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雜談

端午佳節,處處粽香。

每年,從小時候就有一種由歲月積澱下來的期盼。一是春節,特別是“物質貧乏時期”,春節就意味著“豐衣足食”。第二是端午,當然,兒時的回憶,還是與吃有關。粽子,那是一年才能吃一次的美食,葷素皆宜、鹹甜均可;第三,那是中秋,月餅,無論是蘇式還是廣式,總是值得垂涎365天的等待。

稍長,才漸漸明白:春季,更多的是歲月的更替,所以應該視作“人生”;中秋,因為出現了月的“陰晴圓缺”和“嫦娥奔月”,所以更多的是浪漫和神話;獨獨端午,因為和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牽連在一起,也就引發了“家國情懷”和“詩與遠方”。​
端午 雜談

為什麼會有粽子出現:最早的“教導”是:因為屈原是投汨羅江而死,百姓怕江魚去啃食屈原,所以包了粽子餵魚,讓屈原死後免受傷害。

後來,書看得多了,才知道“粽子”是有涵意的。包粽子為什麼用兩片綠葉,代表屈原兩袖清風;粽子為什麼用白米,代表屈原一生清白;粽子為什麼放一顆紅棗,代表屈原有一顆愛國愛民之心。

再後來,在華東師範大學上課,聽朱大可教授講屈原,卻是另一番“故事”。屈原作為詩人,沒有一定“浪漫”是萬萬不可的。證據是屈原死前有一篇賦《相夫人》,寫的就是他於相夫人“藕斷絲連”的曖昧。楚懷王駕崩,朝政大亂,情敵追殺屈原,屈原乘船逃走,在汨羅江被刺客追上,被裝進麻袋沉江了。後人紀念屈原,乘船逃走,就變成了“賽龍舟”,裝進麻袋,就變成了裹粽子……

所以,“場景”是服從“主題”的;“故事”是滿足“訴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