到今天也只能帶著一幫追隨者自娛自樂罷了。


驚龍軒


曾翔的作品,我認為是書法史上必經的的一個過程,以後甚至可能會發展為一個流派,只不過目前他的創造功底還不是很穩,畢竟摹寫過古人的印記太久,這極大的限制了他的思維拓展,眼下,他還是受當今日本書界影響過深。 其實,他要表達的東西自古就已經有了,只不過古代管寫這樣的大字叫做擘字,就是大字的意思,不過,古代的擘字沒有脫離書法基礎,古人書寫擘字是以自身為軸心,以步伐為跨度的去書寫擘字,這樣寫出來的擘字需要書寫者的智力、體力、速度等,都要跟得上才行。 曾翔的擘字功底其實是很不成熟的,他要表達的無非就是想完全融入近代抽象藝術,一是這樣的藝術表達形式及其不易被大眾所接受,原因就是社會層面普及不夠,沒有過渡期,較小眾。二是他的功力不夠,智力他是不缺,但體力和速度他是完全達不到的。 想去用毛筆表達,完全跨越自身軸心範圍以外成倍數的距離,真的很難。這就好比我們平時用毛筆寫字有快有慢一樣,正常小字還好些,但要書寫方圓幾米甚至幾十米的擘字,不但體力和速度要跟得上,你同時還要兼顧著字體的整體構思、變化、架構、筆畫走向、步伐的大小、快慢節拍等等,一系列的動作思維要在一瞬間完成 。 以上因素極大的限制了作者作品的完整度,這就是大家平時看到曾翔的擘字為什麼極醜的原因了,因為他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這件事情還是年輕人去完成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一種心境給未來書法界帶來了一個挑戰,未來誰能夠用老祖宗的毛筆更加完美的表達出一種全新的書法形式,我們都將拭目以待了。


融天下2


1.寫醜書的有兩種,一種是沒有多少書法基礎、或基本功可以忽略為零,但又急需求名求利,鋪開紙就敢稱為創作的真醜書;

2.另一種是臨習了數十年傳統書法,下筆臨帖比二王還像,隨意寫楷比二田還正、精力旺盛之年求變求突破的,這種醜書其實是中國文人一直傳承和推崇筆墨精神,幾千年來延綿不絕。就猶如在篆隸時代,看的草書是醜書一樣。

3.評價醜書美書的吃瓜群眾,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毫無書法基礎的、對傳統書法缺乏審美精神的,被解放後印刷體洗腦成審美標準、以二田為印刷體近似審美對標的真二傻。

4.另一種是長短期浸淫書法的真愛好真。他們基於書法的修養深淺,對無功力真醜書不置一評、對傳承真筆墨探索的假醜書,一般都有非常中肯的評價。他們,將會和探索者一起,發現中國書法的另一種體或形式,書法,肯定不只有傳統的篆隸行草!只有這樣,才會有中國書法的未來!


電老虎網OEC


感謝邀請!關於曾翔有許多人追捧這並不稀奇,一個瘋子在鬧市之中,肯定也會有很多人圍觀,何況一個有那麼多名頭,經常炒作的近乎瘋子的名人!蜜蜂尋香,蛆蠅逐臭,各有所好!只是怕他影響了許多涉世未深的祖國下一代。下面是我的字,不知和曾翔的吼書比您有什麼高見,請各位書家點評!



東籬菊翁2


又吼又叫,還不怕閃腰,皆為名所縛,為利所累。得名,但多是罵名。弄一團黑墨,亦弄一身毛病。

書法乃國之寶,當以虔敬之心對之,為尋美,為光大,也要耐得寂寞,靜得下心。

弘一師雲,動靜以敬,心火自定。慎之,慎之。一個敬字,習書者都須記於心。


黃澤銑


不能這樣,有損形象,歪曲傳統,助長邪風,侵害少年,汙染環境,勸君收斂,勿再折騰!

呼籲政府,清理亂象,時弊盛行,不利文藝,

學好艱難,學劣太易,怪字捷徑,切勿推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