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的墙——沉没成本效应

拆掉思维的墙——沉没成本效应

01

今天文章的开头,先来回答一道著名的餐馆的面试题目:

如果你的餐盘掉下来,你又无能为力挽救,那你该怎么办?

好,那么如果这道题变成这样,你会怎么回答?

一份工作、专业或者爱情,已经确定不是你想要的,你该怎么办?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把这样热衷于根据过去的投入,而不是未来价值来做决定的现象,叫做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s)。

这种效应大量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你决定进去花50元随便看一场电影。

刚坐下来30分钟,你就发现这部电影无聊透顶,周围的人不是打呼噜就是在二人世界,你确定继续看下去对你毫无价值,但是,你会愿意马上离开吗?

绝大部分不知道沉没成本这个概念的人都不会离开,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我自己主动花了钱的。

拆掉思维的墙——沉没成本效应

说到这里,我就要和大家分析一下这种看起来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出现的原因了:

原因一:人对损失的感受比获得的感受强烈2倍以上。

我在联想的时候,我们每个月的报销额度有2500元,这个报销呢,很多销售都认为是自己工资的一部分。

后来因为联想受到pc行业不景气的影响,对我们销售很压榨,表现在这个报销额度和业绩完成挂钩,有时候我们的报销一个月只能报销几百元,弄的我们这些销售苦不堪言,感觉自己的2500元钱,被平白无故减少了一样。

其实我在想销售不琢磨多完成任务拿奖金,把注意力放在减少的报销款上,不就是人的心理对自己损失的感受比获得的感觉强烈么。

利用人们的这个心理,很多商家通过这个效应大做文章,比如你去参加一个课程的试听活动,活动结束的时候销售人员问我是否有兴趣报名参加课程,可以先交100块的定金,之后可以代200元的优惠券直接优惠,到时候如果真的不想参加,那定金是退给你。

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商家用沉没成本的套路。一旦你交了这个定金,担心损失的感觉就像魔法一样在暗地里起作用,之后就很更大概率的参加这个课程了。

买车买房的时候也会有这种现象,销售人员会陪你花很多时间,看车,试车(房),并且收取一部分订金,不断让你投入更多的沉没成本(时间和金钱),为的就是,让你掏钱。

原因二:担心自己打脸,丢面子

因为之前是你自己主动的承认和付出的,没人强迫你,所以,之后的反悔行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对自己之前行为的否定,也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由于担心丢面子,很多人不愿意放弃,愿意一撑到底。

很多理发店就经常使用这种变形的捧杀策略,比如,在提出他的要求之前,先夸你一番,如果夸得在理,绝大多数人都会笑笑或者默认,因为没人对好听的话反感的。

之后,他们就会开始给你制造压力,说,像你这样的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他的潜台词就是,你既然承认了我对你的赞许,你的后续行为,就应该与之前保持一致,不然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这时候如果你拉不下面子,你就进入这个圈套了。

又比如,你为了隐瞒一件小事情,而撒了一个小谎。然后为了不让自己的小谎言被揭穿,于是继续撒了一个更大的谎来弥补,最后你终于无法收拾,颜面扫地。

这也是由于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脸的心理暗示导致的。

拆掉思维的墙——沉没成本效应

02

好了,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原版的或者变形的利用“沉没成本效益”的误区和圈套,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它呢?

办法一: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机会就是牺牲一只脚。

脱离沉没成本效应的唯一办法,就是及时止损,你可以这样问自己,如果我有一次从头开始选择的机会,我会怎么做。

这是一种站在起点重新估价的智慧。

商业巨头英特尔有一个这样的经典案例,英特尔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硬盘制造商,从1968年,它的主要业务和利润都来自于硬盘。

但后来,日本硬盘公司异军突起。在连续六个季度收入暴跌之后,英特尔公司总裁格鲁夫与董事长摩尔讨论了这个问题。

格鲁夫问摩尔:“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你认为新来的家伙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下说:“他会放弃硬盘生意,去做处理器”

格鲁夫目不转睛地盯着摩尔:“既然这样,你我为什么不自己动手?”

结果你也知道了——–英特尔在此后几十年一路狂奔,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PU生产商。

办法二:承认失败,马上选择另外一条路

沉没成本之所以叫沉没,是因为它已经发生不可逆转,如果你一味的坚持,到头来只是更大的打脸和损失,这个时候,承认失败,马上脱离,用另外一条路来大量投入时间和精力,是最好的止损方式。

印度诗人泰戈尔(Tagore),在他的诗中就透露出了关于沉没成本的智慧,他写到: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you also miss the stars.

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群星。

拆掉思维的墙——沉没成本效应

03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两个问题,他们的答案分别是:用力把掉下来的盘子扔向没有孩子和妇女的地方,另外一个答案是,马上去寻找一份新的工作和爱情,用新的刺激来抚平你曾经的伤口。

总结:

沉没成本效益是我们生活中隐藏的最大的一个认知误区之一,也是很多人不开心,长久失败的源泉,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你,能够变得更加精明和理性,别再成为情绪的奴隶,让伪装的坚持,让你满盘皆输。

拆掉思维的墙——沉没成本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