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每一個擁有世界盃的夏天,就像是丈量人生的一柄標尺,標尺上的刻度是四年,又四年。所以,在又一個擁有世界盃的夏天走近尾聲的時候,似乎每個人都會發出一種感嘆,還是以前的世界盃留給自己的印象更加深刻。我們懷念於黑白色影像裡的貝利,我們留戀於那個挽狂瀾於既倒的馬拉多納,我們感嘆於羅納爾多的迷失和王者歸來,而現在這個工業化模式下的世界盃似乎沒有這樣的懷念,梅西、C羅、內馬爾只能留下悽惶的背影和滿地雞毛,至於姆巴佩。只不過是標準化生產線裡最完美、最合格的產品,個性真的早已成為了奢侈品。其實,我們懷念的是那個英雄主義的時代,是青春裡的自己。

馬拉多納,潘帕斯風捲阿茲臺克,一念魔鬼、一念天使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難道不是麼?如果說1978年世界盃上的肯佩斯是“將阿根廷足球寫進世界足壇版圖的人”,那麼在自傳中如此形容肯佩斯的馬拉多納就是在世界足壇版圖中為阿根廷塗畫上藍白色色彩的英雄。記憶的起點在遙遠的1986年,墨西哥宏偉而滄桑的阿茲臺克球場,明媚甚至有些刺眼的陽光下,馬拉多納將世界盃歷史中個人英雄主義的元素演繹到極致,你在五分鐘裡告訴世界什麼是魔鬼,什麼是天使。魔鬼般的馬拉多納先是用上帝之手敲開了英格蘭隊的大門,隨後又連過五人,讓阿茲臺克球場陷入瘋狂。

我想我們無須過度的渲染“上帝之手“的傳奇,同樣的我們也不必因為“上帝之手”的存在而諱言之後馬拉多納連過五人進球的偉大,其實,人本身就是立體的,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塑造一個英雄,並對英雄頂禮膜拜,只會選擇性的渲染他的傳奇,而忽略甚至漠視英雄經歷中的灰色,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與英雄相比,真實更加重要,英雄主義也許離我們太遠,但真實的面對生活卻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追求。所以,天使與魔鬼都是馬拉多納,一個真實的馬拉多納。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從某種意義上講,那屆世界盃上的馬拉多納將足球世界中個人英雄主義的元素髮揮到了極致,1986年世界盃上的迭戈之所以無法複製,不僅僅因為他是馬拉多納,更因為那是一個還可以相信並崇拜英雄的時代,那個時代已經漸行漸遠了。

巴喬,藍色的美利堅烈日,一半憂鬱,一半孤獨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在那個漸行漸遠的,可以相信並崇拜英雄的時代裡,我們還記住了羅伯特-巴喬的背影。1994年7月16日,洛杉磯盛夏的玫瑰碗體育場,酷熱的陽光下,九萬名觀眾摒住呼吸,等待著一個結局的到來。評論員注視著羅伯特-巴喬,看著他把足球擺好,後退,深吸了一口,然後開始助跑,足球在午後的陽光下劃出一道弧線,伴隨著一陣驚呼或是哀嘆,評論員近乎絕望的聲音傳來:“oh,Baggio,no!” 12碼的一端,塔法雷爾動情的跪在草坪上,雙手指天,巴西球員一擁而上,去擁抱他們的英雄。12碼的另一端,泛黃的鏡頭裡巴喬沉默的站在點球點前,他低著頭,憂鬱的眼神裡透著前所未有的孤單,在那樣的一個蠟染的下午,這個出生於意大利維琴察的一個小鎮的男人,站在世界的邊緣,大力神杯曾近距離他如此的近,他卻無法觸及。對於巴喬而言,那一刻的時間彷彿都靜止了,他聽不清球場內數萬名球迷究竟是在歡呼還是哭泣,他回過頭,默默的走回自己的隊友身邊,當時在隊中的意大利70年世界盃亞軍主力前鋒裡瓦上前緊緊地擁抱著他,那個全世界最孤獨的男人。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也許就在那一天,就在那一刻,電視機前的你愛上了這個留著馬尾辮的男人,你開始追尋,並試圖去熟悉羅伯特-巴喬的過往,在那些過往中你會發現命運使然,巴喬只能成為一個悲情英雄,不過他依然是英雄。既然命運如此,那麼你總要面對,沒關係的,因為時間可以撫平一切傷痛,記憶可以讓一切慢慢走遠,那記憶深處,一切都在逐漸遠去,遠去的時光,遠去的你,遠去的1994年點球點的記憶,好像只有那個頭頂蘋果的女孩還在等你。

那時,巴喬只是一個孩子,不是英雄,那一年是1982年的夏天,15歲的巴喬腳下的足球,踢中了那個名叫安德蕾娜的女孩頭上的那隻蘋果......

齊達內,奧林匹克的轉身離去,一刻選擇,一生無悔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在記憶裡,在那個還可以相信並崇拜英雄的時代,我們又怎會忘記齊達內的世界盃故事。2006年7月9日,柏林奧林匹克球場,2006年德國世界盃決賽開始了,僅僅七分法國隊就獲得了點球,面對布馮,齊達內冷靜的用一個勺子把那場決賽的氣氛推向窒息。被動的局面下,馬特拉齊為意大利扳平了比分,鏖戰在繼續,加時賽已經在所難免,隨著時間的流逝,月色下柏林上空的空氣彷彿凝固了。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直到比賽的第110分鐘。據當值主裁判埃裡松多事後回憶,事發當時,他的目光注視著足球發展的軌跡,並沒有注意到齊達內和馬特拉齊之間的爭執,一片譁然中他走向事發地點,通過耳麥詢問邊裁情況,但邊裁也沒能給出答案,這時站在場邊的第四官員通過對講機告知他,齊達內將馬特拉齊頂倒在地,埃裡松多詢問當時馬特拉齊對齊達內做了什麼,第四官員說馬特拉齊沒有肢體動作。經過簡單的交流,埃裡松多跑向齊達內,沒有過多的詢問和解釋,他堅定地掏出了紅牌。齊達內沉默的轉過身,背影與大力神杯擦肩而過,那是你在世界盃上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幀畫面。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在數萬名觀眾的注視下,齊達內就這樣沉默的走完了他世界盃乃至整個足球生涯中最後的一段路。通往更衣室的路並不遠,但是齊達內走的很慢,彷彿步履維艱,球場內沒有期待中的掌聲,他安靜的低著頭,往事伴隨著他的每一步足跡湧上心頭,那一年他的頭球讓凱旋門陷入瘋狂,那一年他左腿纏著厚厚的紗布,焦急的奔跑在韓日世界盃的賽場,漸漸地所有的記憶都停留在戛納的那個平凡的下午,冬日裡的陽光靜謐的散落在小城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寸草坪,想著想著,現實就浮現在眼前,大力神杯就在眼前,齊達內卻沒有回頭。攝像機裡,齊祖的背景在鏡頭裡遠去、模糊直到消失在球員通道的盡頭......

羅納爾多,天選之子以神之名,一次相逢,一直追隨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在記憶裡,在那個還可以相信並崇拜英雄的時代,羅納爾多的名字就這樣走進了我們的世界,從玫瑰碗球場那個蠟染的午後,到法蘭西仲夏夜的迷茫;從橫濱國際競技場的完美重生,到打破世界盃最佳射手記錄後的揮手告別。四屆世界盃,你留下兩個冠軍和一段波瀾壯闊又跌宕起伏的往事,曾幾何時,無數球迷迷戀於你的風華正茂,傷心於你的跌落和迷失,更沉醉於你的王者歸來。世界盃的歷史上你的成就令無數後輩仰望,你奔跑過的足跡令無數球迷痴狂,是的那個巴西黃衫的九號背影是整整一代球迷愛上足球的理由,也是世界盃上最華彩的記憶。因為你就是為世界盃而生。

功利世界盃奏響英雄葬歌,順祭無法歸來的青春

對於羅納爾多這個人物,我寫過很多次,但每一次我都會用同樣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因為我覺得只有這段話才能最飽滿的抒發出我對他的情感。再見,羅納爾多,再見,青春,再見是為了再次相見,我多麼希望能回到1993年夏天的某一個安靜的午後,我多麼希望那個17歲的少年能夠再次坐上開往克魯塞羅俱樂部的班車,我多麼希望我能夠在時光裡遇到這個少年,我只是想和你聊聊,聊聊長大的日子,雖然對於你而言我只是一個陌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