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爲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盡職,吐蕃王朝最後歸隱地守墓人


如同開羅的帝王谷陵墓收藏著埃及諸王朝的光榮,瓊結河谷是吐蕃王朝的最後歸隱地。數個龐大的吐蕃陵墓漸次抬升,直至木惹山的半腰,最高的六號陵墓夯土表面,木樁留下的眾多整齊洞口清晰可見。圖為瓊結老照片,攝於1949。文/杜冬、曲傑,圖/索窮。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拿著11元日薪的白日村老人強巴曲桑每天早晨要圍著陵區走一圈,觀察墓地上是否有裂縫,是否有塌方。他的職責還包括為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等塑像前供奉淨水,點酥油燈。除了巡視和買菜外,這位老人很少走下垂直高度十餘米的臺階,從松贊干布墓頂來到人間。圖為瓊結老照片,攝於1949。文/杜冬、曲傑,圖/索窮。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考古表明,西藏先民們最早採用的藏葬法,很可能是“石板葬”、“石棺葬”以及豎穴土坑墓。贊普們受到唐與中亞厚葬文化的影響,陵墓的規模也彰顯著王室的更大權威。贊普們相信,堅固的堡壘和金字塔陵墓群可使他們的權利不會被遺忘。瓊結,贊普之城,就是永恆的威嚴。圖為瓊結老照片,攝於1949。文/杜冬、曲傑,圖/索窮。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