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近日

淮南正式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的與成語典故有深厚淵源城市的一項榮譽稱號。

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淮南大地上,留下了一連串的成語典故,有些成語直到現在還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一葉知秋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通過一片樹葉的凋落,就可以知道秋天的到來。現意指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一寸光陰一寸金

《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元代同恕《送陳嘉會》詩:“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由“寸陰赤壁”衍生而來,極言時光的珍貴。

樂極生悲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典出:《淮南子·道應訓》:“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史記·滑稽列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樂極生悲”是形容一個人快樂到極點轉而發生悲哀的事情。

兔死狗烹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典出:《淮南子·說林訓》:“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強弩藏。”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

百川歸海

典出:《淮南子·汜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這則成語的原意是指所有的江河最後都流入大海,比喻眾多分散的事物匯聚一處,亦比喻大勢所趨或眾望所歸。

臨水羨魚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典出:《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織網。”亦作“臨川羨魚”、“臨淵羨魚”。比喻空有願望,而無實際行動。

迅雷不及掩耳

典出:《淮南子·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女媧補天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典出:《淮南子 · 覽冥訓》:" 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傳說盤古開天用四根 " 不周山 " 大柱子支撐天地,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將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條大縫,女媧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煉了 36501 塊五彩石把天的裂縫補了起來,砍大鰲腿支撐天,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典出:淮南王劉安由於謀反暴露,被迫自殺。人們還傳說劉安不是自殺而死的,而是他長期修煉丹藥,終於獲得了成功。一天他在昇仙臺吃下丹藥,其中一些散落在地,被他家裡的雞、狗吃了,結果劉安和他的雞狗一起都飛到天上成了神仙。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典出:《晉書 · 謝玄傳》:" 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晉書 · 苻堅載記》:" 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 ; 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公元 383 年五月,前秦苻堅不顧群臣反對,決意攻取東晉。失敗潰逃,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驚慌之下,苻堅登上壽陽城頭,見淝水東面八公山上草木搖動,以為都是埋伏的晉兵。

淮橘為枳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典出:《晏子春秋· 雜下之十》:“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周禮·各官考工記序》:“橘逾淮而北為枳……此地氣然也。”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

時苗留犢

唐·李瀚《蒙求》:“時苗留犢,羊續懸魚。”時苗:人名,東漢鉅鹿人(今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時苗曾是壽春(今壽縣)令,上任時乘母牛駕車,到壽春後牛生一犢,時苗離任時將牛犢留下,不肯帶走。後用以形容為官清廉,不貪財圖利。

削足適履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典出:削足適履出於西漢 · 劉安《淮南子 · 說林訓》:" 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適:適應;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合鞋的大小。

塞翁失馬

這座城市,因“草木皆兵”而出名!

典出:《塞翁失馬》選自《淮南鴻烈集解》。《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 等人所著。文本中的一個典故,後衍生為成語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淮南王劉安所著的《淮南子》裡面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成語

化干戈為玉帛《淮南子 • 原道訓》

黃口孺子《淮南子 . 汜論訓》

揮戈回日《淮南子 • 覽冥訓》

毀舟為杕《淮南子 • 說林訓》

急風暴雨《淮南子 • 兵略訓》

疾風驟雨《淮南子 • 兵略訓》

疾雷不及塞耳《淮南子 • 兵略訓》

疾霆不暇掩目《淮南子 • 兵略訓》

浹髓淪膚《淮南子 • 原道訓》

家給民足《淮南子 • 本經訓》

家給人足《淮南子 • 本經訓》

謹小慎微《淮南子 • 人間訓》

敬小慎微《淮南子 • 人間訓》

九年之儲《淮南子 • 主術訓》

掘室求鼠《淮南子 • 說山訓》

巋然不動《淮南子 • 詮言訓》

樂極生悲《淮南子 • 道應訓》

煉石補天《淮南子 • 覽冥訓》

臨河羨魚《淮南子 • 說林訓》

柳下借陰《淮南子 • 人間訓》

聾者之歌《淮南子 • 原道》

淪肌浹髓《淮南子 • 原道訓》

羅之一目《淮南子 • 說山訓》

馬去馬歸《淮南子 • 人間訓》

面如死灰《淮南子 • 修務訓》

牛蹄之涔《淮南子 • 汜論訓》

女媧補天《淮南子 • 覽冥篇》

人盡其才 《淮南子 • 兵略訓》

任其自流《淮南子 • 修務訓》

若不勝衣《淮南子 • 氾論》

若有所喪《淮南子 • 原道訓》

若有所亡《淮南子 • 原道訓》

塞翁失馬《淮南子 • 人間訓》

善騎者墮《淮南子 • 原道訓》

身體力行《淮南子 • 泛論訓》

深不可測《淮南子 • 主術訓》

神出鬼沒《淮南子 • 兵略訓》

時移俗易《淮南子 • 齊俗訓》

士農工商《淮南子 • 齊俗訓》

雙足重繭《淮南子 • 修務訓》

鑠石流金《淮南子 • 詮言訓》

聽其自流《淮南子 • 修務訓》

兔死狗烹《淮南子 . 說林訓》

無翼而飛《淮南子 • 說山川》

削足適履《淮南子 • 說林訓》

懸鞀建鐸《淮南子 • 氾論訓》

燕雀相賀《淮南子 • 說林訓》

一定不易《淮南子 • 主術訓》

一饋十起《淮南子 • 汜論訓》

一心同歸《淮南子 • 泰族訓》

一葉落知天下秋《淮南子 • 說山訓》

一葉知秋《淮南子 • 說山訓》

一淵不兩蛟《淮南子 • 說山訓》

以升量石《淮南子 • 繆稱訓》

以湯沃雪《淮南子 • 兵略訓》

異途同歸《淮南子 • 本經訓》

圓顱方趾《淮南子 • 精神訓》

再實之根必傷《淮南子 • 人間訓》

折槁振落《淮南子 • 人間訓》

至高無上《淮南子 • 繆稱訓》

終而復始《淮南子 • 說山訓》

眾議成林《淮南子 • 說山訓》

斫輪老手《淮南子 • 道應訓》

關於淮南的成語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歡迎大家踴躍留言,說出你知道的出自淮南的成語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