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近日,曾經率領阿根廷國家隊兩奪美洲盃冠軍(1991、1993年)的元老級主教練巴西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陳梅西不適合擔任阿根廷國家隊的隊長,因為他缺少足夠的領導力。巴西萊在解釋領導力對於球隊的作用說:“隊裡需要有一兩個具有領導能力的球員,重要的是其個性而不是個人能力。隊長可以將所有人團結起來。”他認為梅西不具備這種能力,反而奧塔門迪可能是更適合擔當阿根廷隊隊長。

不過,巴西萊也承認梅西作為得分手的能力,認為他是阿根廷奪冠的唯一希望:“他永遠不要感冒,永遠不要嘔吐,永遠不要受傷,因為他是我們奪冠的唯一機會。”

作為球隊的隊長,球技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具備

領導才能,在球場上一呼百應。局面順利的時候能夠帶起攻擊節奏,在球隊不順的時候要能穩住陣腳,激勵、甚至是痛罵隊友,重振士氣和戰意。這才是隊長應該發揮的作用。反觀梅西,由於性格過於淡定,幾乎很少扮演這種角色。他更習慣於用技術來擊敗對手,例如2007年攻入赫塔菲隊的一球被認為是對馬拉多納經典連過五人的成功複製。雖說在團隊中,這樣的明星隊員可遇不可求,但作為團隊的領導者,這種做法對於整體的幫助有限。在全隊處於低迷狀態時血戰到底,至死方休的血性完全與梅西無緣。身為隊長卻發揮不了主心骨的作用,連續兩屆世界盃和美洲盃的失利不得不說有這樣的原因在內。

作為對比,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近幾屆世界盃的奪冠情況: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可以看到,從第11屆世界盃到第20屆,最近十屆世界盃的奪冠隊伍,大多將隊長一職交給了中後場球員。唯一一個踢前鋒位置的還是“球王”馬拉多納這個級別的。時間越往後推移,這個趨勢就越明顯。中後場球員抗壓能力更強,心理素質更過硬,能夠冷靜地把握全局,確實是發揮領導力,帶領全隊節奏的最佳人選。

總的來說,這幾屆世界盃奪冠隊伍的隊長可簡單歸為幾種典型風格: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卡西利亞斯,守門員

西班牙隊的門將卡西利亞斯人稱“聖卡西”。他在2002年世界盃上的1/8決賽中,在對陣愛爾蘭的點球大戰中撲出兩粒點球,將對手淘汰出局。這個稱號從此流傳開來。同時卡西利亞斯也是世界盃歷史上失球最少的冠軍門將,2010年世界盃7場比賽,西班牙隊只丟2球,淘汰賽階段更是無人能突破“聖卡西”的十指關。卡西利亞斯也因此被評為2010年世界盃最佳守門員。

這種類型的領導者沉著冷靜,能夠隨時掌握整個團隊的動向,而且洞悉各方意圖,對於潛在的風險極為敏感,必要時能夠果斷出手將威脅扼殺於無形。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佐夫,守門員

佐夫1982年率領意大利國家隊參戰第12屆世界盃時正值40歲“高齡”,為世界盃史上年紀最大的冠軍隊成員。傳奇教練貝阿爾佐特給意大利隊定下了防守反擊的戰術,身為隊長的佐夫以其威望和技術團結全隊,忠實地執行了教練的意圖,將衛冕冠軍阿根廷以及巴西、西德等一干勁旅挑於馬下。而佐夫也因其出色表現全票當選為最佳守門員。據統計,在為國家隊出戰的115場比賽中,佐夫保持了1145分鐘不失球的記錄,被球迷們稱讚為“攻不破的銅牆鐵壁”,這個記錄至今無人打破。退役後的佐夫當起了教練,帶領拉齊奧隊贏得意甲冠軍,並率領意大利軍團殺入2000年歐洲國家杯的決賽。

同為風險敏感型領導者,佐夫與卡西利亞斯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能夠凝聚團隊的威望,讓整個隊伍齊心協力,這是比個人能力更強大的利器。


鋼鐵意志,力戰不屈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鄧加,中場

固執、強硬,這是球迷對鄧加公認的評價。1994年擔任巴西隊隊長的鄧加將“功利足球”進行到底,放棄中場爭奪,在中後場佈下重兵防守,依靠鋒線幾位天才球員的個人才華去製造進球。鄧加本人成為了這一屆世界盃巴西奪冠的精神領袖,戰術核心。



不過這種過於堅持自我的領導風格也是一把雙刃劍,容易失去民心。之後1988年世界盃小組賽時,鄧加曾當場怒罵疏於回防的隊友貝貝託,最終決賽慘敗法國後,更傳出了鄧加在更衣室痛罵羅納爾多表現不佳的傳聞,為日後與隊友的關係破裂埋下伏筆。

當隊長時就對隊友不假顏色,當上主教練之後更有過之而無不及。2006年至2010年執掌巴西國家隊帥印期間,鄧加堅決貫徹1994年的功利主義打法,不惜棄用大小羅,對大牌也毫不手軟。可惜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上,精心打造的“平民巴西”陣容於八強戰中被荷蘭翻盤,鄧加賽後引咎辭職。

鄧加這樣的領導者有著鋼鐵一般的意志,容易成為不近人情的鐵腕獨裁者。但好處在於,他們對於其戰略的實施有著近乎執念的堅持。如果團隊成員一時出錯,他們必定會給予“當頭棒喝”。有這樣的領頭人在身邊,你就知道團隊的方向不可能跑偏。

狀態穩定,身先士卒

如果說鄧加是鐵腕獨裁者,那麼1990年帶領西德隊奪冠的“鋼鐵戰神”馬特烏斯、2002年帶領巴西隊奪冠的“勞模”隊長卡福和2006年帶領意大利國家隊奪冠的雙料足球先生卡納瓦羅,這三位則是主心骨式的領導者。他們各自都是代表該國國家隊出場次數紀錄的保持者。這表示,他們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保持著極高的競技水準,也證明他們能長時間保持良好的職業習慣。這樣身先士卒的領導者往往能成為團隊內的標杆,讓團隊成員看一眼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一專多能,多才多藝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帕薩雷拉,得分後衛

1978年率領阿根廷隊奪冠的帕薩雷拉以其統治力和影響力感召著整支球隊。雖然他在場上的位置是中衛,但防守風格卻相當兇悍,經常前插到中場參與進攻,不僅擁有一腳強勁的遠射,爭頂頭球的能力也極強,還經常能憑藉角球和任意球得分,另外,他還有主罰直接任意球的能力。

這樣的領導者思維靈活,適應能力強,門路極多,能夠在團隊陷入僵局的時候另闢蹊徑,找到各種各樣解決問題的思路。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貝肯鮑爾,自由人

說起“自由人”戰術,帕薩雷拉只能算是繼承者,開創這一戰術的人不是他,而是上一屆1974年的世界盃中帶領西德隊奪冠的“足球皇帝”貝肯鮑爾。當時的德國隊由於在小組賽最後一場中爆冷負於東德隊,士氣一落千丈,教練都有些心灰意冷。結果貝肯鮑爾挺身而出,接過教鞭,以隊長身份直接安排陣容和戰術,用冠軍獎盃證明了他出色的戰術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貝肯鮑爾的大局觀極強,在場上可憑藉本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戰術變化。他既可以後撤補防,指揮後衛集體造越位;又可以在中場助攻;甚至在比賽陷入僵局時衝到前場打破平衡,將“自由人”這一戰術發揮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作為球員退役後,貝肯鮑爾執教的德國隊於1990年再度奪冠。由於覺得球員和教練這兩個領域都沒有了挑戰,貝肯鮑爾表示要嘗試管理這個新領域,於是成為了拜仁俱樂部主席,領導球隊獲得了歐洲冠軍盃。此後他更一度出任德國足協主席,國際足聯副主席,世界盃組委會主席等要職。



如果有人要上知乎提問“有一位無所不能的領導是什麼感受?”,貝肯鮑爾就是一個絕佳的答案。

超級明星,異於常人

阿根廷奪不了冠該怪梅西?世界盃冠軍隊隊長該有什麼樣的領導力?

馬拉多納,前鋒

最後來說的這個類別是能力異於常人的超級明星。能繼貝利之後獲得球王這個稱號,馬拉多納的個人得分能力毋庸贅言。他在1986年以隊長身份帶領阿根廷隊奪冠,個人打進5球、助攻5次,成為該屆大賽的最佳球員,還在對陣英格蘭時於一場比賽中創造了“上帝之手”以及連過五人進球這兩個載入足壇史冊的經典。這樣的領導者屬於業務能力極強的超人,在現實中堪比包攬團隊大部分業績的超級明星。

有人說梅西的得分能力比之老馬也不遑多讓,但馬拉多納即使撇開之後執教生涯不提,單說球員經歷,84年轉入意大利那不勒斯隊之後,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帶領這個徘徊在降級邊緣的意甲隊伍拿下了俱樂部史上第一個聯賽冠軍。這樣的領袖能力,無疑是梅西無法企及的。

雖然從在球隊陣容中的位置來講,這個類別是我們榜中唯一一個與梅西靠得上邊的,但如果梅西不能突破自己的侷限,想要成為奪冠隊伍的領軍人,或許終究顯得有些“成色不足”


文 / 秦嶺 圖 / 人物網絡視頻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