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2016年,熱播綜藝秀“爸爸去哪兒了3”第二站,選址西雙版納勐海縣中緬第一寨--勐景來。讓全國觀眾第一次目睹這座位於中緬交界區,至今仍延續並保留著祖先流傳下來的古老技藝,傳統的傣族村寨的風貌!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來到景區門前,首先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這兒是一個網紅景點。因為從大門口,你就能看到很多關於勐景來拍攝“爸爸去哪兒了3”的元素。但話說回來,網紅經濟都是短暫的。我們也頗有興趣去看看,這距離節目拍攝已經2年多時間的勐景來,到底有何獨特魅力持續吸引著全國遊客的青睞!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進入村寨,我們就被濃濃的佛教氣息所渲染!不管是從路邊掛件上,這形似綠葉,中有佛像,很是特別。而且數量眾多,密密麻麻鑲掛在路邊!繼續往前,就能看見這一組金光燦燦的佛塔了,以及旁邊的釋迦穆尼像。因為勐景來這座寨子裡,400多人全部信奉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所以有全村裡隨處可見這些佛教的元素也就不稀奇了。而且據介紹,每年在村落都要慶祝很多佛教的節日,而這些節日慶典也成為這座宅子最獨特的吸引遊客元素。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在勐景來,寨子裡的男孩到了7,8歲就必須剃度出家,學習傣文、佛教經典及傣族的歷史、文化、科學知識,傳承博大精深的貝葉文化。當然這不是永久的讓孩子出家,只是他們認為男生如果沒有剃度出家學習這個過程,是不完整的。但出於人性化,學習幾年後,孩子們如果不願繼續為僧,可以選擇還俗。但如果願意繼續的,在19歲後,有資格成為寺廟主持!下圖的貝葉書院,就是這些小和尚每天學習的地方,十分幽靜,仿若只聞鳥啼鳴,不見世人煙。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往裡走,就是村民的居住區了。這裡保留著很多古老的手工藝技法,這些技法既是當地人生存的一項工具,也是供外來遊客親身體驗的一種項目。比如這榨甘蔗,還是一項多人合作體驗的項目呢。原理嘛,就和推磨是一個理,通過槓桿的旋轉,達到壓汁的過程。這個項目不僅可以一個家庭集體體驗,也可以單身體驗,但前提你力氣得有一定的保障。不然很可能到了中途是推不動的。體驗完之後,壓榨出來的甘蔗水還可以喝,可謂一舉多得,非常的有趣。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我們來到製陶的區域。只見這位女士旁若無人的製作著陶罐。一灘陶泥在她的手下慢慢成型,這是非常神奇的一個過程。目睹誕生是讓人興奮的一件事。當我們自己去體驗的時候,就知道難度頗高。製陶這個東西,必須要有很好的手感,因為全憑手部的知覺,去感知修正你即將做出的作品形態。可以說,這沒有過硬的技藝,就只能是去搞笑。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除了製陶,榨糖,村落裡流傳著的技藝還有竹編,打鐵,釀酒等。而我個人卻偏愛竹編,這些小玩意在我們小時候是非常普遍的,但隨著社會發展,這樣的手工藝卻逐漸的退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即使現在想起,也多為藝術品供之。但不得不說,傳統的手工藝製作出來的東西,它不僅代表的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精神的縮影!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細水長流,就如歷史一般。沒有了激情澎拜,沒有了波濤洶湧,帶頭來留在勐景來的,一定是用傳承和發揚串聯而成,在夜空閃閃發光的婉如珍珠一般的文化。這些才是在網紅經濟後,勐景來仍然能不斷吸引外來遊客的最大原因!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勐景來,在拍完“爸爸去哪兒了3”後,如何做到持續吸引全國遊客

(圖文均為老黃帶你去旅遊原創,未經允許,不得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