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小城故事原鄉人,

月亮代表我的心。

△翁清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自古以來,月亮便是華夏人的浪漫幻想。它可以觀賞,可以把玩,可以訴衷,可以寄情,寂寞時還可以把它喚下來共同飲酒。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而在現代樂壇,有一首與月亮有關的歌皎潔似夢,柔情似水,流淌在無數華人的心房。

雖然有數以百計的音樂排行榜,然而這首歌卻經常雄霸榜首,就像月亮一樣永懸高空。

相信許多人已經猜到了這首歌,它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鄧麗君 - 香港之戀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自從鄧麗君演唱此歌后,此歌先後被數百位中外歌手翻唱,成為了流傳度最高的華語歌曲之一。

今天要講的大師便與這首歌有關,正是他創造了這首“華語一歌”。

他就是作曲家翁清溪。

乍聽他的名字你肯定很陌生,但他的音樂真的如同清溪般潺潺淙淙洗滌人心。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翁清溪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翁與莊

在華語樂壇,有許多著名的詞曲組合,比如張宇十一郎,姚若龍陳小霞,方文山周杰倫。

而在他們之前,莊奴與翁清溪的詞曲組合風靡華人世界。

莊奴是中國三大作詞人之一,翁清溪則是臺灣大名鼎鼎的音樂教父,從上世紀60年代起便叱吒風雲。

正是翁清溪與莊奴二人的聯手,成就了永恆的歌后鄧麗君。二人為鄧麗君創作了多首名曲,直至今日仍傳唱不衰。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莊奴

比如《小城故事》,這首歌純淨、甜美而溫柔,猶如倒映著滿天星月的流水,讓人沉迷陶醉。

此歌本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發佈後蟬聯中文歌曲擂臺陣三週冠軍。

由於此歌造成了巨大轟動,精明的廠商甚至把鄧麗君的圖片印在了電影海報的核心位置,非演員的鄧麗君居然比兩位主演還要醒目。

小城故事鄧麗君 - 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再比如《原鄉人》,這首婉轉深情的歌訴發了臺灣同胞對於祖國的眷戀和向住。

一曲原鄉人,唱哭了兩岸無數同胞!

原鄉人鄧麗君 - 原鄉人 電影原聲帶

我張開一雙翅膀,背馱著一個希望

飛過陌生的城池,去到我向往的地方

在曠野中我嗅到芬芳,從泥土裡我攝取營養

為了吐絲蠶兒要吃桑葉,為了播種花兒要開放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除此之外,翁清溪和莊奴為鄧麗君創作的經典歌曲還有:《小路》、《原鄉情濃》、《春風滿小城》、《無情荒地有情天》。

可以說,沒有翁莊二人的聯手,歌后鄧麗君將減少許多光芒。

小路鄧麗君 - 小城故事原鄉情濃鄧麗君 - 鄧麗君精選2春風滿小城鄧麗君 - 小城故事無情荒地有情天鄧麗君 - 一封情書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金手指

縱觀翁清溪的一生,他不僅成就了鄧麗君,還捧紅了許多歌手,有幕後金手指的盛譽。

從上世紀60年代,凡是被他看中的歌手,經過他的妙手點化全部走紅,不愧為一代宗師。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翁清溪

1974年,臺灣歌手高凌風發布了首張國語專輯《女朋友》,從此一舉走紅,成為了七八十年代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歌手。

在這張專輯中,有兩首歌曲廣為傳唱,一首是同名主打歌《女朋友》,另一首則是被眾多歌手翻唱的《大眼睛》,而這兩首歌都由翁清溪創作。

你也許沒有聽過高凌風《大眼睛》的原唱,但很可能聽過後來由天王劉德華翻唱的版本。這首歌清越悠揚、靈動唯美,就像駕一葉扁舟行駛在溫柔的眼波。

大眼睛高凌風 - 經典復刻20 高凌風 (二)女朋友高凌風 - 經典復刻19 高凌風 (一)

你的眼光,似乎對我訴說

好時光,千萬不要蹉跎

不管你心裡是否有個我,我永遠為你祝福,願你快活

我可以不知道,你的名和姓

我不能不看見,你的大眼睛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高凌風

1980年,翁清溪為臺視連續劇《秋水長天》創作了同名主打歌,交由初出茅廬的王芷蕾演唱。

在此之前,王芷蕾已經發布了第一張專輯《情深深》,但無奈反響平平。

而伴隨著《秋水長天》的播出,同名主打歌響徹臺灣,王芷蕾也成為了著名歌手。

王芷蕾的聲音輕柔亮麗,將這首歌唱得七分悽楚三分激昂,訴發著如秋水長天般的無盡相思。直至今日,聽起來仍觸人心扉。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秋水長天王芷蕾 - 我們的天空

依舊是秋潮向晚天,依舊是蘆花長堤遠

多少雲山夢斷,幾番少年情淚

盡付與海上無際風煙,早化作遠方漁火萬點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王芷蕾

除了鄧麗君、高凌風、王芷蕾外,翁清溪成就的歌手還有許多。

鳳飛飛、陳美齡、余天、劉文正、崔苔菁、鍾鎮濤、鄒娟娟等人,他們都受到了翁清溪的賞識提攜,恭敬地稱翁清溪為老師。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大宗師

在中國古代,有大師與宗師之分,何為大師何為宗師呢?

大師能夠創造為一種風格的傑作,而宗師則天馬行空無可羈絆,能夠創造出多種風格的經典。

翁清溪一生中捧紅了眾多歌手,他與歌手間並非簡單地合作,而是根據每一位歌手的特點量身定製。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大眼睛》,這首歌中有著“嘿嘿嘿嘿、巴啦巴啦”這樣的唱段。而之所以有這幾個字是因為高凌風咬字不清,所以才加入了這一唱段。

再比如崔苔菁的《愛神》,崔苔菁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豔性感的歌壇巨星,有“東方瑪麗蓮”之稱。

這首歌聽起來妖嬈華麗、嫵媚性感,像一朵山中的野玫瑰般鏗鏘熾熱,與崔苔菁堪稱絕配。

如果讓鄧麗君、鳳飛飛來演唱,肯定少了幾許風情萬種的嫵媚。

愛神崔苔菁 - 原音之旅系列10專輯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崔苔菁

更能體現翁清溪創作風格的,要數他“湯尼”之外的藝名作品。

翁清溪的藝名有許多,除了最常用的湯尼外,還有波度、光陽、公羽等,每個藝名都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年輕的時候,翁清溪曾在美軍俱樂部裡當樂師,薪水的計算必須要用英文名,於是他就想了一個最簡單最不會記錯的“TONY”,中文簡稱湯尼。

後來這個藝名下的作品越來越多,他本人又組建了“湯尼大樂團”,這個藝名就成為了他的正式藝名。

天涯海角祇愛她翁清溪 - 臺灣爵士音樂 Jazz WalkⅡ心事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翁清溪以湯尼為藝名下創造的作品

然而,翁清溪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他總是會把自己的愛好發展成為一種風格。

年輕時的他非常崇拜法國一部電影中的主角雅賊波度,於是給自己起了個藝名“波度”,此藝名下的作品只求大快心意,全都是調皮搗蛋的戲謔風格。

後來他為自己取了個藝名“光陽”,因為他發覺自己的某些作品借鑑了別人的風格,雖算不上抄襲但他的潛意識排斥這些作品,而凡是這類作品都歸入了光陽名下。

至於“公羽”,則是其姓“翁”的拆分。在人類的世界,女性要比男性更具美感。但在動物的世界,公類鳥獸的羽毛往往更亮麗光鮮。此藝名下的作品即是公羽般多姿多彩。

這些截然不同的風格,共同構成了多面的翁清溪。

他既可以淺斟低唱,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又可以張揚狂放,嬉笑怒罵皆成妙曲。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三求學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心生疑問,為什麼翁清溪這麼厲害?他是不是一個天才?沒錯,他確實是一個天才,而且是像仲永那樣的天才。

仲永在五歲的時候從未見過筆墨紙硯,但卻哭著要這些東西,然後賦詩一首名震鄉里。

翁清溪有著類似的經歷,當他在小學四年級時,同學拿了一個只剩口琴心的破口琴,其他人都吹不出來,但翁清溪稍微琢磨便吹出了旋律。

巧合鳳飛飛 - 巧合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鳳飛飛

翁清溪從此迷上了音樂,僅用一年便成了口琴高手。後來的他被當地樂隊邀請入隊,他在隊裡的時候,沒有老師教導,卻把樂隊的樂器全都弄懂了。

伴隨著名氣的不斷提升,許多人找他來學音樂。但由於翁清溪純屬無師自通,他擔心自己的音樂不紮實,於是前往歐洲學習古典的管絃技法。

返回臺灣後,他開始為電影配樂,並組建了“湯尼大樂團”。由於他本身天資奇高,又到歐洲系統地學習過音樂,所以他很快就在電影圈內闖出了名堂。

葡萄成熟時陳蘭麗 - 葡萄成熟時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陳蘭麗

他的收入節節攀升,名氣越來越響,很多導演點名讓他做音樂。

但是翁清溪卻再次感到知識欠缺,他仍然不夠專業。於是在1973年,37歲的翁清溪前往美國波士頓百克里音樂院進修爵士樂。

二度留學歸來的翁清溪成為了當時臺灣樂壇最專業的音樂人,他提攜了許多有潛力的歌手。

創作了一系列不朽的經典:鳳飛飛的《巧合》、陳蘭麗的《葡萄成熟時》,劉文正的《門裡門外》等佳作。

門裡門外劉文正 - 永遠的情人(情歌私藏全紀錄)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劉文正

與此同時,他還成為了眾多導演的御用配樂人,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他與導演李行的合作。

他們的作品風靡東南亞,比如《碧雲天》、《小城故事》、《早安臺北》、《浪花》、《原鄉人》。

小城故事鄧麗君 - 小城故事

早安臺北錦繡二重唱 - 錦繡羅曼史II

浪花姜育恆 - 兩個永恆 唱作俱佳輯

然而令誰也沒想到的是,在1985年,年近50歲的翁清溪再次前住美國南加大研讀電影配樂。

此時的他已經是臺灣公認的宗師,金手指的大名響徹業內。但他仍然虛懷若谷,在美國學習最前沿的知識,並印證自己的音樂理念。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李行

就這樣一個原本無師自通的男孩,通過不斷地學習探索,成長為近代臺灣樂壇的大宗師。

翁溪清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仲永的另一個未來,當天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志去鑽研,他會成為整個民族的驕傲。

天才尚且千錘百煉,我輩更應鍥而不捨!

恆春民謠翁清溪 - 臺灣爵士音樂 Jazz Walk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月無聲

天若有情天亦老,時光無情萬古流。

不幸的消息最終傳來,2012年8月,一代音樂傳奇翁老逝世。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六月茉莉翁清溪 - 臺灣爵士音樂 Jazz Walk滿面春風翁清溪 - 臺灣爵士音樂 Jazz Walk

由於翁老生前淡泊,從來不屑宣傳,因此在內地很少有人知曉他的名字。但他就像一座聳雲的高山矗立在東南,讓我們恭敬瞻仰。

翁老淡泊到什麼程度呢?當他20多歲時為電影配樂,由於沒有名氣,電影公司把他創作的音樂都掛上了別人的名字,但是翁老卻從不在意。

因為他愛音樂,根本就無視名利,更煩因名利和別人牽扯不清。後來的他由於極其專業,再也沒有電影公司敢侵佔他的作品,觀眾們才漸漸知曉他的名字。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望春風翁清溪 - 臺灣爵士音樂 Jazz Walk

對於他的成就,著名導演李行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

“翁清溪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同世代的其他作曲家只會作曲,不會編曲。但是他會,都是他在收攤子,也成就自己的事業。”

翁老雖逝,但他的音樂就像是萬千溪水,讓世界更加溫柔美麗、生動活潑。從此之後,每看到一條溪水,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翁清溪。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月無聲,人有情,願翁老似月,逍遙雲間水上崑崙層城!

淡水暮色翁清溪 - 臺灣爵士音樂 Jazz Walk

他創作了華語樂壇第一歌曲,更是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