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朐紅色故事
遲浩田
1929年7月生,山東招遠人,194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6月參加工作,1945年7月入伍,解放軍軍事學院合成系畢業,大專文化,上將軍銜。曾任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遲浩田上將是煙臺招遠人,卻對臨朐懷有濃濃的故鄉情。故事要從一次令人難以忘懷的展覽說起。
為提高臨朐知名度、擴大影響,縣委、縣政府於1996年12月26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山東省臨朐縣山旺化石、奇石、年畫展”。為了保證活動效果,需要請幾位中央領導同志出席開展儀式。當時身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遲浩田將軍在井岡山地區視察工作,接到邀請後提前結束行程,於12月25日下午趕回北京。一到家,他就給時任縣委書記王永興打電話說:“我已回到北京,並問過辦公室了,明天中央沒有活動安排,開展儀式我參加。”王書記擔心已年近古稀的老將軍旅途勞累,身體吃不消。老將軍卻說:“咱老家是革命老區,來京搞展覽是大事,我一定參加。我的身體能行,你們放心好啦!”第二天,老將軍提前半個小時來到中國美術館展覽現場。我們的開展儀式按計劃隆重舉行,非常順利,影響很好,中央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參觀的人數很多,為期8天的展覽取得了圓滿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
遲浩田將軍始終牽掛著臨朐革命老區的發展。1989年1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井岡山、太行山、沂蒙山地區農產品展覽會,他在百忙之中專程到臨朐展區參觀,邊看展覽邊向陪同的遲昭厚縣長了解臨朐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等情況,並對縣裡的有關工作談了意見。對臨朐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老將軍都是千方百計幫助解決。1995至1996年,他三次安排專人到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幫助解決了冶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所需要的幾千萬元資金問題。1997年,他親自為大(家窪)沂(山)公路臨朐段(這段路屬於國防公路)改建工程,協調解決了數百萬元的資金。凡是對臨朐有利的事情,老將軍都積極去做。臨朐縣人民英雄紀念園臥碑上有他題寫的“忠魂丹心耀天下”七個大字,縣人武部保存著他“脫貧致富率先垂範”的題詞,老龍灣景區百龍苑刻有他手書的“龍”字。
遲浩田將軍雖然身經百戰、官居高位、聲名顯赫,但在接待臨朐各級幹部包括村幹部時,卻特別熱情。在家裡和辦公室裡向別人介紹臨朐縣的領導時,總是說這是我老家的父母官。1995年11月,時任縣委書記王慶德一行3人到遲浩田將軍家彙報有關工作,老將軍見到他們就像見到久別的親人一樣,滿臉喜悅,手拉著手,問這問那,還讓人把一塊去的司機師傅叫進客廳。他不讓年輕人動手,親自給他們每個人倒了一杯茶,削了一個梨,扒了一個香蕉,並送到每個人手上。縣委辦公室的同志手裡拿著相機,想照相又不敢說。老將軍看透了他的心思,說道:“是不是想照相啊?好,站起來!”大家先集體合影,然後分別和老將軍合影。老將軍說:“不照了?好,坐下。”老將軍如此平易近人,如此和藹可親,令大家感激和敬佩,終生難忘。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個高溫季節,當時的縣人武部長劉瑞雪和辦公室主任李升東到北京出發。老將軍得知消息,便在下班後和身邊工作人員買上西瓜,親自送到賓館的房間內。這讓他們二人感動不已,至今記憶猶新。
遲浩田將軍為什麼會對臨朐有感人至深的故鄉情呢?一句話,這源於他有一顆感恩、摯愛和反哺革命老區人民的心。老將軍非常贊同並經常對人說起陳毅元帥在上海講的一句話:“我們的勝利,是山東人民特別是沂蒙山區人民用小米喂出來的,用小車推出來的,用擔架抬出來的。”他說:“臨朐人民在革命戰爭中踴躍參加戰鬥、積極擁軍支前,為奪取全國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就連我本人的命也是老區人民給救回來的。”1947年7月,我野戰軍部隊向守衛南麻(沂源縣城)的國民黨軍發起攻擊。由於敵人工事堅固、火力很猛,加之正值雨季,彈藥供應受阻,我軍傷亡很大,形勢危急。奉團首長命令,年僅18歲的三營營部書記遲浩田,帶領部分勤雜人員前往幹部已經傷亡的九連接替指揮,將剩餘的兵力全部組織起來,繼續向敵人發起突擊。他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打傷後,仍堅持衝鋒在前。經過艱苦拼殺,終於配合一、二營部隊奪回了失去的重要陣地。在阻擊敵人反撲時,一顆炮彈突然在遲浩田身邊爆炸,巨大的氣浪將他掀出老遠。他的頭部、左肩、右腿等多處被炸傷,全身血肉模糊,腿部傷口處都露出了骨頭,很快就昏迷過去了。部隊衛生員為其簡單包紮後,由支前隊員王大哥用獨輪小木車推著他和其他傷員,向著戰地醫院轉移。當時處在主汛期,陰雨不斷,道路泥濘。為了搶救人民英雄,支前隊員不顧滿身汗水和雨水,爭分奪秒往前趕路。遲浩田一直處在昏迷之中,在死亡線上艱難地掙扎著。在一個山村裡,眼見他已衰弱得奄奄一息,當時也沒有什麼營養品能給他用,情急之中,一位善良的年輕大嫂拿著碗,擠出自己的乳汁來喂他……遲浩田終於甦醒過來了。因傷勢極其嚴重,首長決定送其去鐵道線以北的部隊後方醫院治療。在路上,躺在小推車另一邊的戰友去世了,他悲痛欲絕。他想,到後方醫院還很遠,自己能不能治好還不一定,不能再當部隊的累贅了,不能再連累支前老鄉了。想到這裡,他使勁從車子上滾了下來,有氣無力地說:“王大哥,謝謝您!您不要管我了,快走吧!”看到這場面,這位支前老鄉一下子急壞了,哭著說:“您是為了俺老百姓拼命打仗才受了重傷,您是了不起的大英雄!只要能給您治好傷,俺再苦再累也不怕!您不走,俺也不走!”遲浩田被感動得淚如泉湧,最後答應繼續走。王大哥推著他來到今臨朐縣冶源鎮的窪子村住了下來。為了安全起見,一位大娘把他藏好後再做吃的。因家裡生活極其困難,平日裡就靠吃糠咽菜,只好求親告友討了一碗小米,熬成米飯餵給他吃;打來井水,給他擦洗身子;用加上鹽燒開後的涼水沖洗已感染的傷口,用乾淨的雞毛翎輕輕掃去傷口上的蛆。大娘看著這年輕的戰士傷成這樣,一邊護理一邊心疼得流淚,一整夜沒有閤眼。經過大娘的精心照料,遲浩田的體力有所恢復。王大哥推著他夜間趕路,白天找地方藏起來休息,不幾天就把他送進華東野戰軍第九醫院。經過手術治療和一段時間療養後,遲浩田又上了前線。解放濟南、大戰淮海、飛渡長江、血戰上海、抗美援朝的一次次大戰役,他英勇殺敵,多次立功受獎。他說,如果不拼命殺敵,就對不起革命老區人民!
紅嫂救助解放軍
1985年以後,遲浩田將軍在擔任濟南軍區政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期間以及離休之後,曾三次來臨朐視察。在臨朐期間,將軍一方面瞭解臨朐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遇到的困難,一方面尋找幫他養過傷和抬過他推過他的老鄉。1987年7月中旬,將軍在時任縣人武部長劉瑞雪、政委傅紹業等陪同下,專門到窪子村一帶訪問了一天多的時間,但沒有找到照顧過將軍的大娘和王大哥。無奈之下,將軍站在村頭的一塊空地上,眼含熱淚向著村內深深鞠了三個躬,然後才幾步一回頭地離開。他多次深情地說:“是革命老區人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革命老區也是我的故鄉,我永遠也忘不了臨朐這片紅色熱土和這裡的父老鄉親!” 老將軍經常給國家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講這樣的道理:革命老區人民貢獻大,我們對革命老區欠賬大,大家都要多關心、多支持革命老區的發展。
遲浩田將軍永遠忘不了臨朐人民,臨朐人民也永遠忘不了遲浩田將軍!
作者:許孝義,臨朐縣政協原主席、臨朐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
閱讀更多 臨朐縣旅遊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