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沧河,依然欢唱,

寨门,依旧矗立,

山水依然,

近300年岁月已悄然走过

这座承载十代人命运的建筑群

欲说还休……

趟过一条河,

穿过一道门,

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盛夏的狮豹头乡满眼苍郁,由于海拔和植被的原因,炎炎烈日在这里褪去不少热度。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不由得感叹这里的自然风光之美。 汽车穿过距村寨不远的小桥,再往前,就到了“中国首批传统村落、豫北地区规模最大和原有风貌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小店河村了。

01

眼前的小店河,宁静而祥和

下了车,卫辉市旅游局丁科长说:“当年还没这桥,闫家是趟河进寨的。”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站在村外的小路上,抬眼望,白云低垂,青山连绵,树木苍翠,不远处的小店河村宁静而祥和。

走上村前斜坡,映入眼帘的就是由石块砌成的寨墙和寨门。丁科长告诉我们,寨门在当时作为入村的唯一通道。晚上紧闭,设专人看管。寨门与寨墙相连,形成防御的屏障,以维护寨子安全。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现存寨门面阔一间,高两米多。通过寨门,小店河村的全貌呈现眼前,整个村落三面依山,一面临水。南北向主路一分两边,西边为传统民居群,东边为新建现代民居建筑。风貌虽异,但都依山而建,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02

300年前,这里曾人欢马嘶

据《闫氏家谱》载:闫氏祖居山西,后迁林县吕儿庄,到第九世闫无党时,携子南迁汲县后由第十世闫榜、闫永兄弟奉母迁居至沧河沿岸,在沧河边建起一座小店铺,小店河因此而得名。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村民王克祥老人年近古稀,自幼长在小店河,他熟知村史,主动当起我们的向导。

他告诉我们,小店河清代民居建设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十三年(即公元1724年)至嘉庆年间,兴盛于同治、光绪年间,至今己有300年的历史。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闫家兴旺始于第11世闫钟解、闫钟姵弟兄两人,他们在此开了太行山牧羊、造纸的先河。历经数载经营,发展到田亩数千顷,山羊上万只,成为当地大户人家。闫家当初迁来时住的茅草房也渐渐变成了青砖黛瓦的庭院。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沧河边有古官道,闫家生产的粮食、纸、羊皮首先要经过古官道陆行,再到卫辉卫河上船,经卫河入海河再入天津。院落外墙的青石上有个槽,槽上有拇指粗细的石柄。“这是拴马石。”王克祥说:“估计得有百十来个。”可以想象,300年前,这里是如何的人欢马嘶,门庭若市。

03

黛瓦白墙,透着江南的诗意

闫家并非都是商人,从文秀才院、武秀才院可窥见闫家对家族仕途和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据说,为了子孙能光宗耀祖,闫家专门从几十里外请来了教书先生。

闫氏故居现保存有寨门、寨墙、闫氏家祠、武秀才院、文秀才院、绣楼等10座院落、23进四合院、86座房屋。整个建筑群以四合院为主,分为十路院落,每路院落又分为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不等,既各为整体,封闭独立,又各有其道,四通八达。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文秀才院,四进四合院,是最为阔气的院落。从醒目的大门进去有一道门、二道门、三道门。第二进院落为秀才读书场所,第三进院为小姐绣楼,绣楼上书“关雎起化”四个字。“关雎起化”说的就是女子生来有偶,婚姻不得自主,要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登上绣楼,一缕阳光透过二楼雕花的木门,照在地上破碎的石砖上,让人不由得感叹岁月如梭,再看仿佛能想象到当时貌美的女子肤若凝脂,临窗而坐,“对镜贴花黄”的模样。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与绣楼相对的房屋是家中男孩子们居住的地方,“麟趾呈祥”的匾额题字寄托着闫氏先祖们子孙兴旺的美好愿望;而整个建筑门楣上的石材显示出闫家相当的经济实力。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修缮一新的武秀才练功场,黛瓦白墙,有着江南的诗意。踱步幽静的院落,如若邂逅了一份纯净。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这个院整修花了200万元。”说话间, 我们跟随王克祥老人穿过前院来到中院。院内有质石、石锁,石缸,以供练功所用。质石上面刻有字样,如“咸丰九年”,上面还刻有斤数。石缸,供练功后洗澡用的。据说,闫家还真的出过一位武状元。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穿过右边的小巷,来到后院,也许是后来建造的缘故,后院非常开阔,正房面阔两层7间。据说,按照封建则制,已经逾越。但清末时期官方已经懒于查处,所以这个阶段的民居有大量逾制现象。老人告诉我们,这座后院是当年闫家的银库。

04

几次变故,千金散尽不复来

走出武秀才院,我们见到三三两两前来参观的游客。老人说,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要是都像这座院一样齐整,游客将会更多。

再踏进一座院落,环视着因年久失修导致风化腐蚀的房屋、墙壁,虽然有的已经难以看出原貌,但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当时闫家豪阔的气派以及清朝时期乡绅富豪安逸奢侈的生活。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然而,闫氏后人未能守住家族产业,经历制贩鸦片、深缠官司等几次变故,终使其偌大家产散尽。

老人告诉我们,闫家最终走向衰败的标志性事件,是因一场人命官司。据说,一名闫家长工,在做工当中不幸死亡。这桩人命案,开启了闫家长达多年的官司之路,家业从此一蹶不振。 到上世纪50年代,打土豪分田地,闫家子孙纷纷外逃,一部分定居天津,但鲜有后人来探访故居。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300年,一个豪门望族由兴而衰;十代人的富贵命运,于此完结。

再看今天的小店河,岁月在这片古建筑上刻下深深印迹,简朴、古拙,庄严、落寞……

目前,民居建筑群整体破损较为严重,亟待抢救保护。2012年,小店河清代民居古建筑列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给这个古村落带来了希望。

05

古村新愿,重现300年前的辉煌

小店河村现有450多口人,属于狮豹头乡的深度贫困村。

卫辉小店河——阅尽清代一个家族的兴衰

在村委会办公室,村支书张福军向我们谈起了他的想法:当下最迫切的是完成小店河古建筑群的修复。其次是对现代民居进行复古,使全村建筑浑然一体。而后,我们要把山坡改造成山地公园,种植果树,打造采摘园……

“我们希望借助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重现小店河300年前的灿烂辉煌。”张福军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