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拒絕抗生素?萬一耽誤病情怎麼辦?這樣做不再擔驚受怕

醫生要寶寶使用抗生素,有些寶媽躲之不及,拒絕配合;有些寶媽卻不用抗生素就不安心,有時候醫生不建議使用,也要逼著醫生開。

到底哪個對?我們該怎樣看待抗生素,怎樣做才能讓寶寶最大限度地避免傷害?

我們應該怎麼看待抗生素?

抗生素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抑制、殺滅細菌。

有個簡單的辨認方法:一般藥名裡含有“黴素”、“菌素”、“沙星”、“西林”字樣的,大多是抗生素。

1、抗生素是人類的救星

當時,人類死亡的第一殺手就是細菌,可見抗生素的應用有多了不起。不可否認,它幫助了很多人,挽救了無數的生命,沒有抗生素的時候,簡單的感冒都可能要了小孩的性命。越有用的東西,人們都會搶著使用,抗生素的濫用慢慢地顯現出可怕的危害。

2、濫用則會“無藥可救”

抗生素的耐藥性是指細菌在抗生素的刺激下,自我的強大升級,讓原本有效的藥物對它失去作用,人的免疫力更加不能抵抗。

表現為病程反覆,不吃藥就不能好,或者吃藥也好不了,體質受到嚴重破壞。當耐藥性發展到極致的時候,任何藥物都沒有辦法殺滅它們,最終達到無藥可醫的狀況。

寶媽們應該客觀地看待抗生素,它把雙刃劍,既能救人,也能害人。不應該完全拒絕它,更不應該太過依賴,自行濫用。最大限度避免危害的關鍵在於如何使用它。

使用抗生素做到“三不要”

1、不要自己給孩子用抗生素

大多數寶媽都知道,抗生素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但會有這樣的情況:

上次寶寶發燒咳嗽,醫生開了抗生素,吃了很有效。這次又出現了差不多的症狀,寶媽就想著,這次再吃點試試。

到底要不要拒絕抗生素?萬一耽誤病情怎麼辦?這樣做不再擔驚受怕

我們不是醫生,很多問題看不到,也不能判斷。就好比同樣是發燒,為什麼有的孩子39度也沒事,有的孩子沒超過38.5度就有可能發生高溫抽搐。同樣是咳嗽,有的是肺引起的,有的卻是脾導致的,處理方法就會不同。

不同的抗生素也有不同的適用範圍,用不好,實際上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2、不要要求醫生使用抗生素

有些家長著急,會要求,甚至逼迫醫生使用抗生素,讓寶寶快點好。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也要想想醫生為什麼不使用啊。

抗生素對抗細菌是厲害,但對病毒、真菌、過敏引起的炎症也是沒有辦法的。而且如果不嚴重,能夠自愈,為什麼要給細菌變強大的機會呢?醫學上認為,適當的感冒發燒還能夠提高免疫力的。

如果你實在著急,可以向醫生確定一下:

寶寶是不是細菌感染?

程度嚴不嚴重?

如果是病毒感染,抗生素也沒有用,真的也沒有使用的必要。

3、不要拒絕醫生給孩子開抗生素

有關濫用抗生素的負面輿論很多,但為什麼還是有濫用的情況呢?因為有用啊!

當醫生給孩子開了抗生素,一定有他的判斷和原因,醫生畢竟有學習經驗,是專家,不要因為盲目地排斥,耽誤了孩子的病情。

到底要不要拒絕抗生素?萬一耽誤病情怎麼辦?這樣做不再擔驚受怕

抗生素有很多用處,能夠儘快控制病情,用於細菌感染的孩子。是否濫用在於醫生和使用者。

寶媽需要用客觀的態度看待,不應過於排斥,也不要過於依賴。平時注重體質的調理,緊急的時候,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到底要不要拒絕抗生素?萬一耽誤病情怎麼辦?這樣做不再擔驚受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