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陳威峰


譚富英先生之後京劇藝術本身即開始漸漸衰落,昔日之輝煌不再。譚元壽也是富連成科班畢業,但他屬於“元”字科,此時富社已勉強\\維持,因此“元”字和"韻”字輩的人才較少。即使這樣,元壽老的功力之深、能戲之多,也非後來的這些優秀演員所及。20世紀五六十年代,應當是譚元壽藝術生命力最旺盛的時期,卻碰上了“文革”,傳統戲禁演,樣板戲盛行,元壽老主演《沙家濱》,享譽全國。傳統戲恢復後,元壽老已是半百之人,儘管也登臺演唱了不少傳統經典劇目,但畢竟身體精力不比壯年,加之多年未動老戲,必然有些生疏,而在當時已可使老戲迷解渴過癮。譚孝曾畢業於北京戲校,曾得王少樓親授,有一定的基礎,但他也在年富力強時遇到文革,人生最好的時光也被活活耽誤。後來又缺乏舞臺實踐,技藝自然難以提高。譚正巖自己雖趕上了好時候,但他天賦似不適合唱京劇,嗓音條件不佳,又沒受到正規的訓練,會的東西太少,因京劇演出不景氣,所以鮮有登臺之機會,會得少登臺少,藝術難以提升。譚門七代,正是一部京劇發展史。第一代譚志道,處在京劇形成初期;第二代譚鑫培,處在京劇茁壯成長的大發展時期;第三代譚小培、第四代譚富英,均處在京劇的繁榮鼎盛時期;第五代譚元壽,處在京劇由盛轉衰但其間又有一小高潮時期;第六代譚孝曾、第七代譚正巖,都已到了藝術多元化、京劇衰落時期。從譚門七代即可看出京劇藝術的發展軌跡。


湖廣潭州


譚富英被稱為新譚派,他的父親譚小培嗓子也不行,但是人家知道揚長避短,幾乎不唱戲,把精力都放在培養譚富英上。

譚富英先生的公子也就是譚元壽先生是優秀的文武老生,譚元壽自己也說,論唱自己只是二流,這也是他自謙的說法,老先生會的戲很多,能文能武,算得上一代名家。

譚元壽先生的公子譚孝增,可能嗓子還可以,不過他只學譚元壽,不學譚富英,唱的戲聽起來很彆扭,而且除了沙家浜和將相和沒看他唱過其他的戲。

至於那個譚正巖,真的不想說啥了,戲唱的那個水平可能都不如三流票友,而且人品也不想多說,我曾經在微博指出過他唱戲難聽,好傢伙,自己用小號把我罵了一頓……就這氣度想唱好戲也難。


雨落軒庭Antonio


譚家前幾代均做過科,除譚小培沒有武功外,都能唱文武老生甚至武生。譚元壽雖也是科班出身,但那時科班出來的已經不如前幾科了。不過和他同時代的演員相比,基礎還是要高出一節的,文武皆能。到了譚孝曾正趕上“文革”,所以沒在武的方面學到什麼,就連唱那時也就是那幾出樣板戲,所以基本沒學到什麼。譚正巖又是在文革後入的戲校,那時好的教師已經寥寥無幾,我九十年代經常去中國戲校和北京戲校接觸過一些教師。所以譚孝曾和譚正巖一基礎沒有他們的前輩打的紮實,二戲路沒有前輩學的寬。再者他是學武生後改老生,老生就覺得和前輩差的更遠了。我收錄過他們前幾代的老唱片錄音,唱功的確不錯。就是譚元壽錄製的現代戲如“智擒慣匪座山雕”等也是如此。

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使京劇受到很大的衝擊,也影響到演員們的唱功。戲路也窄小沒多少人愛聽去看。所以實踐機會更少,戲路更窄,看不到他們怎麼發展。所以看到的從各方面講,都是不如他們的前輩。明顯的覺的水平要低於他們的前輩。


閒人4429


譚家對中國京劇的發展貢獻,特別是生行是無人可比的。曾有相當的時間是"無腔不學譚",是生皆稱譚的!像餘、言、馬、楊、奚,甚至麒麟童早年都自稱是"譚派正宗"的。正如諸君所知,譚家七輩其實只出了老譚(鑫培)和小譚(富英)兩人可稱譚派的大師。一為創派人,一為傳承人。到後三輩也就了了耳。追其原由各有說道,於為腳踏門內外人只是一己之見。首先是自身條件,就是行內說的"祖師爺賞不賞飯"的事,吃這碗飯首先要是這塊料,先天沒好嗓子,再無悟性和十二分的努力、刻苦,再怎麼打磨也只能是"行中人"而已。乘祖䕃到頭還是自己,而成不了祖。再者,不可死抱祖規,祖法和祖傳,要有大視野,大胸懷向一切優秀的"玩意"學習,為己所用,豐富、發展祖上曾經的榮光。據說,後三輩此項有差。譚派是京劇老生行鼻祖,那是老譚和,小譚(新譚)的事,不是你的事。餘叔言不死抱余三勝轉而拜老譚,倒倉後也緊隨老譚不離,歷經磨難和努力練成正果,創了"餘派"還是被說成"新譚"的。新譚弟子馬三爺義子曾說過一事,年輕時南方麒派名家到北地演岀,那是保守的北方稱做"外江派"的,許多人視為異類。可那時年輕的裘盛戎、袁世海等學花臉的,都去"偷戲"。更年輊的馬長禮、沈金波(高派)等也紛紛去觀摩,可唯有譚五代就是不去⋯這說明什麼?當然言必稱"老祖",老本吃不盡的怎麼有長進呵!


發啟五半齋主


後輩繼承祖業,譚門七代傳人,確是梨園佳話。但從藝術造詣和建樹而言,於今譚門只有其名而無其實。聽過譚鑫培老先生和譚富英先生的演唱,那嗓子真是韻足腔美,餘音繞樑。而現在聽譚孝曾的演唱,感覺是"幹”; 聽譚正巖的唱,感覺是"懸"。所謂“幹",是指韻味不足,嗓子不能靈活運用。所謂"懸”是指嗓子不扒調,一拉就"黃",跑調得讓人躭心。齊如山先生曾言: 唱戲是要有天賦的。他言演員的條件有六大要素:一要嗓子,二要會唱; 三要扮相,四有表情; 五要形體,六會表演。照此對照,孝曾有嗓但不會利用,正巖聽音不準,嗓子本錢不足; 他們扮相、形體尚好,但表情和做派的基本功並不紮實。這樣一來,表演天賦不及前人,藝術作品的繼承就打了折扣。但從譚派藝術的發展看,李崇善、張克、王平都是譚派弟子,赫赫名家,他們的藝術成就不容小覷,樂見譚派後繼有人。


霜葉初紅54287318568


首先,天賦不行,祖師沒給吃飯的傢伙,譚孝增,譚正巖都不是角兒的料,譚正巖的大高個拍電視電影都好,放喜劇舞臺再穿靴子那就太不和諧了。其次,培養制度和方法,元壽先生科班出身,六代七代都是戲曲學校,新社會的培養方式。最後,京劇的土壤不比以前了,現代人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京劇不復當年是必然。


1431129228


請恕我直言,譚正巖個子太高,在舞臺上不協調,怎麼看都彆扭,也許是為了弘揚譚派保護譚派,領導上總也讓他去多亮亮相演些戲,但是恰恰把整臺畫面損壞了,譚正巖長的很帥,但是長得太高,別的演員沒法和他配戲,他適宜做影視演員。


手機用戶59465699165


京劇自出現譚氏一族,上蓋其父、下壓數輩唯譚富英。亮、脆、寬、厚,文武並重。他的本嗓不是摩仿的而是自創的並善用腦後音,馬譚楊奚,唯譚派難己超越包括他的後人,譚氏七代難能可貴的是對京劇不離不棄為京劇藝術做著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