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活動引發的感悟:基於可操作性的牛人們的啓示

一場活動引發的感悟:基於可操作性的牛人們的啟示

(圖片選自花瓣網)

昨天參加了圈老師在武漢的年度大扒,然後把這段時間的所有經歷和想法都調動了起來。

一直以來,聽大牛們的演講、參加他們的活動、看他們出的書,包括之前長時間看他們寫的文章,再反觀自己,反觀自己的思維、寫作和努力程度,發現他們的成功(至少在我看來非常成功)是有共性的原因的,或者說是有方法(套路)的。

關鍵是這些方法(套路),是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鑑的。

如果我們能像他們那樣訓練自己,不說“獨孤求敗”,至少也應該是“出類拔萃”。


一、知識體系、知識聯繫與刻意練習

1、知識體系

他們幾乎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要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你看了大量的書、大量的文章之後,如果你不能建立自己的架構,你學到的知識將會成為一盤散沙,七零八落,最後就會消失無形。

然而,建立架構只是第一步,知識雖然已經被你收編,成為你架構的一部分,但還沒有成為你頭腦的一部分,你還需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

怎麼變呢?

咪老師說,她的方法是“背誦重點、複述、變成行動”,她經常“把書裡覺得好玩的、有用的部分劃重點,然後手打,整理到文檔,再然後,經常看,把重點的部分背了。還有經常跟身邊的人說,自己又看了什麼書,寫了什麼,以助於記憶”。

圈老師說,她會“定期回顧”,加深記憶。

2、知識聯繫

這是我要講述的重點,也是我認為他們之所以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他們已經打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結。

而當你打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結之後,“當你只有一個知識的時候,增長1個知識可能就是增長一個知識;但是當你有10000個知識,接觸1個新知識可能意味著增長了5000個知識——因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識建立了聯繫”。

那麼如何建立知識間的聯繫呢?

圈老師的方法是“兩個互靠”。

(1)知識向問題靠:每看到一個知識的時候,就去思考這個知識可以用來解決什麼問題。

她舉了“馬斯洛五層次需要”的例子,她說:你可以用來管理下屬(分析他們的需求層次,並據此激勵他們),也可以用來找另一半(分析你自己所處的需求層次,從而確定你需要什麼樣的人),還可以用來分析奢侈品為什麼可以賣那麼貴(買奢侈品,滿足的不只是物質需求,還有被人尊重的需求等等)。

這樣思考的話,以後你真的遇到這個問題,就知道用什麼知識解決了。

(2)問題向知識靠: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不要拋開過去的知識坐著苦想,而是回到你的知識體系,去查看哪個能幫你解決問題。多次之後,你就知道某類問題該用哪類知識解決了。

獸老師的方法是“三個探尋”。

(1)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看到知識後問自己: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還有呢?還有呢…

(2)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問自己:這個知識可以用於做哪些事?還有呢?還有呢…

(3)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無論如何表述,你會發現獸老師和圈老師的方法,其實本質是一樣的,也就是要將理論和實際相互連通,用實際來解釋理論,用理論來聯繫時間,融會貫通,將知識點連接成網絡,進一步形成強大的知識體系。

3、刻意練習

而以上都需要刻意練習,然後變成自己的條件反射和習慣。

圈老師在昨天的演講中談到,她2017年最大的認知變化,就是對“認知”的認知。

她說,認知並不是簡單地知道,真正的認知是有一套“訓練體系”的,它需要從“知道”到“理解”,從“理解”到“認同”,從“認同”到“行動”,最後成為“習慣”。

比如你特別認同“閱讀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句話,但很有可能你只是“知道”,而並沒有“認知”。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你理解這句話嗎?“閱讀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讀的是什麼呢?每天看言情小說、娛樂八卦、心靈雞湯嗎?還是專業相關?職業相關?興趣相關?如何讀呢?要不要思考?要不要做筆記……

接下來才能談認同,因為沒有理解的認同只不過是附庸風雅、葉公好龍。

再接著,最重要的是你要去行動,要真正地去讀,很多人是“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心情好的時候讀讀,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讀;想起來的時候讀讀,想不起來的時候不讀,這又怎麼可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然後當你一直讀下去的時候,行為將會內化成你的習慣,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這時候你再說“閱讀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才是屬於你的真正認知。

所以,沒有刻意練習,“知道”不會變成“認知”,同樣,沒有刻意練習,知識不會形成聯繫,點永遠是點,不會織成網、形成面。

二、思維高度

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都很趨同,但聽牛人們解答問題,你會發現,他們很有高度,很多時候能讓你豁然開朗。

圈老師在很多文章中都分享了提高思維高度的方法,尤其是在昨天的活動分享中,她給思維高度做了一個定義。

1、看的維度更多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從自我視角或單一視角去看問題,但若換個視角,可能會變得更有高度。比如討論知識付費問題,我們可以從哪些角度思考?除了用戶角度,還有哪些?

2、看的層次更高

她建議多和真正的高手交流,走出自己的層次閉環和邏輯自洽,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思考問題。

3

、看得更加長遠

在變化的時代,很多東西都在變,而我們最應該去追逐的不是那些變化的東西,而是那些不變的東西,比如一些通用能力:學習、思考、溝通等,才能在這個變化的時代,以不變應萬變。

4、反向思考問題

走出自己的思維慣性。很多問題如果正向思考不能獲得答案,你可以選擇反向思考。圈老師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如果你問一個女生,你喜歡什麼類型的男生,她可能會覺得很難回答,但如果你問她,你討厭什麼樣的男生,她可能就會有很多答案,那麼把這個答案反過來,基本上就是原問題的答案。

5、有思考框架

我們應該多累積一些思維結構類型,比如馬斯洛五層次需要、PEST、任務分析矩陣(緊急性、重要性)等,把這些結構作為自己的分析框架,讓自己的思維更加嚴謹和結構化。

三、正確努力

我們經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其實就是講要做有價值的努力,也就是方向正確和方法正確,否則就算你苦逼得要死,除了自我感動外,真的沒有什麼作用。

所以“苦頭十之八九是因為愚蠢,因為不熟悉才走了彎路”。

大牛們毫無疑問符合這兩個正確,他們做的都是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領域,然後又有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所以成全了他們現在的事業與成功。

四、堅持努力

牛人們走到今天,都在各自的領域深耕多年,都付出了十年如一日般的專注和熱情。

咪老師接近二十年、圈老師十年、獸老師近十年。

真正印證了“時間和耐心是最好的魔術師”,真正解釋了“時間用在哪裡,花就開在哪裡”。

所以堅持才是最有效的武器。


正是他們有上述的方法和努力,如你我所見,從他們的文章中,從他們的演講中,

你會發現,他們強大的知識運用能力,超常的融會貫通能力,完全不同的視角,清新脫俗的觀點。

你會感嘆,這些知識我也知道啊,為什麼就沒有想到用到這裡呢?我也碰到這樣的問題啊,為什麼就沒有想到用這個知識去解決呢?

然後,你不得不從心裡佩服,他們真的好牛。

而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也可以,只是要像他們一樣去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正確努力、堅持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