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探訪廣西特產行銷全國走向世界的奧祕

7月23日上午來自海外華人媒體廣西行一行20多人參觀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廣西特產展示體驗中心並舉行座談會,詳細瞭解廣西名優特色產品,聽取廣西特產開拓全國市場乃至“一帶一路”海外市場的介紹。

海外華文媒體探訪廣西特產行銷全國走向世界的奧秘

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參觀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特產展示廳

海外華文媒體探訪廣西特產行銷全國走向世界的奧秘

廣西商貿促進會會長許鋒利接受海外華文媒體採訪

海外華文媒體探訪廣西特產行銷全國走向世界的奧秘

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與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團舉行座談會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盛產健康、生態、長壽各類名優特產,擁有特產600多種,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28個,為加快推進廣西名優特產開拓全國市場,助力農產上行和精準扶貧,進一步提高廣西特產的知名度和銷售量,自2014年以來,廣西商務廳持續組織開展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活動”,經過近四年的深耕細作,活動成效顯著。

一是通過“一市一品”打造計劃帶動,形成品牌聯動體系,打響廣西特產品牌。打造柳州螺螄粉、百色芒果、梧州六堡茶等一批區域性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增強;湧現出壯鄉河谷、螺霸王、茂聖等一批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在“廣西特產行銷全國”的總體框架下,結合產品特色、文化內涵以及消費特性等要素,通過打造廣西特產核心品牌、老字號品牌、廣西伴手禮等建立起“廣西特產行銷全國”聯動推廣品牌體系,廣西特產“好山好水出好物”的整體新形象逐步打響。二是通過拓寬銷售渠道,大幅提高產品銷量和銷售額。2014年廣西特產僅銷往20多個省區,2017年銷售範圍已覆蓋全國;通過進駐家樂福、沃爾瑪、華潤萬家、大潤發、世紀聯華、冠超市、中石油崑崙好客、中石化易捷等11家全國大型商超和經銷網絡,零售網點突破10萬個,隨之而來的是銷量和銷售額的提大幅高,據不完全統計,廣西特產的銷售量由2014年的350多億元提高到到2017年的710多億元,實現成倍增長,市場份額逐年提高。2017年,柳州螺螄粉、百色芒果、梧州六堡茶的銷售額分別突破30億元、40億元、18億元,分別比2014年增長200%、100%、80%。三是通過活動的深入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隨著“廣西特產行銷全國”不斷推進,推動我區香蕉、芒果、火龍果、荔枝、柑橘、茶葉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形成了產業發展;隨著預包裝工藝全面突破,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等廣西米粉,帶動了系列配套產業蓬勃發展;梧州六堡茶、百色凌雲茶、橫縣茉莉花茶以及防城港金花茶等形成了廣西獨具特色的廣西桂茶產業;河池長壽食品、貴港富硒產品彰顯了廣西“好山好水出好物”。四是通過推動特產產業發展,助力精準扶貧。“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活動”推動農產品收購價提升,帶動農民增收,助推精準扶貧。百色芒果、玉林百香果、桂林金橘等一批產品旺銷全國,品質提升推高了市場價格,銷售價格分別由原來3元/斤、4元/斤、5元/斤提高到7元/斤、8元/斤、10元/斤,收購價成倍增長。百色芒果輻射帶動265個貧困村,累計6.8萬貧困戶32.38萬人依靠種植芒果告別了貧困,走上致富的道路。

此外,隨著活動的深入發展,直接推動了一批廣西特產走出國門、走向海外。據瞭解,在商務廳與梧州市城府的聯動支持下,2017年梧州六堡茶分別在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斯里蘭卡、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舉辦7場全球巡展,與外國茶葉經銷商簽訂銷售合同摺合人民幣近億元,成為旺銷東南亞的“僑銷茶”,香飄海上絲綢之路;活動還成功將柳州螺螄粉打造成“網紅”產品,引爆線上市場,並隨著網絡的傳播成功打開海外市場,得到國外友人的認可和喜愛,出口創匯30多萬美元,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開設了實體門店;2018年5月中旬,欽州坭興陶在俄羅斯歷史文化名城大諾夫哥羅德和聖彼得堡兩地巡展,為期21天的《中國欽州坭興陶和中國畫展覽》展出了一批“潑彩坭興陶”,憑藉創新工藝和日用坭興陶備受關注,為特色文化產品“走出國門”打開國際市場和影響力。

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活動開展四年以來,成果頗豐,更是被商務部列入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擴大消費可複製推廣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向全國推廣。為了創新升級“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活動”,商務廳按照自治區“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紮實”新要求,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深入推進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活動”總部署,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農產上行,制定了《廣西特產行銷全國》三年行動計劃:

一是推廣使用廣西特產形象標識。制定《廣西特產形象標識暫行管理辦法》,規範廣西特產標識的管理和使用,授權在活動、企業、廣告等方面廣泛使用形象標識;二是做大區域公共品牌。實施廣西特產“一市一品”打造打造百色芒果、柳州螺螄粉、梧州六堡茶、南寧茉莉花、桂林米粉、河池核桃雞、欽州坭興陶等“一市一品”公共品牌,建立重點支持的“一市一品”品牌和產品目錄。三是打造“廣西有禮”伴手禮。舉辦廣西伴手禮設計大賽,量身打造最具廣西特色的伴手禮。四是實施“品牌出桂”和“引商入桂”工程。實施“品牌出桂”,支持各地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和各市對口幫扶城市等重要目標市場舉辦專場推介活動並設立分銷中心;做好“引商入桂”,邀請國內外大型採購商來廣西實地考察,開展項目投資合作洽談和產銷對接。五是完善銷售網絡,拓寬銷售渠道。探索“市場+基地”銷售模式,建立穩定的產銷關係;圍繞“一帶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設,開拓東盟及海外市場,推動廣西特產走出國門、走向全球。六是擴大網上銷售,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建設廣西特產行銷網、京東廣西特產館、廣西伴手禮網,實現廣西特產“一網打盡”。以“壯鄉產品網上行”、“跨境電商新發展”、“旅遊電商新發展”三大主題,發展廣西特色“壯族三月三”電商節。七是實施“五進”工程,提升特產銷售形象。推動廣西特產進高鐵站、進高速公路服務區、進機場、進商超、進景區等人口密集區域開設廣西特產形象銷售門店、專區或專櫃。八是推動重點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廣西特產質量安全的保障機制,委託第三方國家法定機構對廣西特產核心品牌和伴手禮企業開展產品抽查。九是建立廣西特產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實現廣西特產核心品牌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十是建立農商互聯大數據公共平臺。通過大數據手段,加強統計分析和市場信息發佈,為市場預警、銷售預測、應急保障等方面提供參考,解決產銷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覃善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