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朝聖者們:毒品=腎上腺激素=靈感?

對於毒品,人們一直是嚴肅的。從1839年的虎門硝煙開始,中國拉開了近代禁毒史的序幕。但或許很多人並不瞭解,當音樂與毒品糾纏在一起後,這些音符又奏響了哪些故事、哪些悲劇?在我們熱愛音樂的同時,我們又該如何去推動它走向一個更美好的時代?

浸透了毒品的音符

1977年,當中國恢復高考之際,在內地樂壇迎來新生之時,遠方的英國音樂天才Eric Clapton翻唱了JJ Cale的《Cocaine(可卡因)》,該歌曲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力,毒品與音樂的話題再度迴歸熱門討論範疇,人們的視野一夕之間被帶回了歷史的長河中。

縱觀近代音樂發展史,毒品彷彿一個幽靈如影隨形,從未間斷。

首先要聊的是充滿著爭議色彩的“大麻“。

“大麻”被稱為屬於窮人的毒品,其成分非常複雜,吸食大麻易產生暈眩、興奮,並伴隨強烈的飢渴感。二十世紀初,大麻開始在美國的爵士圈中蔓延,樂手們通過吸食大麻紛紛完成了自己心中的“傑作”。他們相互影響,抱團吸食,音符則好像流水,一個接一個從號中傳出,一時間在當地形成了一股詭異的風潮。

而毒品歌曲也是在那個時代開始興起的,如偉大爵士獨奏者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muggles》,“muggle”是那個時代對於大麻的圈內稱呼,此外還有“tea”、“sweet”之類。此後,毒品歌曲又衍變出各種紛雜的代稱,例如“coke”、 “dope”等。

在那個時代,很多人對於毒品並沒有清晰的認識,吸食這些“糖果”在某些場合也是一種音樂性的社交需求。而令人感到後怕的是,那些宣傳毒癮的內容竟開始得到廣泛的傳播,並轟動一時,難以消退。

二十世紀中葉,海洛因成為了美國樂壇的腫瘤,許多音樂家們因各種因素沾染後一蹶不振。

彼時的海洛因是處於邊緣地帶的,並不被人們所認同。而這一點卻恰恰吸引了那些渴望建立“邊緣人設“的音樂家們,他們需要“反傳統”的力量,需要得到“邊緣人群”的認同,用現代的話就是,被特殊時代所擠壓的“叛逆青年”。

在另一個世界音樂中心,英國的酒吧、舞廳、俱樂部等也逐步成為毒品交易的理想場所,現代爵士、藍調等混合型的音樂產生在那些或著名或小型俱樂部裡。60年代後,重金屬音樂和朋克圈則流行著相對便宜的安非他明,樂迷與嗑了藥的搖滾樂手們在舞臺中共同沸騰,就像發瘋了一樣,充斥著暴力與尖銳特性。而這時代的搖滾也被後人所詬病,“搖滾是否鼓勵吸毒?”、“毒品音樂是否在殘害青少年?”,各種言論不絕於耳。

而在經歷了大麻、海洛因、安非他明等的音樂圈又再度迎來了可卡因、迷幻藥。

1967年,嬉皮士一族在舊金山金門公園進行了大聚會,近三萬人在那聽音樂、交流,據說還有迷幻藥被空投進人群,一部分剛見面的人甚至進行了肉體交流。這是一次吸引媒體注意力的搖滾音樂節,是存在跨時代和標誌性意義的,其現場音樂的演奏形式逐步演變為現代的音樂巡演活動。

那時的迷幻藥在某些時刻竟然變成了嬉皮士一族呼籲“愛與和平”的象徵,而早已成型的“迷幻音樂“也慢慢進入了大眾市場。

音樂、藥與人相互纏繞著,歌手們開始通過這種更自由的表達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例如The Beatles(披頭士樂隊)的單曲《I Feel Fine》、《Norwegian Wood》,John Lennon(約翰·列儂)嗑藥後漫遊在屋子裡的情形彷彿也被融進了歌曲中,他毫無疑問是一位理想主義者,毒品是他源源不斷靈感的來源。

如果說The Beatles是“徹底”的音樂朝聖者,那被他們帶向頂峰的朋克便是他們最後的獻禮。

“打通”腎上腺 與 自我的“促死”

在音樂與毒品纏繞的歷史中,吸毒的音樂家們有的才華橫溢富有盛名,有的懷才不遇鮮有人知。做藝術的大都會有一種儀式感,隨性的音樂家們時常會迫使自己處於邊緣,他們或許害怕但仍渴望觸碰那些未知領域,從而來追尋自己所期待的“神之地帶”。

但關於音樂這件事,他們卻大都極為認真,這也是大部分普通人所無法理解的:為何會願意賭上一輩子的生活而去換取那“僅僅”幾秒的腎上腺快感?他們是否曾悔恨?

而事實上,在音樂界,有一部人確實是主動吸毒直至去世的,但也有一部分則反覆在毒品的世界裡受到外界與自我的雙重摺磨,他們吸毒成癮的原因不經相同,但是結局都一樣的悲慘,例如Elvis Presley(貓王)、Parker Charlie(查理帕克) 、Whitney Houston(惠特尼休斯頓)。

Elvis Presley,綽號“貓王”,著名搖滾歌手,其1977年的去世可謂驚動世界。當時,很多粉絲並不相信官方的“心臟病”說法,四處找尋他,紛紛祈願貓王再現。令人遺憾的是,其家人在後期則稱他死於吸毒過量,坐實了他的死訊。

Parker Charlie,是爵士音樂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薩克斯演奏家。舞臺上的Charlie光芒四射,他有著令人驚歎的吹奏技巧,他的吹奏行雲流水富有魅力。但是,他也是出了名的癮君子,而他周圍的人也大都知道這點。有這麼一則趣聞,Charlie為了保證自己一直有毒品可以吸食,他甚至把自己的部分版權交與了常年光顧的毒販供貨商。吸毒的Charlie舞臺魅力彷彿進一步被放大了,人們陶醉於他的技巧讚歎空前絕後,Charlie則醉於毒品直至消亡,年僅三十五歲。

Whitney Houston更是令人惋惜,這個美國黑人甜心一度走在美國樂壇的頂峰,但因染毒而最終走向死亡。最初,Whitney是因為婚姻不順而觸碰了毒品,然而情感問題持續在加重她對於毒品的依賴,大麻、冰毒、可卡因等一一被嘗試。Whitney曾兩次下定決心戒毒,2007年,她與同樣染有毒癮的丈夫離婚了。2009年發行專輯《I Look To You》,再次在多國登頂專輯榜冠軍。正當公眾以為她在走向正常生活模式之際,2012年2月11日一代天后Whitney Houston因藥物過量而意外逝世。

許多人相信,Whitney Houston這個黑人女歌手曾為了音樂真心想戒掉多年的毒癮,因為她復出時曾高喊“我一直沒離開過(音樂)”。然而,毒品仍舊帶走了她。

如果你發現有人靠近了毒品,請馬上規勸他,不然或許他將同樣走向毀滅。

反毒品精神浪潮

當人們不斷因為毒品失去那些音樂天才之際,反思潮再次開始了,在這場毒品與音樂的戰爭中,先驅者們吹響了他們的號角。

1951年,美國歌手Cab Calloway在雜誌上發文《IS DOPE KILLING OUR MUSICIANS?(毒品是否在殺害我們的樂手們)》。在這篇文章中,他對因使用毒品已離世的樂手們表示了遺憾,他認為毒品不僅會摧毀眾多樂壇的明日之星。同時,會對整個音樂體系產生致命性的打擊。Cab Calloway的這盆冷水瞬間冷卻了整個美國歌壇。

音樂的朝聖者們:毒品=腎上腺激素=靈感?

Cab Calloway

樂評撰稿人在報刊中呼籲音樂從業者們迴歸理性:毒品並未催生你的才華,才華一直是天生的。免費的毒品診所也在70年代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甚至延續至今。人們紛紛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他,伸出巴掌竭盡全力地“抽”著樂壇。

當“搖滾是否鼓勵吸毒”的爭議隨著時間洪流逐步淡去,更多實際的舉措也開始響應現代的人們。

音樂的朝聖者們:毒品=腎上腺激素=靈感?

2018年1月4日,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則頒佈了關於大麻管制的新舉措。聯邦法規定:全美範圍內禁止人民擁有、種植和出售大麻。這同樣代表了一種訊號。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的國內媒體也多方面報道了相關事件來培養大眾的警覺性。例如90年代多起搖滾歌手吸毒捕獲案,近年的歌手毛寧、pgone吸毒案等。當人們開始無法控制自己陷入泥潭,社會機構應當仁不讓擔負起自身的職責。我們需深知,大眾與媒體對於毒品的監督、曝光可以讓樂壇乃至社會走入一個更好的方向。

音樂的朝聖者們:毒品=腎上腺激素=靈感?

誰說只有“玩音樂“的才真心熱愛音樂?

朝聖之路就在腳下。

音乐的朝圣者们:毒品=肾上腺激素=灵感?音乐的朝圣者们:毒品=肾上腺激素=灵感?
音乐的朝圣者们:毒品=肾上腺激素=灵感?音乐的朝圣者们:毒品=肾上腺激素=灵感?
音乐的朝圣者们:毒品=肾上腺激素=灵感?音乐的朝圣者们:毒品=肾上腺激素=灵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