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和十年(54)

那時,華山還沒有加盟親和源,是親和源外聘顧問,也參與了親和源籌建期的活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華山出版了長篇小說《劍與盾》,後來一直在《文學報》等報章上發表了《清脆的鈴聲》等小說,他也參加了親和源的筆會,文章的題目是《享受親和人生》。

發表於2006年11月4日的《新民晚報》“十日談”: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朋輩告老退休,我喜歡書謝眺的詩相贈。散而成綺,有幾絲惆悵,也是一份祝願;靜而如練,含幾分告誡,也算是一番好意。

迴歸家庭、頤養天年、含飴弄孫、天倫之樂,“賞心樂事誰家院”,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公認的,令人稱羨的晚年生活。但時至今日,社會在進步、觀念在更新,單純的告老回家,使不少有志向、有能力、有想法的養老金領用者憂心忡忡、視為畏途。特別是老年期的延長,60歲後的“餘生”,已經普遍佔到人生的1/4、1/3,甚至更長,如此之長的“餘生”,他發出的不應該再是“餘聲”。即使不是他人生的最強音(當然還存在著可能),但一定應該有他的旋律,美好的主旋律。每一個人甚至整個社會都應該嚴肅認真地,像安排他的童年、青年和中年一樣安排他的老年生活。

縱觀人的一生,必做的功課是求學、成才、就業;大到立功立言立德,小到娶妻生子餬口謀生,人生的華彩樂章大都秦響在青壯年時期。步入花甲之年,老吾老及人之老,退而休之,頤養天年,享受人生,這符合天理人情道德倫常。

親和十年(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