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考公朋友的自述

我一直覺得公務員考試,尤其是行測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大四那一年,國考報名開始了才第一次接觸公考,農村出來的我在這之前不知道公務員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是可以考的,一直認為家裡有錢,有關係,或者家裡有人當官的人才行。後來隔壁宿舍一個女生,她從入校開始,就為考選調生公務員做準備,她爸爸是人事局的。我因為跟她關係比較好,在十月份國家公務員職位出來之後,才從她嘴裡得知本科畢業生都可以考,然後就買了兩本書,還是盜版的,一共二十塊錢。當時因為就業壓力很大,而且我是工科專業,自己學的也不好,而且女生就業困難,而且我們學校是個普通本科,反正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就業是別指望了,公務員考試就是最後一根稻草了。說實話,我從小就是屬於別人家的孩子,我們那地方小,但是我從小開始就一直是保持在前三名的,中考考的意外的好,全市前二十的。但是上了高中開始徹底不學習了,腦子還算好使,最後復讀了一年才考上個普本,心裡壓力一直很大。我想如果我大學本科找不到工作,回家肯定沒法交代的。後來就是做題看書,大概看了兩個星期,行測的書仔仔細細的過了三遍,申論就看了幾頁,因為確實興趣在這個上面,覺得行測特別有意思,最後國考某海關筆試第一,面試沒過。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面試考什麼,家裡也沒錢給我報班,也沒人懂公務員考試的東西可以給我指導,最後失敗了。然後是四月份的省考,只能報三不限的,而且報的市直單位,最後是8/380這個樣子。因為國考完了之後我又飄飄然了,覺得自己特厲害。雖然當時在整個學院500號人專業課倒數,但是國考沒人分數比我高了。省考沒考上,最後直接慌了,害怕畢業沒工作,村官,三支一扶都考了,最後考上了隔壁市的三支一扶,算是勉強給家裡一個交代。

後來在鎮上過得挺開心的,認識了一群年齡相仿的夥伴,整天吃喝玩樂,當然鎮上的工作也很辛苦,學習就慢慢的放下了。第一年的國考差兩分進面試,省考依舊三不限25/680的樣子。第二年認識老公,感情順利,工作由原來的組織人事變成了民政辦,由編一些不知所謂的材料,變成了給群眾辦理低保救助等實際的工作,自己也投入到工作中去,每天加班加點,但是心情特別好,工作也充滿了熱情,遭到了群眾和領導的一致表揚,這一次省考之前做了兩三套題順順手,因為老公有車有房,我們這裡又是小地方,我倆一個月3000塊都過的特別滋潤特別舒適,整個人沒有任何壓力了。去市區考試,可能是心情愉悅的原因嗎,整個人元氣滿滿,哈哈,用一個小時做完了行測除數學之外的部分,剩下一個小時做數學,最後還有四個題沒做,蒙了四個B居然被我蒙對兩個。笑哭。中午找了個人少的樓梯,吃了個麵包,抱著書包靠著牆睡了一覺,下午又去寫申論,最後成績出來,78.5,76.5。筆試第一。然後又花了兩千多報了個面試輔導班當時還在大四面試失敗的陰影裡,結果一去面試輔導班我樂了,這啥啊,還不如我呢。自己想著,我說的都是對的,我只要把我想的說出來就好了,反正我說不到多麼深刻多麼全面。帶著這種心情面試,當然也很緊張,但是好多了。因為公務員面試成績拉的不是很大,最後還是因為我筆試成績較高錄取了。當然來到市區之後,房價變成原來的三倍,買不起房又是另外一個悲慘的故事了。

所以在我看來,一個良好的心態,還有興趣是我考上公務員的最主要原因。有些同學把學習行測申論當任務,就跟我當時上大學學的專業課一樣,讓我一個物理常年考十幾二十分的人學物理那不是難為人嗎。我也有畏懼心理,也不敢興趣,所以大學的專業課基本都掛掉了。公務員在小城市來說,算是比較好的工作,因為我們這裡企業少,像是銀行,電廠,菸草這些,更是沒有關係進不去,公務員,老師和醫生考試,算是最公平的了,當然我不願當老師,也沒法考醫生。對於我們這種窮二代來說,考上個市直單位的公務員,已經非常不錯了。

如果時間能倒流,我選擇高中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學個熱門專業,現在看來,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除了好好學習,沒有別的出路。而十多年前的我並不明白。這大概是我這輩子最遺憾最後悔的事了。

一位考公朋友的自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