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很多人對高考擁有敬畏心,一句 “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透露出大眾對高考的普遍關注與尊崇。而由本科生過渡到研究生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直到近幾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一大熱點話題。

國家教育部公開的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全國研究生報名人數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2016年-2018年,報名人數分別同比增長7.3%、13.6%、18.4%。在2018年,這一數字一路狂飆突進,達到238萬人,比2017年增加37萬人。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今天司令和10位考研的同學聊了聊,他們講述了只有考過研才明白的道理。原來考研人對研究生考試同樣擁有一顆敬畏之心,他們真誠、感恩,在他們心裡,考研更能象徵不悔的青春。

1

目標夠堅定的話,

嚎啕大哭後你還會有力氣舉起手膀擦淚水的。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常常看到有人問,你最羨慕哪一類人?如果碰巧問到快大學畢業走向下一個目的地的人,他們十有八九會說:目標明確,有自己行駛方向的人。

在畢業前的一學年裡,阿露和一位室友做出了考研的決定: “想對自己的未來不設限,首先要有配得上的能力和水平。”

比起阿露,更多考研學子沒想那麼複雜:找個好工作學歷不夠,考研吧。

慢慢,他們把“吧”字去掉,“考研”這面大旗牢牢樹在心頭,最終成為一種信仰。

有位名人查爾斯·C·諾布爾,他說,

有了目標,就不會因為暫時的挫折而沮喪。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這句話放在整個考研路上,無比貼切。

阿露在的自習教室旁邊有個樓梯,樓梯下面很小的儲物空間裡放著一張凳子。

坐在上面背書的人每天輪流更換。如果你隔三差五經過那裡,常常會聽到女孩們憋哭的嗚咽聲。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和阿露一起考研的室友以及她本人,在背了一遍又一遍傳播學理論還是默不出來的時候,曾在這張凳子上肆無忌憚得掉眼淚。第二天,她們會帶著微腫的眼睛按時來到自習室,繼續低頭做題。

很多人看過電影《死亡詩社》,片中的主角之一文學老師約翰•基汀說:“在人群中堅持你的信仰是一件很難的事。”

因為那些一味堅持的人,倔強的人,易成另類。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畢竟“倔強”這個詞語在所謂成人的口吻裡總是帶有莫名的貶義。直到回望考研一路嚎啕大哭又不服輸的自己,才頓悟,倔強明明一直都是中性詞,它讓人疲憊不堪的脖子選擇始終昂著頭。

原來,不是隻有奪得最後旌旗的人才能做稱作勇士,那些跌倒100次站起101次的也是勇士,且是更為生猛的勇士。

2

堅持的意義超過了結果本身。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據官方數據統計,北京外國語學院的高級翻譯學院每年的報錄比在30:1左右,複試成績佔比高達70%,即好不容易進入初試,複試發揮不好即面臨失敗。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校學術型碩士招錄比例僅為50:1,

相當於高中一個班裡,你必須時刻保持在第一名才能考進該專業。

2018年的最新數據未出,但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加入考研大軍,就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

而這份勇氣在堅持了六個月的早六晚十之後,清風自來。王子清知道自己分數遠遠夠不上歷年初試線的時候,傷心了幾天後,又精神昂揚了起來:想起自己以前說要減肥,熬不過三天又大吃大喝,如今竟然堅持到考試最後一場;想起考場上的考生一場比一場少,自己硬是坐到了最後一場考試;想起自己無數次想要放棄,在學校操場思考人生後又猛然扎進圖書館……

“天吶,我堅持到了最後一刻,難道這不算是一種成功嗎?”王子清問道。

很想用一部老劇《我的青春誰做主》的臺詞去解讀這個“成功”。“不是所有得到結果的都成功,也不是沒結果的就失敗,成功藏在過程裡,將來回頭看,樂趣不在最後撞線那一下,結果是買東西的贈品,好了算賺的,不好也沒什麼。”

3

別總想著自己如何不行,

屬於天才的那一類人早在高考的時候就已經進入清北了。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人在高壓之下有自我否定的習慣,為什麼看了這麼多遍總是記不住,做了這麼多遍的題目遇到類似的還是不會?

“ ‘我原來一無是處’這句話像黑白無常手裡頭的鈴鐺,哐啷哐啷搖啊搖,在每個深夜擊潰我。”許琦的考研日記裡,這句話尤其醒目。

每一個從考研考場出來的人,都深諳:

人,需要接受自己的平凡,如此後,再學會挑戰自我。

平凡不代表一世平庸。承認自己的平凡,不代表可以自我放縱,而是客觀認識自己。心底有乾坤、胸中有丘壑,勤奮加持的樸素日子終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肖翔考上上海復旦大學後,寫了一篇經驗帖送給學弟學妹,第一句話是: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平凡又普通的,考研需要的是勇氣、努力與自我認知,以及統籌規劃的能力。因為本科院校是普通二本,肖翔的同學普遍缺乏自信,對於考研學校的選擇大多數人持保守態度。

只有經歷過考研才知曉,接受平凡,挑戰自我,才是這輩子最不平凡的事。

4

總在關注別人的魚竿有沒有動靜,

自己的魚會跑掉的。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在考研黨裡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打招呼的方式大體有以下幾種:你專業書背了幾遍了?或是,你政治看到哪裡了,1000題你要做幾遍?你英語作文背到哪裡了?

大多數人都對別人的複習計劃擁有較高的關注度。對方的回答幾乎決定了詢問者當天的複習心態。若是得知別人複習充分,你會心慌、恐懼;反之,瞭解別人進程較慢後,你開始沾沾自喜,甚至略有鬆懈。

就像在岸邊釣魚,出於好奇也好,出於競爭帶來的緊張、壓迫感也罷,緊盯別人魚竿的動靜,容易分散自身的注意力,最終導致自己錯失時機,放掉手裡的大魚。

專注,在現代青年裡是稀缺品質。在考研過程中,專注力是影響結果的一大因素。

5

哪怕僅是待在一個教室溫書學習,

並肩奮鬥過的人總是輕而易舉成為朋友。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李晴待的考研自習室算是人數較少的自習室了。大家初始都默不作聲,只和固定的研友同進同出。

某天傍晚,天突然陰沉,大雨急促降落,大家四顧茫然,誰都沒有帶傘。從一起吐槽天氣到互相傳授政治學習經驗,十幾個女生每天見面都會點頭微笑。再後來,她給你麵包你給她小魚乾,一來一去都成了“露水姻緣”。

累了的時候,李晴會看看她們。微弓的背,手裡握著不斷擺動的筆頭,看著這些她會安心起來。

在這場無形的戰場裡,讓人維持生存的體溫,能夠走下去的,竟然只是同一個自習室裡的“戰友”的背影。

哪些道理只有考研人才懂?最後一點直戳淚點

其實,因為考研才知曉的事情,何止這些。無論什麼結果,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都是“英雄”。

本文圖片皆來自於網絡,文中姓名皆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