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國學?傳統文化就是國學嗎

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國學?傳統文化就是國學嗎?

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國學?傳統文化就是國學嗎

孔子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社會上也興起了一陣“國學熱”,無論是媒體上的《中華詩詞大會》《國家寶藏》,還是市面上層出不窮的“國學班”“蒙學班”,這些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播。

正如孔子所謂“必也正名乎”,我們想要弘揚傳統文化,就首先必須要知道什麼是傳統文化,想要弘揚國學,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國學。

什麼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傳統的文化,是相對於我們當代文化和西方外來文化而言的。其內容便是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

在筆者看來,傳統文化可以籠統的分為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形而上的“道”,如釋儒道三教合流與諸子百家等思想。一是形而下的“器”,如琴棋書畫詩酒茶及民風民俗等遊藝。當然,這兩者也是相互依存共生共助的,沒有“道”的“器”,終究只會死氣沉沉,沒有“器”的“道”,也只是空中樓閣而已。

介紹完了傳統文化,就該講講國學了。

什麼是國學呢?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歷來多有爭論,時至今日學術界也沒有給出一個全面細緻的公論。

國學在廣義上的定義是“中華傳統思想文化學術”,也就是我之前所講傳統文化中關於形而上的“道”的方面,所以說國學其實只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種學術範疇。

傳統文化≠國學,而國學=傳統文化。

關於國學

國學一詞古來既有,但歷來皆指“國立學校”。

如《周禮·春官·樂書》中“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與《宋書·臧燾徐廣博隆傳贊》中“高祖受命,議創國學。”的“國學”,均是指相對於鄉學小學的國立學校,大家耳熟能詳的,便是國子監。

近代所謂“國學”,有學者認為是源自於日本,江戶時代中期日本思想界的一部分人,如荷田春滿等提倡對日本的古代典籍進行研究,遂有“國學”之稱。

五四運動後期,胡適等人提出了“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口號。

“整理國故”便是近代國學運動的開端,胡適給“國故”下了這樣的定義:“中國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國學’。”

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國學?傳統文化就是國學嗎

胡適先生

除此之外,國學一詞亦有其他不同的解釋:如一國之學問、一國學問之精粹、治國理政之學等,但無可爭議是“中國固有的文化學術”。

而現在我們所講的“中華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是自近代以來,西學東漸,為了區別開“西學”與“中國之學”,便產生了“中華傳統思想文化學術”這個概念。

章太炎先生又將國學細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文學”五部分。

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國學?傳統文化就是國學嗎

章太炎先生

這個“小學”可非今日所謂之小學生之“小學”,而是指語言學,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學,研究字音的音韻學,解釋字義的訓詁學,是圍繞闡釋和解讀先秦典籍來展開研究的。

經學則一般指註解儒家經典的學問,如兩漢的今文經、古文經之爭。所謂儒家經典一般則是指儒學的十三經(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學則顧名思義,歷史學,如《史記》《漢書》等二十四正史。

諸子則不單單指先秦諸子百家的學問,除九流十家中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小說家之外。亦有在中國思想史上不可忽視的佛家禪宗思想,以及術數之學、醫學等重要思想。。

文學則泛指詩詞歌賦等藝術創作,如《楚辭》《李太白集》《昭明文選》等。

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國學?傳統文化就是國學嗎

呂思勉先生

對於國學內涵的分類,筆者承呂思勉先生之說,以各個歷史時期的學術作時間劃分。

1、原始宗教——陰陽二氣之說。

2、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後世思想之濫觴。

3、兩漢經學——獨尊儒學,奉孔子之學為“經”,古文今文之爭。

4、佛學的傳入——帶來新的思想學術,衝擊了經學,玄學伊始。

5、魏晉玄學——結合道家佛家之學,不拘名教,放浪形骸,對煩瑣經學的反抗。

6、唐代復興儒學——對玄學流蕩的整治,韓愈《原道》“道統”之說

7、宋明理學——在佛道思想衝擊下的自衛反抗,世間有道,在天為理,在人為性,故“存天理滅人慾”。

8、宋明心學——吸收禪宗思想,反對理學格物致知的繁瑣徒勞,心即理,理即心。

9、明清實學——務實經世之學,反抗空談心性。

10、清代考據學——反對宋明空談性理,轉而復興漢學。

以時代劃分,簡明扼要,中華傳統思想文化學術的發展進程清晰明瞭。初學國學者若依此分類,可避免思想冗雜之繁瑣費神,事半而功倍矣。

對於國學的大概就簡單介紹到這裡,之後會盡筆者之所能,陸續為大家分別闡述重要的學術思想,願為國學復興盡些許綿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