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無創」的紋眉,爲何感染了肝炎?|世界肝炎日

一次“無創”的紋眉,為何感染了肝炎?|世界肝炎日

作者 | 周亦川

來源 | 搜狐健康

不動刀、無傷口的微整形可以讓我們快速變美變漂亮,可靠嗎?

張女士天性愛美,3年前逛商場時,和同事們一起被推銷紋眉的宣傳打動,去商場邊上的美容院做了紋眉術。近段時間,感覺胃部不舒服,她想做個胃鏡,結果在醫院胃鏡前例行9項檢查時,發現丙肝抗體陽性。張女士來北京地壇醫院進行相關檢測,還真是丙肝病毒核酸檢測陽性,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在醫生追問流行病學史時,張女士既沒有既往輸血,也沒有手術史,也沒有丙肝病人密切接觸史。當醫生追問紋眉過程時,她想起3年前在商場邊的美容院紋眉時,消毒措施可能不到位,追悔莫及。

微整形為何傳染肝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謝雯教授分析,在紋眉的過程中,美容師會使用針具,因此是一種會“見血”的操作。針具的消毒過程是否正規?紋眉使用的染料是不是多人共用?這些細節都有丙型肝炎病毒傳播的隱患。此外,女性經常做的紋唇,打耳洞等等,如果消毒不當也有肝炎病毒感染的風險。

在美容院,男性最常做的就是“紋身”,比如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盃上,紋身的運動員非常多,而葡萄牙的C羅為了倡導獻血,以身作則沒做過紋身。紋身也有潛在的感染風險,有些國家比如美國,就有規定一個人在紋身後一年期間不建議獻血。如果是在感染的窗口期,肝炎抗體檢測就有可能查不到病毒,那麼這份血液就有感染他人的危險。由此我們建議,即使是“無創”的微整形,也一定要到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操作的正規機構去做。

不安全輸血是丙肝最重要的傳染途徑

謝雯介紹,丙型肝炎病毒傳染的核心就是血液交換,感染者的血液進入到易感者體內造成感染。在我國,目前丙肝的人群感染率從過去的3.2%已經降到0.49%,大約是500萬人。但這個數據並沒有包含未診斷的丙肝高危人群,比如1991年前輸血的人群、獻血感染人群,以及有吸毒、同性戀等高危行為的人群,這部分人群估計也有500萬人,因此加起來約有1000萬人,當然,這還是比乙肝感染者低了很多(乙肝感染率約為6%—7%)。

丙肝最重要的傳播途徑還是不安全的輸血,1991年是一個“分界線”。謝雯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馬女士在1991年生孩子時,產後大出血,輸血後搶救成功,感覺自己特別幸運,一晃20多年過去了自覺身體特別健康。前段時間婦科普查查出問題,要做子宮全切術,結果術前檢查查出丙肝抗體陽性,來北京地壇醫院複查,丙肝核酸檢測還真是陽性,需要抗病毒治療。

由於在1991年前國家沒有對血液製品進行丙肝檢測,因此在這之前輸過血的人特別是做過手術的人,如果在之後的幾十年沒有查過丙肝抗體(比如沒做過內鏡檢查、獻血等),都建議到醫院去查一下,以防萬一;母嬰傳播也是丙肝的傳播途徑之一,由於丙肝傳染性低於乙肝,因此患有丙肝的母親傳播給孩子的幾率約有7%。若母親符合上述條件(91年前輸血、手術),那麼孩子也建議查一下。

日常生活會傳染丙肝嗎?

由於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通過血液傳播的病毒,因此我們與丙肝患者共同工作、吃飯被傳染的幾率非常小,但如果是家庭接觸,就需要警惕這個“小概率事件”了。病毒可以通過微小的傷口傳播,如果家庭成員兩人或多人同時有口腔的破潰,那麼在吃飯的過程中就有傳播的可能性;儘管家庭成員共用牙刷的情況很少見,但有可能共用牙杯,這樣也有互相傳染的風險。因此,家中有肝炎患者,還是建議分餐制,洗漱用品專人專用。

一次“無創”的紋眉,為何感染了肝炎?|世界肝炎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