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肉眼看到的宇宙是怎樣的呢?

亮灬點


在太空,肉眼看到的宇宙和地球表面看到的宇宙是不一樣的,我們地面上看到的宇宙是繁星點點,這是有條件的。我們知道大氣散射也對觀測造成干擾,那麼在太空中,沒有大氣散射下在有些照片中卻是黑漆漆的,這是為什麼?

其實在太空中看宇宙,也要符合觀測條件,比如你需要有長時間的曝光,這樣才能看到繁星點點,你在地面上看宇宙也是一樣,也需要長曝照片,這樣才能看到銀河等的清晰照片,不然也是黑漆漆的感覺。你看這張國際空間站宇航員拍攝的照片,艙外也是黑漆漆的,這就是感光度的問題,所以並不是說在太空就看不到繁星點點,這其實和觀測相機有關。

哈勃望遠鏡在近地軌道上,目的當然就是觀測宇宙,如果宇宙是黑漆漆的,那還如何觀測。不論是地面上,還是太空中,都需要長曝的觀測條件,你就可以看到非常明朗的遙遠天體。如果僅僅是短曝的照片,一樣什麼都看不到,只能看到眼前的物體,比如宇航員在艙外的活動狀態等。

我們知道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20億光年,觀測宇宙是人類任何時期都在努力做的事,因為在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唯一一顆我們認為可存在生命的星球,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生命,還不得而知。觀測宇宙就是找出它們的唯一辦法,宇宙大爆炸之後,宇宙有了時間起點,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混沌狀態變成今天的模樣。


川陀太空


Credit: NASA

在地球上能看到的星星(主要是恆星),在太空中也一樣可以看到。由於地球覆蓋著大氣層,並且地球上還有光汙染,在同一個地方,肉眼最多隻能看到兩千多顆恆星。但在太空中,由於沒有地球大氣層和光汙染的干擾,肉眼可以看到那些更為暗淡的恆星。

不過,即便在太空中,人眼也無法看到更多的河外星系,這是因為它們的距離實在太遠了,只有離我們較近的四個較大星系才能用肉眼看到。在太空中肉眼可以看到的更多恆星也都是在銀河系範圍之內,並且大都還是靠近太陽的恆星。此外,由於太空中沒有大氣的折射效應,肉眼所看到的星星也不會像在地球上那樣閃爍。

但我們在很多時候,看到空間站在太空中飛行的照片,太空看起來卻是黑的,並沒有出現滿天的星星,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空間站或者地球看起來非常明亮,要比背景星星亮很多。為了使空間站或者地球能夠正常曝光,就必須控制進入照相機的光通量,這就會導致闇弱的背景星星無法顯示在照片中。這就好比我們的眼睛被強光燈照射到時,瞳孔會縮小,導致我們無法看到周圍暗淡的東西。

在太空中,只要眼睛沒有受到強光的刺激,並且眼睛朝向黑暗的地方適應之後,就會看到比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更為密集的星星。另一方面,在月球上的白天也能看到星星。這是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的散射作用,星光不會被淹沒。同樣地,在我們看到的月球照片中,月球上的天空通常也是黑色的,並沒有星星,這個原因與上面所說的是一樣的。


火星一號


我來回答吧,都一樣!!!!知道為啥嗎?我小時候看星空哇哇哇!!!好美麗好壯觀!!!!現在空氣汙染太重了!!!!!!!今天我領導還跟我說到這個!他說他討厭現在的空氣汙染,最主要還是汽車多了導致的!!!希望國家趕快捏好法律用全力支持綠色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