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樓盤供不應求,不具備購房條件的剛需,謹慎衡量承受能力

03年以來,我們的經濟和房價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16年以來,房價突破了很多人的想象,但也必須承認,即使面對如此高的房價,我們也是抗住了,面對快速增長的房價,各大城市的樓盤反而供不應求,經濟快速增長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來簡單的瞭解一下,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淨出口,它們的變化對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退一步說,它們不僅拉動經濟,同時也在房地產去庫存、去槓桿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對於消化房價泡沫,實現房地產軟著陸有重要意義。

二季度樓盤供不應求,不具備購房條件的剛需,謹慎衡量承受能力

但如今的情況有些不同了,投資渠道過窄,投機需求不斷增高,消費增長降速、收入增長降速,經濟情況沒有那麼明朗,各項增速指標都出現下滑,房價卻仍然逆勢而漲。在驚歎購買力的同時,也應該看到,目前,官方的貸款利率偏低,對於個人而言,即使收入暫時跟不上房價,但是通過獲得7折或85折的住房按揭,也可以實現個人買房上車,資產升值的訴求,但這恰恰加劇了潛在的風險,因為目前有一半的債務都與房地產有關,而債務就是風險,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個人都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這對於長遠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二季度樓盤供不應求,不具備購房條件的剛需,謹慎衡量承受能力

限購也好,限售也罷,其實都在透露一個清晰的信號,對待房地產市場要謹慎,通過調控來控制成交量,進而保證房價的穩定,但是一二線房地產仍然像一鍋沸騰的清水,久久不能平息。的確,在一二線城市奮鬥的年輕人究竟能不能買房,要不要買房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如果有一定經濟實力,自當不必多說,能買的早買了,還沒買的也在買的路上。最值得探討的就是購買力不足的剛需,習慣了大城市化,都市化生活的年輕人,究竟要以怎樣的生活方式在大城市居住,是一個更為值得探討的問題。

綜上,城市化的發展是為了更有效率的釋放更多紅利,而相應的也會提供更為完善的公共設施和居住條件,但對於一線城市來說,由於供地不足,房地產降價可能性並不大,建議採取租房的形式,一線城市租房方便,在58同城上按照自己的需求可以輕鬆找到大量房源便於挑選。而對於二線、三線城市而言,土地供應量相應會不斷增多,外來人口不斷流入,仍然有上漲的空間。而剛需則要認真規劃,衡量自身能力,制定出最適宜的方案。

二季度樓盤供不應求,不具備購房條件的剛需,謹慎衡量承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