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給海洋開發「立規矩」,「無人島」原則上限制開發

摘要:江蘇海域廣闊,灘塗寬廣,海洋空間的開發與保護,一直備受關注。

江蘇海域廣闊,灘塗寬廣,海洋空間的開發與保護,一直備受關注。7月26日,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舉行新聞發佈會,對日前印發的《江蘇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解讀。現代快報記者從現場獲悉,《規劃》將江蘇海洋空間劃分為優化、重點、限制和禁止四類區域,今後將按照分區,實施差別化政策和績效評價,到2020年,要實現海洋開發強度控制在0.76%以內。

江蘇給海洋開發“立規矩”,“無人島”原則上限制開發

給海洋空間分區,明確優化、重點、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

近日,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共同印發了《江蘇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張建軍表示,該《規劃》將是海洋空間開發的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規劃,對於統籌海洋空間開發,優化海洋產業結構和空間佈局具有重要意義。《規劃》的出臺,也標誌著江蘇陸海主體功能區實現了全覆蓋。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此次規劃範圍為江蘇省所轄海域,包括內水和領海。以沿海15 個縣級行政區管理海域為基本單元,確定了海洋主體功能區定位,分別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和限制開發區域。

其中,優化開發區域6個,包括連雲港市贛榆區,鹽城市濱海縣和大豐區,南通市如東縣、海門市和啟東市,面積共16860.4平方公里,佔全省海域面積的53.65%。重點開發區域2個,包括連雲港市連雲區、南通市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範區(簡稱通州灣示範區),面積共2941.5平方公里,佔全省海域面積的9.36%。限制開發區域7個,包括連雲港市灌雲縣和灌南縣,鹽城市響水縣、射陽縣、亭湖區和東臺市,南通市海安縣,面積共9647.9平方公里,佔全省海域面積的30.70%。

此外,江蘇海域共劃分禁止開發區域6個,包括3個自然保護區,分別為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東長江口(北支)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3個領海基點所在島嶼,分別為達山島(含達東礁)、麻菜珩、外磕腳。禁止開發區域面積1976.7平方公里,佔全省海域面積的6.29%。

《規劃》還明確,到2020年,全省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的海洋空間開發格局,海洋空間利用效率顯著提升,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海洋開發強度控制在0.76%以內;全省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7%;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類、二類)比例不低於41%。

江蘇給海洋開發“立規矩”,“無人島”原則上限制開發

“無人島”原則上限制開發 建立海島開發建設准入制度

值得關注的是,在主體功能區劃分中,《規劃》明確,無居民海島原則上限制開發,國家戰略確定的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可適度開發利用,鄰海基點所在島嶼、自然保護區內海島禁止開發。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江蘇是全國海島數量較少的沿海省份之一,集中分佈於海洲灣、輻射沙洲和長江口北支三個海域,共有海島26個,另有110個低潮高地和蘇岩礁、虎皮礁、鴨礁等暗礁,海島陸域總面積為63平方公里。值得關注的是,在這26個海島中,22個是無人島。省海洋與漁業局海域和海島管理處處長張凱表示,對於海島目前開發利用情況,江蘇正在按照國土自然資源部的要求進行統計。

一直以來,東南亞海島遊,都是中國遊客非常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其實,江蘇人在家門口也有望實現海島遊。2011年4月,國家海洋局公佈首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共計176個無居民海島。江蘇兩座海島入選,分別是連雲港的秦山島和竹島。其中,秦山島整治修復,中央投入財政資金1.2億元,定位是進行旅遊等相關開發。張凱透露,目前,秦山島和竹島兩座島嶼的整治修復工作已完成。此前,雖陸續有開發企業前來諮詢接洽,不過,至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主人”。

今後,該如何保護和管理江蘇海域內的島嶼?《規劃》在保障措施一章,也單列了“海島政策”相關內容。其中提到,要進一步強化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的控制性與引導性作用,強化分類分區管理,落實用途管制制度。建立海島開發建設項目准入制度,進一步明確鼓勵性、限制性、禁止性的海島產業發展方向。其中還特別提到,要嚴格限制粗放的、低層次的開發活動,鼓勵發展海島高端旅遊等生態型產業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