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退役潮將近 回收利用的春天是否將至

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退役潮將近 回收利用的春天是否將至

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門在關於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以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解決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高效再生利用等突出瓶頸問題,引導金融機構及社會資本加大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項目的支持力度。

隨著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將加速完善,第三方動力電池回收龍頭公司有望迎來機遇。機構分析認為,2018年開始我國動力電池報廢量將呈現翻倍式增長,預計2020年報廢量將達到28萬噸。在報廢量迅速攀升的帶動下,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將非常廣闊,2020年市場空間可達107億元,2024年將提升至245億。

第一批動力電池回收潮

近年來,隨著鋰電池逐步應用於新能源汽車,我國動力電池的產量年增速迅速攀升,從2014年的4Gwh擴張至2017年的44Gwh,3年的時間呈現10倍的增長。

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退役潮將近 回收利用的春天是否將至

廣發證券認為,按照動力電池循環壽命為3-8年計算,2018年將進入動力電池大規模報廢階段。預計到2020年累計退役動力電池將達到25.7萬噸,2018年至2020年報廢量將翻倍增長。

廣發證券預計,雙積分政策激勵下,2018年-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需求分別為51.8GWh、74.0GWh和113.9GWh。如果鋰電池全部用於梯次利用, 2020年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可達107億元,至2024年可提升至245億元。

第三方電池回收企業將受益

資料顯示,儘管鋰動力電池不含鉛、鎘等重金屬,但除了鋰之外,其電解液含有鎳、鈷、錳等重金屬,電解液中的含氟有機物也有汙染。回收、拆解、處理過程中可能引發重金屬汙染、有機物廢氣排放等多種問題。

並且,有分析認為一輛新能源汽車搭載的電池,相當於約一萬多部手機電池。按照國內目前動力電池汽車的保有量和未來增速,僅從數量上看,動力電池回收任務比較艱鉅。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董事長認為,燃油汽車到新能源汽車是從黑色到綠色,做好電池回收就打通了綠色到綠色的閉環,沒做好那就是從綠色倒退到黑色。

鋰電池回收對鈷鎳錳等重要金屬的平均回收率高達9成左右,將是環保的必然要求。天風證券認為,國家近期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動力電池回收,並強調落實生產者責任制的延伸,未來汽車生產企業將承擔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主體責任,而整車廠沒有成熟的回收體系和技術,將和第三方展開深度合作。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2018 年下半年第一批動力電池將退役,完善回收體系刻不容緩。從經營層面,整車廠業務與電池回收利用業務協同性不高,更合理的方式可能是整車廠提供渠道,而後續的梯次利用、拆解回收環節由電池廠或第三方企業來完成。

川財證券認為,將長期看好鋰電池回收行業。目前動力電池進入集中退役的高增長期,同時退役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可延長其使用週期,有望獲得超額收益。消費類鋰電池的再生項目具備金屬回收的良好經濟價值,同時未來垃圾分類的不斷完善有利於提高回收率,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有望獲得利潤的穩步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