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教育,可以讓沒傘的孩子跑得更快!

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那就改變自己的態度。

無論是BBC拍 《人生七年》的系列紀錄片,還是中國的紀錄片《出·路》。都給了我們的啟示。雖然這兩個記錄片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殘酷的事實,每個孩子的社會階級將決定他們的未來。但態度決定命運,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會改變一個人一生的走向。

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郭德綱講過他小時候的故事:“我小時候家裡窮,那時候在學校一下雨別的孩子就站在教室裡等傘,可我知道我家裡沒傘啊,所以我就頂著雨往家跑,沒傘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

面對階級差異產生的成長壁壘,《人生七年》的記錄片中的14人中有一位名叫Nick的幸運兒,作為所有人物中,唯一一個從底層實現階級跨越的案例,他既是打破階級壁壘的特例,也是教育改變人生最好的例證。

當一個人擁有了知識,他的視野變得開闊,他擁有了更多的機會,他可以輕鬆地發現限制他的天花板也就只有方寸大,向前走一段,頭頂就是廣闊的天空。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就叫《沒傘的孩子,要努力奔跑》,這本書中用很大的篇幅論證了“教育是通向成功的原配鑰匙。”

唯有教育,可以讓沒傘的孩子跑得更快!

《沒傘的孩子要努力奔跑》是福布斯集團的締造者B.C.福布斯所編著的激勵年輕人的成功學勵志讀物。書中收集了上百位成功人士的經典案例,作者結合自身感悟對這些案例條分縷析,不僅細緻詮釋了人生的要義,還教給年輕人獲得健康快樂心理的有效途徑,以及面對生活的正確思維方式,鼓勵年輕人不懼困難挫折,積極思考並勇於付諸行動,爭取成為自己人生的贏家。

教育能夠培養出能力,而能力則意味著優勢

教育不僅是通向成功的“其中一把”鑰匙,而且是通向成功的“原配鑰匙”。

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沒有文化的人算不上真正的成功,因為真正的成功不是由金錢構成的,而是由心智構成的;成功是內在的事情,而非外在的事情。

教育既是邁向終點的手段,又是終點。如果不接受教育,沒有人抵達成功的頂峰。

然而,教育並不是由學校知識組成的。教育是我們所知所學的總和。

我們的教育源自——或者說應該源自——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

與其說教育是汗水與努力,不如說教育就是觀察。書籍構建了教育的基礎。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刻苦的閱讀,那麼幾乎沒有人能夠奢望成為有文化、有知識的人。

然而,並非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書中。我們可以從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中學習,從男女老幼的身上學習,從周圍發生的事情中學習,從所見所聞中學習。自學可以成為最好的習慣之一,自學無疑是所有習慣中最能夠令人獲益的。教育—知識,意味著力量。教育能夠培養出能力,而能力則意味著優勢。

記錄顯示:我們所介紹的一半成功人士都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其中有很多人甚至沒有完成基礎教育課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在10 歲時就退學了。馬薩諸塞州州長兼全球最大的鞋子製造商,威廉·L. 道格拉斯(William L. Douglas)幾乎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太平洋海岸的名人羅伯特·杜勒(Robert Dollar),木料國王兼汽輪公司所有者,12 歲就退學了,並被流放到遠離人類文明的偏遠的加拿大木料場,在那裡,他曾一度無法閱讀或寫作;但如今,他卻成為有名的公共演說家,也是知名著作《回憶錄》的

作者。

菸草大亨詹姆士·B. 杜克(James B. Duck)的學齡很短。愛迪生大約在7 歲時就被學校開除了,原因是老師認為他太笨了,不適合學習!

柯達創始人喬治·伊斯門(George Eastman)、全球最大的硬件商E. C. 西蒙斯(E. C. Simmons)、亨利·福特、全球最大的零售商F. W. 伍爾沃斯(F. W. Woolworth)、煤炭與鋼鐵巨鱷亨利· C. 弗裡克(Henry C.Frick)、馬歇爾菲爾德公司董事長約翰· G. 曬德(John G. Shedd)、史上最大的工業組織——美國鋼鐵公司首腦詹姆士· A. 法雷爾(James A.Farrell)、著名包裝者托馬斯· E. 威爾遜(Thomas E. Wilson)——這些人

與其他很多成功人士,所受過的學校教育都很有限。

然而,其中大部分人都成為有文化的人、學識廣博之人、心智卓越之人、觀察敏銳之人、判斷準確之人、通曉人類本性與商業之人。

安德魯·卡內基甚至在畢業之後,還請了位家庭教師前往第五大道的宅邸授課。結合《華爾街日報》刊載的一系列介紹“行業領袖特點”的文章,討論有關教育的主題,我注意到:無論一個人在年幼時所接受的學校教育多麼貧乏,如果他不能成為有文化之人,學識廣

博之人,判斷準確之人,人性的學習者,那麼他很難成為行業領袖。大部分金融領袖與商務領袖都會努力通曉歷史,尤其是世界上最為有名的成功人士的傳記。(我發現拿破崙是他們最喜歡的學習榜樣。)

“即便是最為繁忙的金融家與行業領袖,也會抽時間博覽群書。其中有些人,包括金融家奧托· H. 卡恩與行業領袖丹尼爾·古根海姆(Daniel Guggenheim),都有在每晚睡覺之前,閱讀至少一個小時的鐵定原則,無論多晚都雷打不動。

“就在前幾天,我碰到了在巴爾的摩和俄亥俄鼎鼎大名的鐵路大亨丹尼爾·威拉德(Daniel Willard),我發現他正在研讀一本高深的法語圖書——他剛換完班,在西行的這段路上,他整晚都睡在動力車廂內,以便能夠每晚起來兩三次,用木材加火,以防火車頭凍結。“ 國民城市銀行行長弗蘭克· A. 範德利普(Frank A.Vanderlip)有一套針對年輕人的教育理論,這套理論為很多有名的成功人士所推崇。

“範德利普先生說:‘年輕人每天除了要完成辦公桌或辦公椅上的工作之外,還要從中再擠出一點時間,研究所做的工作或專業,以便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意義,這樣做的原因和理由,以及潛藏的規則,從而武裝自己,昇華到新的高度’。

“在父母供養之下,完成大學學業的美國年輕人,很少能夠爬到梯子的頂端,對此,我感到大惑不解。也許我應該說,站在梯子頂端的很多人都是自食其力地念完了大學。俗話說:‘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這一真理同樣適用於大學教育。那些辛勤努力,自食其力地支付了學費的學子們能夠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他們聰明睿智,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機會。同時,這也教會了他們勤儉。“紐約人壽保險公司總裁達爾文· P. 金斯利(Darwin P.Kingsley)用165 美元讀完了整個大學學業;他的學費是通過幫學校搖鈴賺來的。

“他曾對我說:‘這個經驗使我深刻理解了守時的重要性,我可以肯定地說,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從未遲到過。’範德利普的大學學業用了205 美元,他的生活非常節儉。

“然而,正如之前一再說明的那樣,大學教育並不是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所必需的。你是否認真思考過:在美國取得了巨大商業成就之人,幾乎都沒有大學畢業?“約翰· D. 洛克菲勒甚至連高中都沒有畢業。哈里曼與詹姆士· J. 希爾(James J. Hill)既不是文學學士,也不是文學碩士。

當今的美國銀行財長喬治· F. 貝克(George F. Baker)也不是大學生。我想約翰· D. 洛克菲勒的所有合作伙伴也無一是大學畢業,包括即將接管A.C. 貝德福德標準石油的首席繼承人。”

不過,我要重申一遍,無論年輕時所受的教育是多是寡,我所見過的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他們不會懶散地虛度人生,不會眼不見,耳不聞,而是不斷地磨鍊著自己的心智,想要發揮最大的潛能。

對於年輕人而言,最重要的是:首先,認清教育的價值,而後,努力、主動、不斷地培養自學習慣。教育對頭腦的作用就好比食物對身體的作用一般。如果頭腦得不到新鮮的知識供給,那麼就好比身體得不到新鮮的食物供給一般,將會無法維繫身體健康並蓬勃地發展。

思想可以被訓練得如同磁鐵一般,吸引真鐵,忽略渣滓。必須鍛鍊思想吸收實用而有價值的信息,忽略無用的信息。教育其實就是一種選擇——選擇我們感興趣的東西,選擇如

何分配時間,選擇可以增長知識、智慧與力量的東西,或是相反的東西。

當今的競爭是如此激烈,只有見多識廣的人才有機會脫穎而出。任何公司,任何機構,都不會僱傭不學無術的人來掌管重要職位。“安迪這個年輕人,對工廠的瞭解不次於我。”年輕的查爾斯·施瓦布就是這樣被老闆介紹給了安德魯·卡內基,就這樣施瓦布開始了步步高昇——憑藉他的知識,憑藉他對鋼材生產相關知識的學習。

年輕人不要因為自己所受的學校教育貧乏而感到沮喪。我認識一位女士,她在近70 歲之時才開始學習希臘語;她之所以學習希臘語,是為了能夠閱讀原版的《聖經·新約》。改變粗心、懶散的習慣,轉而刻苦學習,這一過程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嚴格的自律,需要痛苦的克己。然而,不久之後,好習慣帶來的歡娛將會不可限量,徹底勝過壞習慣帶來的表象歡娛。

當如今的成功人士還年輕的時候,自學條件十分落後。

今天,不僅條件齊全,而且還有各方面的因素。當你翻開雜誌或報紙的時候,一定會看到這樣或那樣的教育課程廣告。

也許,最有幫助、最實用的課程是由領軍的函授學校或學院推介的課程,正如有些一流學府所宣稱的那樣。例如,有所不錯的學院推出了一個商務課程,據我所知,該課程令數千位年輕人與雄心勃勃的中年商人與管理者們受益匪淺。

此外,還有法律課程——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發現學習法律知識,對於幫助他們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大有幫助。當然還有會計類的課程——很多人正是因為懂得記賬的基本

原則而獲得提升的。如果明智地選擇了英語課程,也會物有所值。簡而言之,對於一般的美國年輕人而言,只要他們有學習的意願,那麼任何自學需求都是可以得到滿足的。

自學主要包括閱讀、觀察、交談與反思。托馬斯·利普頓爵士(Thomas Lipton)說:“知識是一種複合體,是我們從書中獲取的精華,是我們通過觀察,從周圍世界汲取的精華。這兩樣都是學識廣博者所必需的;在二者當中,顯然是後者更為符合生活的實用性目的。只有能夠把書中內容與觀察生活緊密結合的人,才無愧於學識淵博的名號,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誠然,在很多家庭中,安靜讀書、學習與反思的條件還差得很遠。

然而,只要處在這種惡劣環境中的年輕人願意,他們可以想辦法克服困難,比如,去公共圖書館,讀夜校,成為相應俱樂部的會員,或是與家庭環境同樣不濟的朋友結伴學習。“有志者事竟成。”

通過比一般人更加努力地學習,通過讓思想專注於有用的主題,你不僅能夠獲得更加豐厚的經濟回報,不僅能夠佔據高位,擁有更大的權力與影響力,還能為自己積累財富——“既不會被蟲子咬壞,也不會讓財富生鏽腐蝕”。這些財富在你日後的生活中,將會變成無價之寶,當一個人無法滿足於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時,必須從內在找尋歡娛、滿足與快樂,而不是從外在的生活中找尋。

人老之後,百萬金錢毫無用處;只有思想能夠產生巨大的價值。《福布斯雜誌》的箴言是:“在你得到一切的同時,得到感悟。”自學將會使你得到更多東西,也會得到“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