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世界文明的重要承載地

酒泉:世界文明的重要承載地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希臘文明、伊斯蘭文明)、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交會點,歷史上各民族融合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古代連通中原地區與西域、中亞、歐洲的交通要道和戰略門戶。在這片充滿神奇和勃勃生機的熱土上,華夏文化、西域民族文化、中西文化在這裡碰撞、交融、重組、生髮,創造出了風格獨特、絢麗多姿的地域性特色文化,留下了無數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酒泉:世界文明的重要承載地

肅北大黑溝巖畫

酒泉:世界文明的重要承載地

玉門油田老一井

酒泉:世界文明的重要承載地

金塔地灣城遺址

酒泉:世界文明的重要承載地

酒泉晉城門

酒泉是古代敦煌藝術的故鄉,現代航天科技的搖籃,中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國家新能源建設的重要基地。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玉門關、長城、懸泉置、鎖陽城聞名遐邇,中國石油第一井(玉門老君廟1號井)在這裡開掘出油,第一顆人造衛星在這裡升空,神舟載人飛船從這裡飛向太空。酒泉地處甘肅河西走廊西端,古絲綢之路的黃金地段,東連張掖,西鄰新疆,南接青海,北通內蒙古。東西長680公里,南北寬550公里,總面積約19.2萬平方公里,佔甘肅省總面積的42%。自公元前121年開郡置縣以來,已有2100多年曆史。全市轄肅州區、金塔縣、玉門市、瓜州縣、敦煌市、肅北縣、阿克塞縣,有漢族、蒙古族、哈薩克族、回族等40個民族,總人口112.36萬人。

酒泉文化遺產概觀

酒泉市有不可移動文物點1393處。按類別分,古遺址878處,古墓葬297處,古建築43處,石窟石刻50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建築物119處,其他6處。

按級別分,有世界文化遺產5處(莫高窟、境內長城、鎖陽城遺址、懸泉置遺址、玉門關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31處。

按縣(市、區)分,肅州區330處,金塔縣299處,玉門市126處,瓜州縣318處,敦煌市181處,肅北縣110處,阿克塞縣29處。

全市有各類博物館和紀念館42個。其中,國有博物館、紀念館20個,非國有博物館7個,“鄉村記憶”博物館15個。全市7個縣(市、區)有4個縣(市、區)成立了文物局,7個縣(市、區)全部建立博物館,有文物保護管理所14個。各縣(市、區)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藏品實際數量69507件。其中,珍貴文物3580件。全市文化遺產的特點是:

彩陶文化絢爛多姿。陶器是史前時期人類的重大發明之一,甘肅是彩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酒泉距今4000年~3400年的四壩文化,是世界文化遺產寶庫中的瑰寶。酒泉境內已發現的四壩文化遺址有:酒泉西河灘遺址、幹骨崖遺址、趙家水磨遺址、下河清遺址;金塔縣缸缸窪遺址、火石樑遺址、二道梁遺址、白山堂銅礦遺址;玉門市火燒溝遺址、砂鍋梁遺址、騸馬城遺址、古董灘遺址;瓜州縣鷹窩樹遺址、兔葫蘆遺址等。在距今約3700年的火燒溝文化遺址,先後清理墓葬312座,出土陶器、銅器等1000多件,許多精美的彩陶器物,內涵豐富,特色鮮明,被譽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100項考古發掘之一。距今約4000年的西河灘遺址,是西部地區首次發掘的一處史前時期大型聚落遺址,發掘房屋基址50多座,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陶器和大量的陶器殘片、石器、骨器和玉石器等,價值豐厚。

石窟藝術聞名遐邇。酒泉境內分佈著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瓜州縣榆林窟、東千佛洞石窟、下洞子石窟,肅北縣五個廟石窟,玉門市昌馬石窟等近50處石窟寺及石刻,有洞窟853個、壁畫5.2萬平方米,融涵形成了博大精深、聞名世界的敦煌石窟藝術。作為敦煌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歷經10個朝代,持續修建達千年之久,現有洞窟735個(有壁畫和塑像的492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雕塑3000多身。莫高窟因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遺書享譽中外。敦煌遺書是指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6月22日,在莫高窟第16窟甬道藏經洞(今編第17窟)內發現的數以萬計的古代文書經卷。敦煌遺書的發現,是20世紀古文獻研究方面的一個重大事件。敦煌遺書分別收藏於國內外80多家研究機構和收藏單位,總數近6萬件。敦煌遺書最早為前秦甘露元年(359年),最晚為宋天聖九年(1031年),時間跨度近7個世紀,因其內容廣博、彌足珍貴而聞名於世,形成20世紀的一門國際性顯學——敦煌學。敦煌學包括敦煌古代政治、經濟、軍事、宗教、藝術、語言、文學、哲學、民俗、科技、民族關係、對外貿易、對外交流等各個方面,形成10多個分支學科,80多個系列,100多個項目和子目,既豐富了中國歷史中眾多的學科內容,又開闢了許多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新的分支學科,佐證了華夏文明的輝煌歷史與價值。

簡牘文化名重學界。酒泉是“中國簡牘之鄉”。金塔居延漢簡、敦煌漢簡、懸泉漢簡、玉門花海漢簡的先後出土問世,震驚中外學界,由此直接催生了一門20世紀的國際性顯學——簡牘學。酒泉漢簡達6萬多枚,佔據國內出土漢簡的絕大部分,聲震學界,影響深遠。金塔居延地區自1907年發掘出土漢簡以來,先後出土漢簡32037枚。敦煌懸泉置遺址發掘出土漢簡35000多枚(其中有字漢簡23000枚),被評為1991年和“八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漢簡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軍事、邊防、屯田、水利、曆法、地理、交通、檔案、書法藝術、法律制度、屯戍制度、階級關係、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及社會生活的寶貴資料,簡牘文化成為詮釋酒泉歷史的品牌文化。

邊塞長城綿延千年。長城既是世界建築奇蹟之一,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縮影和文明象徵。酒泉作為古代西部邊塞軍事重鎮,理所當然是長城資源的富集地區。全市境內有漢、明長城823.5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漢長城742.9公里,明長城80.6公里。明長城主要分佈在肅州區和金塔縣;漢長城主要分佈在金塔縣、玉門市、瓜州縣和敦煌市。特別是漢長城,雖歷經千年風雨,依然保存延續至今,由此形成的“長城精神”,是我們傳承創新華夏文明的重要歷史母本。

漢晉遺存價值豐厚。魏晉時期,是酒泉政治、經濟發展的鼎盛期,也是畫像磚、壁畫墓和模印畫像磚發展的極盛期。肅州區丁家閘5號壁畫墓為十六國時期的代表,在河西地區壁畫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西溝1、2、3號唐墓等出土的模印磚、模印畫像磚,將酒泉的磚雕藝術推向新的高峰。無論對研究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發展,還是研究當時酒泉乃至河西地區經濟發展歷史,都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在十六國時期建都酒泉的西涼王國,是我國曆史長河中唯一在酒泉建都立國的封建割據政權,它存在的時間雖然只有22年,卻是酒泉古代歷史上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社會比較安定的時期。

古塔建築熠熠生輝。酒泉歷史上曾雕造和建造各類古塔46座,佔甘肅古塔建築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從造塔材料看,有石塔、土塔、木塔和土木混合材料塔等;從構造形態看,有覆缽式、亭閣式、石造像式、組合式、華塔等;從建築風格看,有早期從印度或西域初傳而來的堵波塔,也有與中國亭閣、重樓相結合的傳統塔,還有藏傳佛教興起後逐漸繁榮的喇嘛塔。酒泉古塔中的13座北涼石塔和北魏石塔,屬於國家一級珍貴文物;鎖陽城塔爾寺塔群屬於世界文化遺產;東千佛洞土塔、榆林窟泥梵塔與塔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塔縣塔院寺金塔、敦煌白馬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古塔,既是千百年來酒泉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見證,又是酒泉祖先們藝術智慧的結晶。

巖畫藝術獨放異彩。酒泉是巖畫文物資源大市。全市有巖畫點28處,分佈著約336組、2270多幅古代巖畫。其中,大黑溝巖畫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肅北縣灰灣子巖畫、阿爾格力太巖畫、七個驢巖畫、老道呼都格巖畫,玉門市昌馬巖畫,阿克塞縣青崖子巖畫等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酒泉巖畫分佈廣泛,內容豐富,延續時間較長,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酒泉地區各狩獵遊牧民族的經濟生活、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審美觀念等情況。酒泉巖畫以新石器時代晚期至西漢時期的巖畫居多,是古代先民們創造的一種獨特造型藝術,寄託著先民們深厚的思想感情,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對歷史學、宗教學、民族學、民俗學、環境學研究以及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酒泉市世界文化遺產概況

莫高窟石窟。俗稱千佛洞(包括西千佛洞石窟),位於敦煌市莫高鎮新墩村南15公里三危山與鳴沙山礫岩崖壁上。石窟層層排列在南北長約1600米,高30米~40米的崖壁上,少則一兩層,多則四五層,窟間以棧道相連。現存735個洞窟(有壁畫和塑像的492個)。石窟按地形地勢劃分為南、北兩區,南區崖面長1000餘米,現存洞窟487個;北區現存洞窟248個,有壁畫或塑像的石窟僅5個。據武周聖曆元年(698年)《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記載,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歷經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連續營造千年之久,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內容最豐富的佛教石窟藝術寶庫。

莫高窟藝術是集建築、雕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立體藝術。有壁畫和塑像的492個洞窟中,十六國、北魏28窟,北周15窟,隋代94窟,唐代279窟,五代26窟,宋代15窟,西夏17窟,元代9窟,清代2窟,朝代不明的7窟。有禪窟、中心柱窟、殿堂窟等形制,還有少數佛塔。窟形最大者高40餘米,寬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盈尺。木構建築現存有唐代、五代、北宋的殿堂式窟簷,還有清末民初重修的巨型窟簷九層樓。壁畫中的建築畫內容更加豐富,有宮殿、寺院、城池、民居、茅庵、野店等,堪稱一部古代建築史。現存彩塑3000餘身,內容主要有佛像,包括釋迦牟尼、彌勒、藥師、阿彌陀、三世佛、七世佛等。菩薩像有觀音、文殊、普賢、勢至、地藏、脅侍、供養菩薩等。弟子有阿難、迦葉、十大弟子及羅漢;還有天王、金剛力士、地神等。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泥等。最大的佛像高達34.5米,最小的善業泥拓像不到2釐米。其豐富的內涵,堪稱一部佛教彩塑藝術館。

莫高窟現存壁畫45000平方米,內容極為豐富。壁畫大體可分為尊像畫、經變畫、故事畫、供養人畫、佛教史蹟畫、建築畫、山水畫、動物畫、裝飾圖案畫等9類。種類繁多的壁畫,從多方面反映了古代的社會現實生活,為研究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建築、交通、服飾、樂舞和民俗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形象史料。古代各族藝術匠師繪製壁畫時表現了高超的藝術造詣,把壁畫按時代排列起來,又是一部中國古代美術史。敦煌莫高窟內的壁畫,由於其內容極其豐富,按其所繪畫面的具體形象,大致又可分為7類:佛、菩薩、護法等單體或群體尊像;佛傳、佛本身和因緣故事畫;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畫;各種經變畫;中國佛教史蹟畫;供養人畫;裝飾圖案畫等。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6月22日,由於莫高窟第16窟甬道藏經洞(今編第17窟)的發現,莫高窟引起了海內外的極大重視。藏經洞內發現的數以萬計的古代文書經卷,以及一部分古代絹畫、帛畫、紙畫和銅佛、法器等遺物,總數60000多件。敦煌遺書的發現,是中國20世紀古文獻研究史上的一個重大文化事件。敦煌遺書的文字以漢字為主,並有用吐蕃文、回鶻文、于闐文、粟特文、梵文等語言書寫的文本。敦煌遺書大多數是卷軸裝,還有梵夾裝、經摺裝、旋風裝、早期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裝幀形態。敦煌遺書分散收藏於世界9個國家的80多個博物館、圖書館、文化機構以及一些私人手中;其中,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16000多件,英國大英圖書館收藏15000多件,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7000多件,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收藏19000多件,是敦煌遺書的四大藏家。敦煌遺書的主要內容為佛教經典,道教經典,摩尼教、景教典籍,儒家經典,文學資料,語言、文字、聲韻方面的資料,史地資料,古樂舞資料,科技資料,學郎讀物和學郎雜寫等10個方面,被譽為“我國古代學術的海洋”。敦煌遺書因其內容廣博、彌足珍貴而聞名於世。自1909年開始的敦煌研究,形成了20世紀的國際性顯學——敦煌學。

1942年,在常書鴻先生等一批學者的呼籲下,成立了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1950年,新中國成立後改設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5年,在原敦煌文物研究所基礎上,成立了敦煌研究院。1987年,莫高窟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酒泉境內長城。中國長城既是世界建築奇蹟之一,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縮影和文明象徵。1987年12月,長城因其獨特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長城整體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酒泉作為古代西部邊塞的軍事重鎮,理所當然是長城資源的富集地區。酒泉市明長城主要分佈在肅州區和金塔縣;漢長城主要分佈在金塔縣、玉門市、瓜州縣和敦煌市。境內長城總長為823.5公里。其中,明長城80.6公里;漢長城742.9公里,漢長城為甘肅省第一。肅州區境內明長城64.8公里,壕塹長28.44公里,城障5個、長城本體上烽火臺24個、牆體1個。金塔縣境內明長城15.8公里,壕塹6個、城障1個、烽火臺6個、牆體1個;漢長城306.8公里,關堡21座、烽燧77座、壕塹23段。玉門市漢長城104.5公里,關堡3座、壕塹一段260米、烽燧31座。瓜州縣漢長城183.4公里,關堡7座、烽燧51座、敵臺6座。敦煌市漢長城148.2公里,各類烽火臺98座,相關遺存14處。

酒泉地區內的漢長城,是漢武帝時期分段修築而成的。北線長城經張掖、額濟納旗、金塔、嘉峪關、玉門、瓜州等地,直到敦煌西湖的馬迷兔與新疆接壤。在敦煌境內由玉門關、陽關到黨河口,由終點馬迷兔到灣窯等均築有長城支線,當地稱為邊牆。漢代自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後,酒泉乃至河西走廊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漢長城及烽燧亭障發揮了彪炳史冊的歷史功用。現在仍然屹立在大漠中的陽關、玉門關、河倉城、馬圈灣、肩水金關、東大灣城、西大灣城、地灣城等長城關隘遺址,向現代人展現著其歷史的智慧與輝煌。

酒泉境內的明長城修建於明代嘉靖初期,分肅州區、金塔縣兩段,以嘉峪關關城為西部終點。肅州區境內明長城主要分佈在城區北部,東西走向。東與金塔縣交界的楊家井墩接壤,向西途經三墩鎮鴛鴦村、暗門村、夾邊溝村、長城村,銀達鎮的明沙窩村、關明村、六分村南,經邊灣灘與嘉峪關市新城鎮東墩相接。金塔縣境內明長城位於縣城東南夾山南麓的沖積平原上,總體走向為由東向西延伸;起自金塔鎮塔院村東南方向的紅口子1號烽火臺,由東向西延伸至金塔鎮塔院村東南方向的楊家井烽火臺與肅州區明長城相接。嘉峪關關城既是明代長城的歷史性座標,又是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代表。

玉門關遺址。包括小方盤城、大方盤城(又稱河倉城遺址)、漢長城18段邊牆及20座系列烽燧遺址等,位於敦煌市陽關鎮二墩村北戈壁灘中。玉門關始建於西漢時期(前121—前111年),西漢時為玉門都尉治所,下轄玉門、大煎都兩個候官,管轄著東起倉亭燧、西止鹽澤(今羅布泊)的西部防線;東漢改歸西域都護府所轄。小方盤城有內外二重障城組成。外塢牆破損嚴重,塢牆現已全部坍塌,斷續殘存東牆、北牆痕跡,東牆殘長25米,北牆殘長10米。內障玉門關遺址黃土版築,西、北兩牆各開一門,牆體基礎東西寬24米,南北長26.4米,周長約102米,上寬3.7米,下寬4米~4.9米,夯層厚0.2米,殘高9.7米,平面呈方形,建築面積630平方米。北門坡下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車道,是歷史上中原和西域諸國來往過乘和郵驛之路,也是絲綢之路的南道北幹線。1944年,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此地發掘時,曾出土有“玉門都尉”漢簡,是漢代敦煌玉門都尉府所在地,也是絲綢之路重要的軍事關隘設施。自1907年英國斯坦因在玉門關境內的漢代烽燧中發掘705枚漢簡,至今該遺址已出土漢簡2400多枚;出土其他實物337件,主要有轉射(軍事防禦設施)、麻紙、毛筆、石硯、尺子、氈鞋幫等。玉門關遺址以及這些出土文物,為研究西漢軍事關隘設施、西北邊郡屯戍活動、中西文化交流等提供了珍貴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價值。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方盤城俗稱“河倉城遺址”,位於敦煌市陽關鎮二墩村北湖灘南岸土臺地上。河倉城遺址西南距小方盤城11公里,是漢代“昌安倉”倉儲遺址。城址呈長方形,城址基礎東西長134米,南北寬18米,牆最高處6.7米,面積2412平方米。坐北向南,黃土夯築,夯層厚0.12米~0.15米,有內外兩重城牆,外城尚存斷續南北牆和角墩,角墩黃土夯築,夯層厚0.10米~0.15米,角墩東西長3.8米,南北寬3.9米,高5.8米,角墩基礎被風掏蝕嚴重。內城牆體不同程度出現風蝕、開裂、剝離和坍塌。城內有東、中、西三個相連的儲倉,大小基本相同,倉庫每間東西長42.5米,南北寬14.5米,牆厚1.5米,每座南開一門,南北牆壁上各開一排對稱的三角形通風孔。文物工作者多次在倉庫廢墟中採集到麥、豆、穀物等各類糧食,這些糧食顆粒飽滿,色澤如新。據考城址始建於西漢,晉代仍為倉城,隋唐後始漸荒廢。對研究敦煌漢代糧食倉儲建築形制和結構佈局等有很高歷史價值。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歸入玉門關遺址。

懸泉置遺址。位於敦煌市莫高鎮八戶村東南64公里三危山北麓的戈壁灘上。遺址由塢院、馬廄、灰區及其附屬建築構成。遺址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50米,分佈面積22500平方米。塢院坐西向東,門東開,為石塊夾土坯砌築,平面呈方形,牆基寬1.50米,殘高1.20米,土坯夾草泥壘築,土坯長0.34米,寬0.17米,厚0.12米;馬廄位於塢院南牆外,依牆搭建,由東西兩部分構成;灰區主要分佈在塢外四周。1990年~1993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簡牘3.5萬枚(其中有字簡牘約2.3萬枚),加上陶器、木器、漆器、紙質文書及絲織品、農作物及家畜骨骼等,總數7萬餘件。考古發掘後,遺址回填原狀保護。被評為1991年和“八五”時期“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從出土簡牘、文書記載判斷是一處漢代驛站遺址。西漢稱“懸泉亭”“懸泉置”,東漢稱為“懸泉郵”,唐稱“懸泉驛”,清謂“貳師廟”“吊吊水”。經考古發掘認證是古絲綢之路上唯一的驛站遺址。最早紀年簡牘為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最晚為東漢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主要反映這兩百多年及其前後的有關事實。這批簡牘按形制分類,有簡、牘、觚、兩行、封簡、削衣等6種;按內容分類,有詔書、律令、科品、檄記、爰書、簿籍、符傳、歷譜、術數、醫方以及一些古籍殘篇。有完整和基本完整的冊子40多個。對研究我國秦漢史、西北地方史、東西方交通史、中西方對外關係史、西北民族史、絲綢之路郵驛制度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鎖陽城遺址。位於瓜州縣東南62公里的荒漠戈壁中,主要遺存包括鎖陽城城址、塔爾寺遺址、鎖陽城墓群和古代農業灌溉渠系遺蹟。鎖陽城始建於西晉元康五年(295年),為晉昌郡治所。唐武德四年(621年),設置瓜州,鎖陽城為瓜州郡治所。唐大曆十一年(776年),吐蕃佔領鎖陽城。大中三年(849年),敦煌世族張議潮歸義軍政權驅逐吐蕃,鎖陽城復歸於唐。宋仁宗景三年(1036年)被西夏軍佔領,設西平監軍司,仍名瓜州。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滅西夏,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復立瓜州,屬沙州路。明成化十年(1474年)因吐魯番久據哈密,朝命邊臣築苦峪城(鎖陽城),移哈密衛於其地。明武宗正德(1506年~1521年)後,苦峪城被吐魯番攻破,徙民於嘉峪關內,鎖陽城遂荒廢至今。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上連接中原與西域地區的交通樞紐,鎖陽城城址包含內城、外城和外城西北角兩處堡子遺址,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之一。內城為不規則四邊形,東牆長493.6米、西牆長576米、南牆長457.3米、北牆長534米,面積28.5萬平方米。牆基寬19米,殘高9米~12.5米不等,頂寬3米~4.5米不等。外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牆長530.5米、西牆長649.9米、南牆東段長497.6米、西段長452.8米、北牆總長1178.6米,總面積76.6萬平方米。牆基寬8米~16米不等,殘高4米~11米不等。內外城牆體均為夯土版築。

塔爾寺遺址區西距鎖陽城城址1公里,寺門向南,留存殘基。東西兩側存鼓樓及鐘樓建築臺基和僧房遺蹟。寺院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46.41米、南北寬104.45米,面積15292.5平方米。寺院前部現有大型廟宇建築臺基,殘存大塔1座,殘高14.5米,用土坯砌成,白灰抹面,塔身上部為覆缽式結構,下部為須彌座,大塔北側殘存小塔11座。整個建築呈中軸式對稱格局。

鎖陽城墓群主要分佈在鎖陽城南面和東南面,在南北寬5公里,東西長16公里範圍內,分佈了2157座墓葬,墓群規模大,形制複雜,以東漢、魏晉、唐代為主,墓群尚未正式發掘。

鎖陽城遺址周邊的古代農業灌溉系統,主要包括疏浚工程、攔水壩、乾渠、支渠、斗渠、毛渠等。乾渠和支渠的總長度大約在90公里,灌溉了鎖陽城遺址周圍方圓約60平方公里以內的耕地。其水系發源於青海省的疏勒南山,位於鎖陽城東南51公里處的昌馬沖積扇上緣山口的古河道,西漢時叫籍端水,東漢、唐宋稱冥水。其渠系從鎖陽城東7公里處攔水築壩,向西修渠分水,其渠道分南、北、中三路向西引水,直至鎖陽城以西的踏實農場和鎖陽城鎮農豐村一帶,仍有古代的渠道分佈。

鎖陽城的內城、外城雙重城牆,以及牆體上的甕城、馬面、角墩及堡子等共同構成了保存完好的城市防禦體系。塔爾寺遺址以其寺院格局及錐形佛塔建築展現了唐至西夏時期佛教在河西地區的傳播。鎖陽城墓中出土的三彩馬、駝、俑、鎮墓獸、絲綢、瓷器、錢幣、胡人俑等文物以及歷史文獻,與唐代絲綢之路沿線繁盛的國際性商貿活動密切關聯。鎖陽城遺址集古城址、古寺院、古墓群、古渠道等多種遺蹟為一體,保存了較為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城市建築和農業灌溉體系,展現了長距離交通條件下人類對荒漠戈壁自然環境的依託、利用和改造,是人類開展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典型保障性城址。鎖陽城遺址是古代帝國交通防禦保障制度以及諸多已消逝的古代民族及其文明的見證。鎖陽城遺址保存了中國古代最為完好的農業灌溉水利體系,是河西走廊人類土地利用的傑出範例。同時,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會之地,其文化面貌的多樣性和複雜豐富的內涵,見證了中原農耕文明、草原文明之間的交流、衝突、兼容、融合等對話過程,以及這一過程所經歷的若干重要歷史階段與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徵。鎖陽城遺址因其巨大的文物價值、對“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支撐的突出普遍價值、生態借鑑價值和社會價值等,2014年6月22日,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產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酒泉市文物管理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