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的一些自稱“小仙女”、“寶寶”一族的姑娘們秒變嘮叨“老母親”,不停的在朋友圈抱怨自己的蛙兒子。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在 家 時

你怎麼這麼能吃,家裡的東西都要被你吃完了~

怎麼這麼宅,別削那個小棒子了,去院子裡溜達溜達吧

兒砸,老媽不需要你上清華北大,不要一直看書寫作了,趕緊出去浪啊啊啊!!!

你這樣一直用眼會近視的

。。。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出 門 後

蛙蛙,你去哪兒了啊?什麼時候回來啊?老孃想你了...

我兒子為什麼不給我帶土特產,照片也好少

是不是我對它不夠好?

兒砸,你好幾天沒回來了

是不是遇到什麼危險了?

。。。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沒 朋 友 時

我兒子怎麼總是一個人待著啊,出門也沒個伴

會不會有孤僻症?

會不會變成書呆子?

會不會以後都沒朋友?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有 朋 友 時

我擦,別和耗子鬼混啊,它會把你帶壞的!

你朋友在門口等你幾個小時了,你好歹出去看看哇

你多和漂亮的小蝴蝶玩

你是不是談戀愛了

。。。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嗯,就是這樣,現在身邊的朋友,同事集體淪陷,上一秒還在一本正經的談話,只要有人說了一句,“我的蛙回來了”。大家立馬切換成老母親聊家常模式,不由自主地聊起自己的蛙兒子!

有個朋友說,養蛙這事,雖然覺得是自己養了個兒子,但其實養的是自己,養的是一段親子關係,因為在養蛙的過程中慢慢的理解了父母。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每次蛙出門給我寄的照片都莫名的開心,突然想起我爸經常在微信上跟我說的:多給我發幾張你的照片。”

“養蛙讓我想起了,我媽有了微信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朋友圈仔細的翻到了15年第一張照片....”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從小到大,媽媽總是為我們操碎了心,凡是都要管,而自己就像那隻活的自我的蛙一樣,心安理得的接受他們給予的一切。但蛙有一點卻比我們做的好,它不會抱怨,而我們在面對父母的嘮叨和關心時會不停的抱怨,嫌他們管的多,甚至一氣之下也會離家出走,了無音訊。

相比之下,我們有時確實還不如一隻蛙,縱然它不會顧及你的意願任性出走,但它還是掛念養育它的你,會給你帶特產,給你發照片,也會經常回家待一段時間。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其實,在日語中『青蛙』和『回家』是同音,在《旅行青蛙》這款遊戲中也是這樣:旅行——回家

青蛙不管在外面遇到什麼人、什麼事,從來不會忘記在家裡等它的人,每次都會讓你知道它去了哪,也總會回家。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雖然你知道它會不斷的離開,也知道它會回來,但是無論如何,你都無法完全掌控它,讓它按你的想法生活;但你依然會在它回來之前給它準備好吃的,時不時關注著它。

這不就是我們的生活嗎?有時候我們是在路上的蛙,有時候是在家裡的你,歸根到底就是我們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離開家,在外面一個人打拼,儘管孤獨,卻只要想到家,想到父母,無論我們在哪,心裡都是暖暖的。只要回到家,父母也總會做好多你愛的菜,對你問寒問暖。

有家就會有牽掛,這種牽掛是一種令人暖心的存在。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馬上就過年了,在外遊蕩的你會回家嗎?有沒有每週給父母打電話?有沒有經常給他們發照片?有沒有時時的掛念著他們?

養蛙,其實就是告訴你:常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