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這位灌雲老人點個「贊」!

给这位灌云老人点个“赞”!

灌雲縣最權威的官方信息發佈平臺,點擊藍字關注!

如果你路過灌雲縣燕尾港鎮海濱社區居委會,總會看到一位頭髮全白、面色紅潤、精神矍鑠的老人,不是讀書看報、就是在電腦前忙個不停。他,就是該鎮社區居委會志願者周維高。

给这位灌云老人点个“赞”!

周維高,今年77歲,土生土長的燕尾港人。1958年參加工作,做過掃盲輔導員,學校代過課,幹過鄉鎮企業會計,人們親熱地叫他“老周”“週會計”。只有小學文化的他,不僅是助理會計師,還愛好文學、書法、攝影,會玩電腦、能上微信!

2004年,老周62歲,在燕尾港鎮一鎮辦企業退休已12年了。當年燕尾社區居委會只有一名工作人員,負責管理全鎮45%以上的人口,工作量很大。一貫熱心的老周看在眼裡,主動要求到社區居委會工作,協助處理各種繁雜的事務,而且不要一分錢報酬。當年許多人不理解,而老週一幹就是十五年!

给这位灌云老人点个“赞”!

記得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全國都開展向災區獻愛心活動。只見老周和社區幹部提著捐款箱,到全社區的商戶和群眾中,宣傳發動向災區獻愛心行動。他帶頭把自己準備買皮鞋的200元錢毫不猶豫地投進捐款箱中。他兒子外出不在家,他又代表兒子投進200元。在他的帶動下,僅三天就接受群眾捐款2.6萬餘元。

周維高不僅富有愛心,工作起來更是一絲不苟。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老周已是68歲高齡,是全縣年齡最大的普查指導員。他既當指導員,又當普查員,每天提著資料袋,挨家挨戶上門登記,工作認真負責。有些住戶全家白天上班找不到人,他就利用晚間上門登記,有的要去好幾次才能見到戶主,但是他從不叫苦。

2014年初,燕尾新城海濱社區剛剛掛牌成立,社區安置拆遷居民920戶,加上外來務工人口近5000人,人員複雜,管理難度大,而且社區書記、主任都是鎮政府工作人員兼任,嚴重缺少人手。那時,老周已搬遷到新城,他二話沒說,再次來到社區居委會做一名志願者。時任鎮組織委員找老周談話,說會考慮待遇,被老周婉言謝絕;"我什麼也不需要。我是志願為老百姓服務,發揮餘熱,我自己也過得充實、有意義。”新社區成立後事情特別多,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他上門對本社區住戶逐一進行排查登記,詳細瞭解轄區內居民重大疾病,空巢老人和留守婦女兒童的家庭情況,便於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给这位灌云老人点个“赞”!

五年前,75歲的海濱社區居民王步法患腦溢血,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一個兒子遭遇車禍死亡,另一兒子因犯盜劫罪被判刑十三年,老伴沒有退休金,僅靠每個月260元低保維持生活。老兩口整日以淚洗面,生活極其艱難。周維高了解情況後,多次上門安慰,並發動社區居民捐款捐物,自己也拿出一部分錢接濟。逢年過節,他總是把麵粉、大米、棉衣、棉被等物資親自送上門,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溫暖。直到兩年前王步法去世前嘴裡還唸叨老周的名字,不停地說老周是個好人。

“老周這個人呀,熱心社區工作,無私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從來沒有休息日,為社區老百姓幹了許多實事、好事!我們社區在2014-2015年度市委市政府授予‘連雲港市文明社區’稱號,2016年還被評為‘江蘇省文明社區’!這都離不開老周的付出,我們非常敬佩他,感謝他!”說起老周,燕尾港鎮海濱社區書記潘小榮讚歎不已。

“餘熱未盡獻,老驥不偷閒”。談到未來,老周充滿信心。他說:“這幾年,我們家鄉燕尾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新樓房,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兒女孝順,自己住進裝修漂亮的三室一廳,傢俱煥然一新,還買了老年代步車,有房有車。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要在社區幹到100歲!”說完,老人朗聲大笑……

(通訊員 馬兆軒 孫召芝)

近期熱點

给这位灌云老人点个“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