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寶寶樹CEO王懷南學創業:從0到1與從1到100有哪些不一樣?

自從2017年以來,我們見證了許多風口上的行業出現倒閉潮,比如共享單車領域、比如無人貨架領域,一些創業者因為不懂經營的節奏,在還沒有實現商業閉環的情況下,就開始盲目擴張,最終留下的爛攤子連自己都無能為力。

創業者們在資本的助推下,以為有鉅額融資就能贏得任何一場競爭,於是失去了對市場的理性,也喪失了原本應該保持的創業節奏,最終以失敗告終。

那麼到底怎樣才算是一個合適的創業節奏?想要找到答案,我們就必須分清楚創業過程中從0到1,從1到100兩個階段的區別,以及這兩個階段對於創始人有怎樣的要求。

寶寶樹CEO王懷南根據自己的創業歷程,總結了創業過程中“1”的四種界定,也分享了他在兩種創業階段中是如何快速學習和適應的。

“在現階段的中國,一家公司能走多遠,相當程度上是要看創始人能不能一次次成功地打碎自己,是要看創始團隊能不能一次次地挑戰自己”,王懷南如是說。

相信他的創業經驗,能讓更多的創業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節奏。

-------點擊聽全部錄音-----

跟寶寶樹CEO王懷南學創業:從0到1與從1到100有哪些不一樣?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喃喃夜話,我是王懷南。

在上一期的節目中,我們講了事業與生活是平衡還是融合,那是我在創業路上感悟到的第二對矛盾。事業與生活的平衡在我看來是一個偽概念,創業這件事,它其實是我們百分之百的生命,是完完整整的人生。而在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我感悟到的第三對矛盾,也就是從0到1和從1到100的矛盾。

對於創業者來說,0到1就是創業初期,從空無一物開始邁出第一步,然後從1走向未來。這個1可大可小,那麼什麼叫“1”呢?我把1界定成如下四件事:

1

是你取得了一個比較大的用戶或客戶入口,也就是說你有用戶基礎或客戶基礎。

2

是你有一個比較可複製的、有規模的商業模式。有大量用戶基礎但是沒有商業模式的企業非常多,有商業模式但是沒有用戶入口的也非常多,兩者皆有的則少之又少。

3

是你有一個你有一個大家認同的品牌,這個品牌就代表了你所處的這個類別,好比說字典是一個類別,《新華字典》只是一個品牌,但是當你想起這個類別的時候,你一定會想起這個品牌。曾經在二戰之後,人們想起吉普車就想起吉普,因為這個品牌等同於這個類別。而在今天,坦率地講,想起孕育、想起母嬰,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寶寶樹。

4

是你的團隊因為有優秀的文化和價值觀,所以有特別經得起折磨和擊打的替補團隊,這也意味著,你擁有可以層層替代的團隊,用籃球的術語來說,就是有足夠的板凳深度。

做到了這四件事才叫做1,那麼,1以上則可以有很多東西。1以上可以有國際化的擴張、可以有業務邊界的擴展等等。0到1和1到100需要的是非常不一樣的人才和文化,所以在這兩個不同的階段中,需要完完全全地、狂熱地、甚至病態地打破自己的昨天,塑造自己的明天。

跟寶寶樹CEO王懷南學創業:從0到1與從1到100有哪些不一樣?

寶寶樹基本上每3-6個月就會做一些組織上的變換,大部分事業部在6個月左右都要變動,每個人在成功的路上沒經歷過10個崗位、也經歷過5個。我發現,如果作為CEO的我不去學習,這家公司的成長速度就會很慢,我要不斷打碎自己的昨天,不斷地認識到在今天我們要想的是3年之後的未來。

打碎自己,再一次次地重塑,我認為這件事在創業將要遇到的幾重矛盾裡,還是非常難以戰勝的挑戰。每個人都有一面後視鏡,從後視鏡裡你看不到一定角度的自己,所以要擴展自己的後視鏡,允許你周圍的人經常性地提出你看不到的觀點,要允許核心團隊的不和諧,甚至允許核心團隊互相攻擊、互相不作為朋友,允許自己恨昨天的自己,允許相當程度的混亂,允許你的昨天都是灰色的,然後在這樣一層霧境裡慢慢地走向你漸漸清晰的明天,走進你要考慮的後天。

所以,在現階段的中國,一家公司能走多遠,相當程度上是要看創始人能不能一次次成功地打碎自己,是要看創始團隊能不能一次次地挑戰自己,是要看那個團隊裡有沒有相當的爭論,當然同時也要看爭論之後我們是否能夠一次次地突破自己。

不論是從0到1,還是從1到100,需要的是一次次的刻苦銘心。時至今日我還能夠保持激情、向著目標前進,是因為我仍然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即使未來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只要我知道它承載著我的夢想,我就會堅定地前行。

感謝每個人今夜的聆聽,我是王懷南,祝大家晚安,我們下次再見。

跟寶寶樹CEO王懷南學創業:從0到1與從1到100有哪些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