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爾棉花期貨的慘敗是被托馬斯設計陷害的嗎?

利弗莫爾棉花期貨的慘敗是被托馬斯設計陷害的嗎?

看完《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利弗莫爾棉花期貨慘遭失敗那一段後,我心中有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利弗莫爾是被托馬斯設計陷害的。

我相信有這種感覺的人不止我一個,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寫這篇文章,以便能聽到更多網友的心聲。

我知道也會有人提出質疑,說托馬斯自己都破產了,拿什麼去陷害利弗莫爾。

可是您別忘了,像托馬斯那樣在棉花期貨市場有威望的人,在報紙上發表一則假消息是很簡單的事。

所以說他是不是真的破產了只有他自己清楚。

下面我用自己的觀點來推理一下托馬斯是如何實施騙局的。

利弗莫爾在10月24日股市大崩盤那天賺了100多萬,各大報紙都登了他的事蹟。托馬斯這時候應該已經開始注意他了,知道他也在做棉花期貨。而且棉花期貨做的還很成功。

於是,他就開始在心裡盤算著如何能把利弗莫爾的這些錢騙到手。

他先讓人在報紙上發佈他破產的消息,又讓很多人去棕櫚海灘散佈這個消息,因為利弗莫爾正在那附近遊玩。肯定能聽到這個消息。而且他斷定利弗莫爾聽到這個消息後,肯定會去關注棉花市場。

他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把握呢?因為他抓住了人性的弱點,他知道人一旦在股市上操作屢屢得手後,都會特別自信,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所以很容易乘勝追擊,頻繁操作。

利弗莫爾果真如他所願開始關注棉花期貨,並且很快進入狀態,大手筆操作,陸續買進14萬包,幾乎把空頭拋出的棉花買光了。

托馬斯看到了他的操作,讓人在《世界報》上登了一則假消息,說利弗莫爾要軋空棉花市場,誘使很多交易商紛紛買進。

利弗莫爾很快拋掉了他的14萬包棉花,而且大部分都拋在了當天最高價。他意外的大獲全勝,各大報紙開始刊登他“棉花大王”的事蹟。他一時間又成了期貨界的名人。

托馬斯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接觸利弗莫爾做一個鋪墊,要不然像托馬斯這樣的大人物,去拜訪一個沒有名氣的人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只有他們平起平坐的時候,才能很自然的交往。

他見利弗莫爾的目的就是讓利弗莫爾受他指揮,買進錯誤頭寸,把利弗莫爾賺的錢騙光。於是見面後他提出要和利弗莫爾合作,由他提供市場信息,利弗莫爾實際操作。

托馬斯本來想憑他的名聲和威望,利弗莫爾會很爽快地接受他的合作建議。誰知利弗莫爾拒絕了他,他覺得利弗莫爾還不是太好騙,還得從長計議。

於是,他第二天又寫信給利弗莫爾,不但說要借錢,還要利弗莫爾去他家做客。這樣先取得利弗莫爾初步的信任。

後來,他們就經常見面,在一起高談闊論。托馬斯是多麼厲害的角色呀,能說會道,見多識廣。很快就把利弗莫爾忽悠住了。

利弗莫爾雖然股票上交易很成功,但他出身卑微,見識淺薄,又加上沒有多少文化知識。所以他對托馬斯崇拜至極,甚至認為托馬斯是他今生見過的最有魅力的人。

取得了利弗莫爾的信任,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他們開始直入正題,討論棉花期貨。

此時利弗莫爾已經在做空棉花,他的判斷是正確的。托馬斯必須讓他做錯誤的方向,所以拼命給他灌輸自己的觀點,還找出大量的證據證明現在的市場是利好的,應該建立多頭頭寸。

利弗莫爾在自己崇拜的人面前,也亂了方寸,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於是,他平掉了空頭倉位,開始建立多頭倉位。這正中托馬斯下懷,他可以趁機拋出空頭,讓利弗莫爾買進。

利弗莫爾習慣大手筆操作,他一次就買進了5、6萬包,因為方向是錯誤的,所以賬面上很快出現了浮虧,本來這時候他應該平掉倉位,重新判斷市場的。

可是托馬斯的觀點已經深入他心,他已經無法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市場。他覺得這個浮虧是暫時的,為了攤薄成本,他不斷地加大倉位。這正是托馬斯想要的。

就這樣,在托馬斯的精心設計下,利弗莫爾總共買進44萬包棉花。等他意識到錯誤的時候,他的幾百萬資金都灰飛煙滅了。

雖然利弗莫爾在文中對自己總結的教訓是:最危險的敵人就是聰明的朋友的熱切規勸和人格魅力。

但我覺得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托馬斯根本就不是什麼朋友,他就是一個金融騙子,他之前一年多賺幾百萬東山再起,說不定就是用同樣的手法騙了哪個大戶的錢。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