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形態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解釋

在具體介紹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之前,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字面意思上,對這幾個概念有個大致瞭解:

*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公有的區塊鏈,讀寫權限對所有人開放。

*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私有的區塊鏈,讀寫權限對某個節點控制。

*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聯盟區塊鏈,讀寫權限對加入聯盟的節點開放。

公有鏈:任何人都能讀取區塊鏈信息,發送交易並能被確認,參與共識過程中的區塊鏈,是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分佈式區塊鏈,比特幣區塊鏈即是公有鏈最好的代表。

聯盟鏈:根據一定特徵所設定的節點能參與、交易,共識過程受預選節點控制的區塊鏈。它被認為是“部分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區塊鏈。R3組成的銀行區塊鏈聯盟要構建的基石典型的聯盟鏈。

私有鏈:寫入權限在一個組織手裡,讀取權限可能會被限制的區塊鏈。私有鏈對公司、政府內部的審計測試以及銀行機構內的交易結算有很大價值。

他們之間的異同如下:

在去中心化方面。公有鏈是完全去中心化的;聯盟鏈是部分去中心化的;私有鏈是中心化的。

在權限和範圍方面。公有鏈是全球範圍可訪問、交易;聯盟鏈是讀取、交易權限可設定;私有鏈寫入權限僅在一個組織手裡,讀取權限可能會被限制。

從上可以看出聯盟鏈和私有鏈與公有鏈相比,中心化程度不斷提高,權限越收越緊。和完全開放、無許可必要的比特幣公有鏈不同,聯盟鏈和私有鏈在信息公開程度和中心控制力度方面有所限制,這些限制可以幫助區塊鏈滿足不同類型的應用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