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持續發熱,需警惕這個病!

孩子持續發燒,寶媽一定要警惕這個病。

小孩持續發熱,需警惕這個病!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各大醫院兒科可以說是異常熱鬧,因為無論是門診還是病房,我們都會看到排著長隊等候看病的患兒以及一大群患兒家屬。絕大多數患兒是以發熱為主訴就診的,而發熱的絕大多數都是呼吸系統感染,當然這跟嬰幼兒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免疫特點密切相關,大部分患兒經過積極治療後,預後較好。

然而,如果嬰幼兒發熱時間長,尤其是持續時間長(一般≥5天),熱峰較高,我們必須要警惕一種病,“川崎病”,又叫“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症”,這是一種發生於學齡前期兒童較常見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如果不經過規範的治療,可以可引起冠狀擴張或動脈瘤,甚至可以引起缺血性心臟病或猝死。

那麼這種病除了發熱還沒有什麼其他的特點,可以幫助我們臨床醫生或者寶媽們早發現,及時治療,從而預防嚴重後果的發生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們發現我們的寶寶有下列特點我們要高度重視:

小孩持續發熱,需警惕這個病!

■發熱:該病發熱的熱峰高(39-40℃),發熱持續時間長,一般發熱≥5天,多數發熱7-14天,甚至更長時間,並且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

■眼紅:該病起病3-4天可出現球結膜充血,但是又不同於細菌性結膜炎,因為這種眼紅沒有明顯的膿性分泌物,並其退熱後結膜充血亦消退。

■唇紅:主要表現為口唇發紅充血、皸裂,還可以出血比較有特點的“草莓舌”。

■皮疹:該病發病1周患兒軀幹、四肢可出現多樣皮疹,或出現猩紅熱樣皮疹,肛門周圍也可出現發紅、脫屑。

■手(足)紅:早期可出現手足硬性水腫和掌趾紅斑,恢復期可出現指(趾)斷甲下和皮膚之間出現脫皮,嚴重時指(趾)甲可脫落。

■頸部淋巴結大:頸部淋巴結腫大可為單側,也可以為雙側,質地硬有觸痛,但是無膿性分泌物,退熱時消散。

以上典型症狀或體徵可以幫助寶媽們早期發現,及早就醫,預防併發症。但是作為臨床醫生,我們單憑上述症狀,我們是無法確診的,其他基本也可以出現類似表現,比如猩紅熱也可以出現草莓舌、皮疹。但是臨床大夫發現上述症狀、體徵,我們可以擬診,要確診可參考下述診斷標準:

川崎病的診斷標準:

發熱5天以上,伴下列5項臨床表現的表現的4項者,排除其他疾病後,即可診斷川崎病:

1)四肢變化:急性期掌趾紅斑,手足硬性水腫;恢復期指(趾)斷膜狀脫皮

2)多形紅斑

3)眼結合膜充血,非化膿性

4)唇充血皸裂,口腔黏膜瀰漫充血,舌乳頭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5)頸部淋巴結增大

注:如5項臨床表現中不足4項,但超聲心動圖有冠脈損害,亦可確診為川崎病

最後我們還是簡單談一下川崎病的治療及預後。川崎病急性期的治療,目前推薦丙種球蛋白{1g/(kg·d),2d}+阿司匹林{30-50mg/(kg·d)}的方案,體溫恢復至正常後阿司匹林改為小劑量{(3-5)mg/(kg·d)}。丙種球蛋白耐藥型川崎病可再次輸注丙種球蛋白或選擇糖皮質激素治療,難治性川崎病可試行英夫利昔、烏司他丁、血漿 置換及環孢素等治療方案。對於川崎病併發冠狀動脈病變患者應根據病情進行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治療。如患兒出現心肌缺血的臨床症狀或影像學檢查提示冠 狀動脈狹窄,酌情選擇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總得來說,經過正規治療的川崎病患兒多數預後較好,該病的隨訪十分重要,無論冠脈有無病變,出院後第1,3,6月以及出院後第1-2年應進行包括心臟彩超的全面隨診檢查,未經規範治療的患兒理論上應該更勤的進行隨診檢查,及時瞭解患兒冠脈情況。

參考文獻:

[1]謝添.川崎病的治療與隨訪[J].國際兒科學雜誌,2017,(11):757-760,764.

[2]MUTA H,ISHII M,EGAMI K,et al.Early intravenous gamma-globulin treatment for Kawasaki disease: the nationwide surveys in Japan.[J]. 2004,4(4):496-499.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