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政|「精緻的形式主義」要不得

为政|“精致的形式主义”要不得

为政|“精致的形式主义”要不得

現今,一些地方圍繞扶貧手冊搞出了許多名堂和花樣,扶貧幹部填本填到手發軟、簽字簽到手抽筋,更“要命”的是還不能塗改,寫錯一個字就得拿新本重填。如此種種,讓人苦不堪言。

基層工作複雜又敏感,尤其像扶貧這類民生工作,講究精準細緻無可厚非,為摸清底數填本、簽字等措施也必不可少。但如果陷入“本本里頭出成績、五六個本子來回填”的怪圈,就很容易異化成形式主義。比如,有的地方為迎接檢查趕工填表,抽調幾十位幹部“流水作業”,用壞3臺打印機;再比如,有駐村書記反映,一共130家貧困戶的村子每次光填表需籤2080次名字……這種追求文本精緻的形式主義,不僅在客觀上造成了行政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也擠壓了基層幹部真正幹實事的時間和精力。

为政|“精致的形式主义”要不得
  • “不怕事多任務重,就怕要求不實用。”既然大家對“本本主義”詬病頗多,可為何還要硬著頭皮迎“本”而上?在筆者看來,考核的指揮棒效應不可忽視。如今在不少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以本本論英雄、以材料評高低的傾向。再加之一些領導急功近利,這邊工作剛佈置,那邊就想出成果。於是乎,很多上面的任務指標和考核壓力到下面層層加碼,基層幹部害怕檢查不過關,被摘了“帽子”,於是粉飾本本就被奉為上上策。更有甚者乾脆把扶貧培訓辦成了填表培訓,不講政策淨講如何應對檢查。

  • 唯“本本”就難唯“實”。破解這種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關鍵是從扭轉績效考核標準著眼。對於上級來說,考核基層工作是否做到位,除了聽彙報、審材料,更需要去一線親自看看。而對基層幹部來說,少了“文山會海”之勞形,減了“紙上談兵”之虛功,就能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就能真正撲下身子入戶走訪,切實瞭解群眾所需所想,讓開出的治理藥方更聚焦、更有效。總之,從實處著眼、用實幹考量、靠實績說話,形式主義就沒了生根接枝的土壤,基層工作就能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整治形式主義,說難則難,說易也易,根本就在一個“實”字。多出實力、多看實效,實功虛做的痼疾方能得解。

(摘自《公務員文萃》2018年第七期)

精彩回顧

为政|“精致的形式主义”要不得为政|“精致的形式主义”要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